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媒体异军突起、全球传媒业发生急剧变革的大环境下,传统报业纷纷改革,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全媒体时期。全媒体报道下的新闻呈现出新特点,然而在这种全媒体热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南方都市报走在报业全媒体转型的前列,在各种重大新闻报道中实现全媒体报道。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亚运全媒体报道为例,分析全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特点以及全媒体热背后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唐英  李江 《青年记者》2016,(3):80-81
《华西都市报》的全媒体转型实践 在媒体格局深刻变迁的背景下,传统报业遭遇断崖式下滑.为应对这一新常态,一些有影响力的报纸,尤其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都市报,纷纷开始寻求以全媒体为指向的转型之路.如《南方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全媒体集群的构建以及《燕赵都市报》“报纸+网站+手机客户端”三媒一体的运营模式,都是都市报向全媒体转型的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5,(14):49-52
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各类新媒体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我国的都市报要在与新媒体的博弈中获得生存,向全媒体转型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以《华西都市报》的全媒体转型实践为例,通过对其全媒体转型中策略的探析,来找出我国都市报全媒体转型中存在的普遍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战略思维,以期作为我国都市报全媒体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温州都市报自2013年开始全力打造全媒体平台,在提升“温都”品牌影响力的前提下,把温州都市报从过去比较单一的内容供应+版面营销的经营模式,向全媒体经营的媒介运营商转型.  相似文献   

5.
在全媒体的数字环境下,《南方都市报》"三报一网"的联动模式就凸显了传统报业数字转型的可能性和生命力。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为例对媒介融合条件下都市报数字化转型和创新之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
作为地市级媒体,《温州都市报》的日子长期以来过得十分滋润.即使是在全国的都市报收入开始整体下滑的2012年,《温州都市报》依然处于高枕无忧的巅峰状态.根据2012年度的财务数据显示,报社营业性收入达3亿多元,在全国地市级都市类媒体中名列第一.但正是在这样一个发展的高峰期,2013年初,《温州都市报》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了全媒体转型和发展的顶层设计.笔者认为,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与经营能力正在逐渐下行,这一趋势日渐明晰并将成为业内的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尽早转型、主动转型才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7.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人民网与全国党媒网站一起,运用全媒体报道、全渠道传播,全景式地记录了中国战"疫"情况.在这场"战疫大考"中,各级党媒、党媒网站生产了大量优秀全媒体作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大舆论支持,有效发挥了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作用,集中展现了各级党媒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张庆华 《青年记者》2013,(10):27-28
在全媒体时代,有深度、有思想、有见地的主题报道,为传统纸媒打开了一扇窗。都市报如何向主流媒体转型,提升舆论影响力和读者认知度,是都市报人普遍面临的重大课题。沂蒙晚报坚持办主流大报的办报理念,围绕临沂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重大时政、经济类报道中主动转型,做出了许多有影响力的主题报道。自2011年以来,沂蒙晚报以"商城国际化"为主题,创作的《走义乌观临沂》、《商城国际化攻略》、《商城突围策》等系列报道,不仅进一步彰显了大报风  相似文献   

9.
李鹏 《传媒》2011,(2):30-31
在中国报纸全媒体孕育探索发展过程中,报纸早已经不再是一张新闻纸,而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全媒体产业。在全媒体时代中国都市报纸转型  相似文献   

