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基于行动者网络(ANT)理论,结合不同时期《时尚》杂志及衍生内容的文本分析,通过对杂志转型中行动者、转译环节、网络的探索,总结《时尚》杂志转型的经验,为时尚类杂志适应新传播技术时代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2.
马卉 《青年记者》2017,(9):78-79
继国外时尚类杂志遭受新媒体冲击,国内时尚杂志也遭遇寒冬,众多老牌知名时尚杂志因营收艰难,相继选择停刊.国内时尚传媒业加速动荡,被称为市场化纸媒最后一道防线的时尚杂志出现严重的裂痕.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时尚杂志媒体积极探索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促进自身转型升级,巩固最后一道防线.本文以《时尚芭莎》杂志为例,探究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转型升级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3.
时尚类杂志图片编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毅 《编辑学刊》2006,(4):57-60
时尚类杂志的图片可以分为封面图片、文章配图及广告图片三种.利用图片编辑突出个性,展现"时尚"魅力,是未来时尚类杂志发展的一大契机.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将我们带进了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必须不断结合自身的工作职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转型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5.
正敞敞开胸怀,拥抱新技术,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所需。勇敢转型,将自己的基因注入到新的媒介形态中,通过对新的媒体形态的开发留住自己的立场、理念和观点,留住自己的历史、技巧和人才,这才是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之路据国外媒体报道,停刊一年多的美国国际时政类杂志《新闻周刊》计划今年3月再次付梓,回归传统媒体市场。由于其网站依然是免费的,面对广告、发行和市场的压力,重新印刷出版的《新闻周刊》依然前途未卜。2012年底,创刊79年的《新闻周刊》决定停  相似文献   

6.
苏亚丽 《今传媒》2007,(8):7-58
据有关方面的统计,目前国内的女性时尚类杂志已达50多种.这些时尚类杂志以其精美的印刷、时尚的资讯、准确的定位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起来.《女友》可以算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土派"应对"海外派"--2003年上海时尚类杂志内容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颖  陈定  李双龙 《新闻记者》2003,(12):35-37
2003年8月,“2003年上海期刊市场调查课题”研究小组对上海27家时尚类杂志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本次调查之子项目——上海时尚类杂志采编内容调查,从时尚类杂志的版权合作形式、从海外引入的时尚类杂志内容的比例、上海时尚类杂志采编人员对杂志目前内容的看法、改进内容的对策以及发展目标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较为全面地了解上海时尚类杂志内容现状和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国内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文摘类杂志《读者》为例探讨传统文摘类杂志在信息传播的数字化浪潮中面临新媒体冲击、读者需求改变、内部竞争加剧等挑战,同时也获得了诸如网络信息泛滥,媒介融合以及数字传播等因素带来的系列发展机遇。最后,通过具体的分析得出传统文摘类杂志在数字化环境中的三则生存之道:粗粮做细,呈现数字时代的文摘精品;与新媒体融合,呈现多种表现形式;利用新技术,实现品牌形象树立。  相似文献   

9.
新闻编辑作为新闻信息的倡导者和宣传者,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对新媒体的依赖度不断增强的同时,也对新闻编辑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对新闻编辑进行角色定位与转型,并保障新媒体编辑人员的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发挥,是现阶段新闻传播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对新闻编辑提出的新要求,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以及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转型的措施,以期培养出符合新媒体时代发展要求的高质量、高素质的新闻编辑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与报纸、广播、电视相比,杂志是一种“小众”媒体,时尚类杂志更是如此。时尚类杂志目标受众和内容定位趋同,表现形式大同小异,甚至在广告和发行渠道、手段上都很类似。时尚类杂志背后是同质、同构竞争的不断加剧,这不但不会带来杂志真正的繁荣,反而会导致恶性竞争,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时尚类杂志面临着第二次选择。目前,我国时尚类杂志市场竞争激烈,期刊的种类增长很快。2005年8月15日,被全球时尚界称作“时尚圣经”的《V OGU E》以《VOG UE服饰与美容》为刊名正式登陆中国。中国是《V OGU E》在全球范围内的第十六个市场。在此…  相似文献   

