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谷雨 《编辑学刊》2021,(5):18-24
文章分析新兴媒体与传统出版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探讨打造适应新型业态发展的出版行业人才标准.从人才标准入手,探寻行业转型新标准及出版职业技术升级、出版流程创新的新思路,试图探索两业态融合发展的新突破口,认为:应对挑战,融合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出版新业态的转型,及出版专业人才新职业素质、新技能的打造.  相似文献   

2.
崔家勇 《青年记者》2022,(17):65-67
地方主流媒体的融合转型常面临技术性发展困境,这与网络社会、媒介化背景下社会关系与文化实践的变革有关。为了适应新的媒介与社会文化环境,地方主流媒体可通过参与社会治理、拓展文化服务业态、创新组织平台化实践、赋能地方社会发展等方式,探索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李军 《传媒》2018,(6):68-70
"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成为传媒业发展的"新常态".在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新旧媒体间除了融合别无选择.传媒业在产业内融和发展的同时,加快了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整个传媒业发展呈现新生态.笔者在媒体融合的视角下,重点剖析了传媒业新业态形成的五大动因:数据将替代货币成为市场行为的主要驱动力;传媒技术创新是形成传媒业新业态的关键;舆论新生态催生传媒业新业态;传媒企业之间协同竞争的推动;政策扶持助力传媒业新业态.  相似文献   

4.
媒介融合环境中,短视频传播的发展方兴未艾。现结合当前主流媒体纷纷布局短视频内容传播、参与媒介竞争的现实,从“媒介融合技术引发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的场景转换”“媒介融合环境驱动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的需求变化”“媒介融合业态加速主流媒体短视频制作的理念创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媒介融合环境中新型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的创新和发展问题进行规律性的认识和前瞻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媒介融合环境中,短视频传播的发展方兴未艾。现结合当前主流媒体纷纷布局短视频内容传播、参与媒介竞争的现实,从“媒介融合技术引发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的场景转换”“媒介融合环境驱动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的需求变化”“媒介融合业态加速主流媒体短视频制作的理念创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媒介融合环境中新型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的创新和发展问题进行规律性的认识和前瞻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新的全球化、国家战略发展和媒体融合等三大局面共同构成中国主流媒体发展的新环境,共同形成中国主流媒体内容生产的总体背景。在新环境下,中国主流媒体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形势也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深刻影响着中国主流媒体的内容生产与创新发展。面对发展新形势,中国主流媒体只有高扬文化自信、发挥独特优势、探索融合创新,才能不断彰显主流价值、放大主流声音、壮大主流阵地。  相似文献   

7.
面对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大势,唯有把握机遇才能勇立潮头.邯郸日报社作为地市级传统主流媒体,牢牢把握重大历史机遇,不断强化战略思维、系统思维、互联网思维,着力推动媒体融合由相加相融向纵深发展,全面构建智库型媒体服务新业态,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发展潮流和自身实际的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8.
面对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大势,唯有把握机遇才能勇立潮头.邯郸日报社作为地市级传统主流媒体,牢牢把握重大历史机遇,不断强化战略思维、系统思维、互联网思维,着力推动媒体融合由相加相融向纵深发展,全面构建智库型媒体服务新业态,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发展潮流和自身实际的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9.
《传媒》2016,(20)
本刊讯(记者 鲁艳敏)移动互联的时代背景下,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时代必然.然而,我国期刊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发展出现了诸多新问题、新挑战.面对困境,如何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趋势,创新内容生产和服务,拓宽传播渠道,扩展新技术、新业态,谋求新路径、新发展,是当前期刊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舆论主阵地的导向作用下,我国媒体融合逐渐上升到了国家层面,推动了主流媒体业态的升级转型,不但突破了传统媒体传播发展中的局限性,还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基于此,通过研究以“融合传播新体系”推动媒体融合纵向发展的有效策略,基于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创新传播理论体系,研究突破“融合传播新体系”实践局限性的方法,旨在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效能,进一步推动媒体融合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朱春花 《出版广角》2016,(21):45-47
数字化时代,自媒体的兴盛既给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出版转型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利用自媒体趋利避害,实现新业态的融合创新发展,是当前高校社科学术期刊需要努力的方向.高校社科学术期刊要加强自媒体建设,实现纸媒和自媒体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融合创新、智能传播、思维革命、价值重构已成为传媒业的结构性力量,并由此形成传播新形态、媒介新生态和传媒新业态.开放多元的媒介生态催生新内容和新服务,跨界融合和开放合作成为媒体融合新范式.  相似文献   

