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信息技术革新带来了传媒业态的巨变,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媒体输送应用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成了社会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新要求.明确应用、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内涵,并通过完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完善新闻传播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方法,构建应用、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对高校培养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外传播人才培养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而目前我国高校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健全的体系,这一点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广东部分高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等实证方法,对高校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现状与培养机制进行实证调查与综合分析,从在校大学生对目前课程设置的评价,对优秀对外传播人才应具有基本素质的理解,对现实教学环节存在缺陷的认识,以及对本专业教学的建议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并针对广东省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外传播人才培养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而目前我国高校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健全的体系,这一点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广东部分高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等实证方法,对高校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现状与培养机制进行实证调查与综合分析,从在校大学生对目前课程设置的评价,对优秀对外传播人才应具有基本素质的理解,对现实教学环节存在缺陷的认识,以及对本专业教学的建议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并针对广东省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深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研究对云南向其周边辐射国家文化特性及媒介生态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强化实践经验的积累,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多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新闻从业人员的再培训;加强国外记者的中国文化的了解、沟通及培训等方面探讨云南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式及路径.  相似文献   

5.
韩永青  李天福 《传媒》2016,(1):86-88
目前,校媒合作模式已成为高校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有效路径,为新闻传播类相关专业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效率奠定了基础.分析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案例,从组织领导、实践教学、内容生产、质量评价、学术研究方面着手,构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削.与此同时,校媒双方应该在学生媒体实践时间、指导老师薪酬激励、设备资源共享平台方面加大条件保障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6.
陈玲 《传媒》2021,(5):87-88,90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已成为高校的思想行动指南,高校卓越新闻人才教育要求培养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而卓越新闻人才的公益素养培育正是契合立德树人理念和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文章重点分析了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卓越新闻人才公益素养的培育价值及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7.
柳邦坤 《新闻知识》2015,(2):75-76,108
当前我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正处在一个转型和变革时期,新闻传播行业发展的全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的现实背景、多元需求的社会背景、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实际,都对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适应这种转型和变革,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应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通过创新和实践,努力培养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新闻传播类人才。  相似文献   

8.
程丽红  张成良 《中国编辑》2023,(4):23-27+40
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闻传播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需要立足中国本土的新闻传播实践与文化传统,其前提是固本培元,筑牢根本。以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构为根基,以专业教育实践为路径,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目标,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教育体系,改革创新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路径,全面提升新闻传播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刘琴 《东南传播》2016,(6):120-121
本文关注到数据新闻人才匮乏的现实,从明确"文理兼容型"人才培养定位理念、搭建以计算机传播学为通识平台的教学机制、建立数据可视化的操作实训中心、建构数据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数据新闻学学科体系等五个方面,阐明当今高校如何进行数据化人才培养的框架设定。同时文章提出"逐步渗透、三步推进"的具体实践操作体系,以指导数据新闻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0.
2018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方案中明确提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1)2018年10月,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发布《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意见提出未来新闻传播教育的总目标是:"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打造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点,形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1.
金勇  崔玉娇  李正荣 《传媒》2016,(24):79-82
2013年9月,中国正式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为配合"一带一路"战略的有效实施,维护中国国家利益、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培养一流的国际传播人才是当务之急.当前,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存在语言能力薄弱、高端人才缺乏、因应环境不力等问题,因此一流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路径要坚持多管齐下、合力构建的原则.本文从外国语言功底、新闻传播业务、国际格局视野和文学底蕴积淀四个方面,提出"四轮驱动"打造一流国际传播人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李杰锋 《采.写.编》2021,(12):111-112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与媒体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互联网媒体逐步成为传媒领域中的主导力量.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闻传播领域中新媒体岗位人才需求越来越大.除此之外,非传媒企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加大.这对高校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为例,围绕产教结合分析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希望能够为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教育教学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等特点,是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基本支撑。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本文认为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一方面需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另一方面需要建设“课程思政”体系,实现两个方面互融互补,实现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4.
国际新闻教育可以说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毕竟国际新闻传播是国际传播中最常态、最频繁、最受关注的部分.国际新闻人才培养的质量,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决定了中国国际传播的成败.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始终把国际新闻人才培养置于重要的、战略性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建设国际传播能力的理念由“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努力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进阶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适应这一新形势,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在理念、对象、模式和方式上有所调整和转变通过阐述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型,分析了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在转型过程中取得的成就、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校新闻传播技术教学的三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慧玲 《今传媒》2010,(8):202-204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电子媒体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播渠道的多元化趋势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行业要求。新闻媒体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熟悉基本采写业务、熟知新闻传播理论的层次上,还需要大批懂技术、能动手的当代传播技术的实践型人才,这无疑对高校新闻传播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培养要求。然而,  相似文献   

17.
媒介融合的浪潮给新闻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并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全媒体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特征,结合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现状,思考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高校全媒体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力求为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新闻教育发展之路,能为中国新闻教育事业在媒介融合时代的发展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当代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带来了信息生产、传播和呈现方式深刻变革。为应对新媒介环境给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提升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教育部、中宣部提出了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要求高校明确新任务、开创新局面、打造新模式、推动新发展、迈上新目标,造就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高校新闻科建设也强调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加快文科专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传播工作中,人才作为有效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最为基础且灵活的单位,是成就我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关键因素,人才培养问题更是摆在一切建设性工作面前的基础性结构问题。随着国际局势发展变化与我国国际传播工作任务与面向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高等教育也应适时适当调整国际传播人才教育体系的建设思路。本文对国际传播人才教育认识论与方法论进行探讨,提出在日趋复杂的国际传播环境中,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与国际传播人才培育应有的路径转向。  相似文献   

20.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不断融合发展,对高校新闻媒体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新闻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媒体所需的业务素质,而且还必须具备新媒体所需的业务素质。然而当前地方高校全媒体人才教学理念陈旧、课堂体系落后、教师缺乏新媒体从业经验,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地方高校全媒体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加快地方高校新闻教育体系的改革,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对全媒体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