10.
南方都市报系旗下的奥一网从2006年以来全力推进网络问政,社会效应得到官方与民间充分肯定;而在全媒体视角下.这个过程也是对报纸转型全媒体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1.
2020年的新冠疫情给全世界都带来了前所有未有的冲击.河南广电全媒体应时而动,深入抗疫一线采访创作,在新闻宣传中攻坚克难、掷地有声,推出六集电视政论片《雄关》.该片以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标尺,彰显人民至上理念,下功夫讲好中国故事、河南故事.在创作中融入更多"情""理""趣"元素,传播策略上坚持移动优先,...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4,(10):56-59
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比赛即将在巴西举行。国内都市报重视世界杯足球赛报道,要在报道策略上充分体现出三个超越,即超越赛场,寻找场外新闻点;超越同质,开拓言论新视角;超越娱乐,发掘文化新亮点。同时,都市报要借力自身全媒体转型的已有成果,通过各种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最新的独特信息,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3.
彭健 《青年记者》2022,(17):73-74
在既有路径之外,都市报转型能否走向垂直化、专业化、分众化,这样的转型之路又能否行稳致远?本文以深圳报业集团晶报社近期向“大文化”方向转型,打造文化全媒体传播服务机构的实践为案例,剖析都市报转型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邵羽西 《出版广角》2016,(19):50-51
在互联网媒体的强势冲击之下,传统都市报面临巨大的挑战.《华西都市报》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打造华西传媒集群、实施"i战略"、寻求跨界合作的转型方式,为都市报转型指明了新方向.文章以《华西都市报》的转型为例,梳理其转型战略,为都市报未来的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何甜甜,这是我第三次求婚了!》 2022年1月5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微信公号整整齐齐地发出了同题微信.一时间,何甜甜红遍全国,短视频中她对男友说的那句"我爱你,以后我要一辈子跟你在一起,但是要去抗疫的时候我还是得出去的,谢谢你理解我",更是在催泪中鼓舞了无数人. 这一引爆全国的报道,源于两天前钱江晚报全媒体...  相似文献   

16.
郑智 《传媒》2021,(6):51-52
2020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战"疫".战"疫"宣传报道是对主流媒体的一次实战检验,也是对媒体深度融合成效的一次验收.本文以《检察日报》为例,从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三个方面探讨了行业媒体如何充分运用融媒体平台在新闻报道中体现独特优势,发挥舆论主阵地作用,做好做实抗"疫"报道.  相似文献   

17.
在这次抗疫报道中,经视团队进行手机端直播20多场,其中10场观看人数超10万人.在石家庄进行第二次全员核酸检测的时候,我台临时决定开启一次全媒体直播,经济生活频道在进行第三方平台手机直播的同时承担了这次直播任务,以经视采访队伍为主体建立的直播记者,虽然绝大部分内容都没有时间进行精细的设计和安排,有些甚至是即兴进行的,但整个直播过程流畅,内容丰富扎实.本次直播时长2小时,有超过1000万人次观看.与此同时,还有一组记者在进行抖音平台直播,6小时直播观看突破200万人次.在随后进行的12小时大型全媒体直播《同心抗疫·同舟共"冀"》中,经视团队承担了其中三分之一,也是最长的直播时段.在4个小时的直播当中, 5路4G直播记者和5路使用手机直播的居家记者依然带来了高水准的专业表现.12小时直播总观看人数超过3000万人次,在由经视承担的时段中,观看人数增长了1000万人次.  相似文献   

18.
《南方都市报》创刊以来,凭借内容的创新、对市场的准确把握和先进的经营理念,在都市报中成为佼佼者。随着媒介融合的日益加深,新的媒体生态环境下,南都作为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的先行者,积极发展"无处不在"的全媒体集群,并实行创新的经营策略,给其它报业起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虽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其突破性的尝试和取得的成果给国内报业全媒体之路的探索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全媒体”两会:媒体战略转型练兵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2010年两会报道,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度进一步提高,跨媒体合作趋势明显,部分媒体集团"全媒体"格局初现,并获取了"全媒体"报道经验、锻炼了报道团队,为下一步向"全媒体"战略转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李军 《传媒》2017,(22)
在新闻生态变革中,新闻生产和新闻职业本身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作为传统媒体,面对新的发展课题,《西海都市报》如何在逆境中"破茧成蝶"?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转型?笔者通过多年在《西海都市报》的实践与探索,有很多体悟,现将一些想法与做法与大家分享,以期为我国都市报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