13.
行业媒体的融合之路是迭代发展而不是简单地舍旧逐新,应根据不同媒体各自的特点以及行业周期进行科学规划,有序融合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自身的行业资源和专业能力这一优势,并通过迭代发展,从单一报刊业态过渡进化到报刊与新媒体相融合的多元业态。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动态、可视化长处,尽可能延展专业资源、放大专业优势,与传统报刊形成互补、差异化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赵珊珊 《传媒》2023,(6):32-34
近年来,随着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新技术、新业态给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监测监管工作带来新风险、新任务。国家广电总局科学研判时机与形势,辩证把握挑战与机遇,积极推进创新与变革,以智慧化赋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促进广电事业高质量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贺 《传媒》2014,(20)
正近几年,"媒体融合"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业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中央敏锐把握媒体变革大势,作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新型媒体集团"等一系列新举措、新理念。这些新理念、新业态,刷新了人们的认识,更为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顺应媒体融合的大趋势,在人民日报社领导的支持下,在社会各界力量的关心和帮助下,人民网  相似文献   

16.
"十三五"期间,出版业融合发展理念逐步明晰,产品形态与产业规模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也存在业态创新不足、融合度不高、产业环境不健全等问题."十四五"期间,出版业应抓住新兴数字技术和高质量发展理念带来的新机遇,聚力于业态创新与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内容富媒体化、产品与服务多元化,形成线下线上相结合、产品与服务相结合的多元化商业模式,全力推进生产经营、考核评价、投融资等机制创新,实现传统产品与新兴业务研发经营一体化、内容生产与技术研发一体化、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管理一体化、自主建设与资本助力一体化,推动融合发展向纵深迈进.  相似文献   

17.
"十三五"期间,出版业融合发展理念逐步明晰,产品形态与产业规模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也存在业态创新不足、融合度不高、产业环境不健全等问题."十四五"期间,出版业应抓住新兴数字技术和高质量发展理念带来的新机遇,聚力于业态创新与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内容富媒体化、产品与服务多元化,形成线下线上相结合、产品与服务相结合的多元化商业模式,全力推进生产经营、考核评价、投融资等机制创新,实现传统产品与新兴业务研发经营一体化、内容生产与技术研发一体化、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管理一体化、自主建设与资本助力一体化,推动融合发展向纵深迈进.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的媒体融合趋势之下,广电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程度不断提升,不仅为广电事业发展提供了方向,也对广电媒体机构的工作提出新要求。而广电媒体在媒体融合中的发展还存在行业监管不足、行业机制与环境不相适应、融合发展理念滞后以及核心资源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文将重点针对广电媒体在媒体融合中的创新发展策略展开分析,旨在助推传统广电媒体迎合时代发展趋势,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保积红 《传媒》2021,(10):33-34
在新媒体时代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网络移动传播成为社会传播的重要方式,传统广电媒体受到了新媒体不同程度的冲击,传统广电媒体纷纷通过开辟互联网新空间,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开始了融合新媒体的探索之路.山东广播电视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讲话精神,部署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以闪电新闻客户端为首发平台,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全力打造渠道丰富、覆盖广泛、传播有效、可管可控的传播矩阵,加快"主力军"向"主阵地"挺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国内广电媒体的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范式.  相似文献   

20.
王惠蓉 《编辑之友》2016,(11):54-57
当前,传媒环境正在发生着更深层次的变化,互联网基因全方位地影响着传统电视媒体,而传统的融合方式是将电视内容一成不变地搬到网上,或成立几家新媒体公司,甚至将跨媒体间的新媒体业务剥离出来组建新媒体集团,实践证明这些都不是行之有效的媒体融合方式.真正的媒体融合,应是以“TV+”理念来实现传统媒体基因与互联网基因的深度融合,从而激发和催化电视媒体在各种相关要素融合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电视媒体为逻辑基础,创建电视媒体发展的新业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