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电影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其叙事模式和叙事策略与传统电影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而随着数字化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电影又衍生出了新的叙事模式和叙事策略,一方面给网络电影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同时也给网络电影带来一些乱象.本文通过对目前网络电影模式与叙事策略的梳理剖析,力图探寻出有利于中国网络电影发展的思路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网络与电影的结合赢得了网民、投资商、视频运营网站等互联网用户的热捧,伴随网络电影概念日渐清晰的是网络电影的市场商机日益凸显。当前网络电影市场正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版权保护与政策风险规避、网络电影传播内容的监管、网络电影的产业融合将成为构建网络电影市场生态的三大关键。创新竞合观念、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生产机制、积极探索网络电影的商业模式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何芳  李俊佐 《青年记者》2017,(14):87-88
网络大电影的兴起与发展 网络大电影自2013年演化至今,已成为互联网影视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网络大电影是指由网络视频渠道方全额投资或为其定制的基本符合电影制作工艺和流程的单本故事片,其主要传播特征为这一类型的成片只在网络媒介和移动媒介渠道上进行传播.①和传统院线电影相比较,网络大电影最大的特征在于其传播途径是只利用网络进行传播.网络大电影的“大”是相对于微电影而言的.因此,网络大电影又被称为微电影的“升级版”,②具备投入成本低、拍摄门槛低、回报周期短、收费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网络大电影是指专门为互联网视频平台制作,内容上贴近互联网用户接受特点和风格,主要依靠互联网平台发行传播的电影.其制作规模区别于原创微视频和微电影,接近“小院线”规模,因此称之为大电影.2014年,爱奇艺主办“网络大电影成就梦想”论坛,其相关负责人提出“网络大电影”的概念,即“投资在50万元到400万元之间,时长超过60分钟,没有特别大的造景,制作拍摄周期相对也短,核心是故事”的电影.这一提法被看做是网络大电影最初的定义.但随着网络大电影爆发式的增长,投资准入门槛不断抬升,一些内容制作优良、类型化特征明显的现象级作品开始出现.“互联网+”时代,如何进行电影的互联网表达,并逐步在规范中良性发展,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尤达 《青年记者》2017,(6):85-86
网络大电影,是指选择在互联网上发行的电影,“大”是与微电影的“微”相对应的.具体来说,是指这样一种电影类型:“投资50万元到400万元之间,时长超过60分钟,没有特别大的造景,制作、拍摄、周期相对短,核心是故事”,选择在互联网上发行的电影.①如果说微电影强调“三微”特征:微时长、微周期、微费用,那么网络大电影则与其一脉相承,对这三者相应做了加法,它是微电影发展的必然结果.审视自2010年发展至今的网络剧情影像作品,从微电影到网络自制剧,再到正在兴起的网络大电影,三者之间是紧密勾连的.  相似文献   

6.
曹三省  李璐 《传媒》2016,(4):16-18
在2015年内,“互联网+”行动计划作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横空出世,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碰撞与融合,在“互联网+”的旗帜之下,也呈现出越来越密集的创新效应,“互联网+电影”已经势不可挡地成为了这场大浪潮中的一道独特景观.人们把2014年称为中国电影产业的“网生代”元年,《小时代》《老男孩》《后会无期》等电影的高票房,刷新了大家对传统电影票房的认识,这些带有明显互联网基因的电影品牌,让中国的电影产业格局骤变.对于电影产业格局改变所带来的影响正反声音都有,但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的思维和基因促进了中国电影的横向整合和纵向重塑.一方面,在电影的形式上,“互联网+电影”衍生出了许多新兴的电影形态,如微电影、网络电影、手机电影、新媒体电影等,它们在互联网时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叙事手段;另一方面,在电影的宣传营销层面,“互联网+电影”开辟了全新的宣传营销方式,如众筹、在线售票、网络营销、多屏互动等.反观传统电影形式缺乏创新,仍以内容为王,缺少对于大数据、“粉丝”经济、IP资源的开发利用.如今,互联网已经全方位渗透到电影产业的宣传、发行、融资、创意、营销各个环节之中,将为中国电影产业带来新一轮的革命性创新与改变.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电影"作为一种新的现象闯进了人们的视野.电影艺术的本性和互联网的特性,决定了网络电影的艺术新特征.从电影艺术来说,它的本性在于超脱一切进行彻底的创新,即追求彻底的个性化.从互联网来看,网络空间是一个光滑空间,同样以彻底创新、追求个性化为特性.网络电影作为两者联姻的结果,为电影突破一切限制而呈现其个性化之维提供了可能.网络电影因此表现出颠覆传统电影体制、逃脱金钱-政治联盟、消解作者霸权和颠覆既定理念的艺术新特色.这不但为我们设想网络电影产业提供了参考,也为我们创制网络电影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尊重网络电影的个性化之维.  相似文献   