11.
汤恺 《采.写.编》2021,(10):101-102
信息时代下社会各行业领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革转型,作为时代前沿技术,新媒体技术在诸多行业广泛应用,成为助力现代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广播电视台而言,应正确看待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影响,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充分融合新媒体技术来转型升级,扩大受众范围,以此来提升广播电视台的竞争优势.基于此,本文尝试对应用新媒体技术促进广播电视台转型发展多角度分析,在明确其意义基础上,就其中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实践.  相似文献   

12.
当前,新媒体发展迅速,在社会文化演变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时尚类新媒体对时尚文化进程的推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据艾瑞咨询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6年底,时尚网站日均访问量高达1500万,以瑞丽女性网、ELLE、搜狐时尚、凤凰网时尚、美丽说等为代表的时尚新媒体,已经成为时尚视觉影像的重要生产与传播基地.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能够综合利用影音图文等多媒体形式对时尚内容进行多元化表达,全面增强了时尚文化的冲击力和感染性.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时尚影像,新媒体利用消费偶像、模式创新等手段,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多元开放的时尚体验,并在符号语言、叙事模式、意象载体上形成了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3.
独出心裁的西方时尚类杂志及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内时尚类杂志繁多,在期刊广告收入排行榜上,<时尚·伊人>、<世界服装之苑>和<瑞丽服饰美容>多年来的排名一直比较靠前,很多新时尚类杂志也在近几年内创刊.  相似文献   

14.
时尚类杂志是杂志行业中与市场结合最紧密的一个板块.1988年ELLE入境,1993年<时尚>创刊,1995年<瑞丽>成立.市场力量以时尚类杂志为突破口,消融了杂志行业变革的第一块冰.时至今日,时尚杂志未来的发展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都与它们身处的市场息息相关.考察时尚杂志的现有机制以及从业人员状况,要注意到这类杂志紧密结合市场的这一特点.关注中国时尚杂志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必须要穿过表面,观察他们背后所依赖的机制和人员的时候了.以下是2003年对上海现有的27家时尚类杂志调查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新媒体给传统电视媒体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电视媒体的转型升级刻不容缓.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然后以央视纪录频道为例,分析电视媒体转型的成功经验,提出电视媒体转型升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新媒体的日新月异。相对于旧的媒体传播来看,新媒体其发展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一直受到大众的欢迎与好评。在新媒体时代,电台编辑角色较已发生发生着较大的变化。以往的电台编辑主要是消息的传播者,而如今的编辑不仅是消息的传播者,还是消息的评论者。时代在变化,电台编辑角色也在不断转型,在新媒体时代,电台编辑也由时代潮流的引路人变为追随者。本文着重探讨新媒体时代电台编辑角色的定位以及转型,对新媒体时代下电台编辑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传统期刊业绩下滑的压力推动了时尚集团在新媒体、垂直电商、影视戏剧、时尚教育等多个领域的跨界转型,为我国时尚期刊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些启示,包括发挥期刊内容优势、延伸时尚品牌价值,以及优化集团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8.
2012年的新媒体中,微博成为了主角.相关政策、官方力量依然是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力量.整个2012年,官方的话语在中央级媒体层面开始了转型,中国官方媒体话语体系重构,并正在向着关注民生、贴近民众转型.2012年,“新闻生产的全民制造”这一趋势更加明显.“结构化数据”正在成为移动时代新闻的新写法,“后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正在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如今已经实现了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时代的转变.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遭受到新媒体的巨大冲击,民生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报道方向.如何逆势突围?本文结合新媒体特点及纸媒转型方向,指出了当前纸媒民生新闻报道中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纸媒的民生新闻逆势突围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世涛 《青年记者》2017,(32):49-50
新媒体时代,传统报刊的发展之路可谓困难重重,一方面,受众结构遭遇洗牌,社会阅读习惯发生变化,传统报刊的市场份额减少;另一方面,新媒体相继涌现,传统报刊面临双重压力与挑战.如何整合传统报刊与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在夹缝中寻求数字化转型之路,夺回市场主导地位,是传统报刊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数字化转型对传统报刊的重要意义 1.适应受众阅读需求的动态变化 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阅读需求由单纯的“接受信息”逐渐演变为“消费信息”,这是传统报刊阅读群体老龄化、新生代阅读主体不断涌出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在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主动发现、搜索信息与资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纸质报刊承载的特定信息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