8.
电影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文化产物之一,每年有接近75亿的观影人次,中国更在2012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华莱坞电影工业蓬勃发展。然而,近年来因为互联网,带动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网络电视、数字电视机顶盒等装置的兴起,并搭配影音应用软件与多媒体装置,逐渐改变了观众选择观赏电影的方式。另一方面,随着电影开始数字化制作,电影院也积极增建数字银幕来播放3D与巨幕IMAX电影,运用大银幕的声光效果吸引观众,无形中也影响了近年的电影流行趋势,然而在面对各大影音平台与移动装置的日益普及下,消费者面对持续上涨的电影票价是否还愿意走进电影院?电影院未来该如何转型来继续吸引消费者?本论文旨在分析近年观影人次与票房收入变化,并提供华莱坞电影产业硬体发展的可行方向,配合中国电影市场的急速扩张,以达到媒介生态学中的互动共进原则。  相似文献   

9.
韩东庆 《青年记者》2017,(21):95-96
网络大电影的兴起,既有外在环境的激发又有自身优势的使然.网络大电影具有准入门槛低、投入成本低见效快回报率高、拍摄制作周期短、播放快、内容题材灵活多样等优势,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瞩目,已成为资本市场和大众媒体关注和追逐的热点.《中国网络大电影行业研究报告(2016)》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网络大电影出现爆发式增长.另据统计,2016年,共上映网络大电影2442部,其中平台独播影片1075部.网络大电影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而网络大电影毕竟是新生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诸多的挑战,商业模式不清晰导致其目前的发展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0.
党博 《大观周刊》2012,(17):296-296
新媒体电影在互联网文化与技术的支持下表现出其开放性。新媒体最大的特征就是它把网络大众与网络传播平台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游走于网络视频短片与传统电影之间,具备了二者的优点,但又分别比传统电影更加大众与灵活,比网络视频短片更专业。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及其应用技术的出现,深刻地改变着传统图书产业的生态环境.文章以微信书为例对图书产业的一些新变化进行探讨.微信书是一种基于微信朋友圈的互联网社交网络个性化印刷制品.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是一种移动互联社交网络应用与传统图书印刷业的结合,不同于按需印刷、自助出版和传统出版的新图书生产现象.剖析微信书现象,可以为观察图书产业的新变化提供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网络电影概述 网络电影作为传统电影行业中派生出的新模式,目前并没有准确统一的定义和解释.李亦中提出:“网络电影的概念有两种理解:其一是指电影以网络作为传播渠道;其二是指专为网络度身定做的电影.”①王仕勇提出:“网络电影肯定应该以网络为主要传播渠道,但绝不是唯一渠道.参与性、即时性、互动性、原创性是网络电影的特性,这些特性是与网络传播的特性紧密相关的.”  相似文献   

13.
网络出版面临的问题与未来走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新洲 《传媒》2005,(7):9-11
网络出版(NetworkPublishing),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上利用网络媒体直接进行组稿、编辑、出版、制作以及销售等信息发布和在线交易活动的一种新型出版形式.网络出版是数字出版与互联网结合的产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出版也呈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与传统出版相比,网络出版具有价位低、出版周期短、时效性强、内容广泛、无纸印刷、多媒体表现形式、检索快速方便、可与读者互动等特点.由于具有这些优势,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造成不小的冲击,同时也在出版界和网络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前,工业社会正在向信息社会过渡,传播环境发生着剧烈变迁.传统广告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身上带有不可消除的“原罪”,在信息环境下,传统广告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倒退.“连接”是互联网的基本要义,社交媒体的出现是互联网发展的分水岭,它将物的网络推进到人与人之间的网络,社交广告是基于社交网络的一种信息传播模式,与传统广告具有本质的区别.社交广告应在认知层面、关系层面和传播层面建构其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互联网期刊出版产业概述1.传统期刊互联网出版商的总体情况互联网期刊出版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传统期刊的数字化并在互联网上出版;另一类是期刊在线数据库出版。顺应时代与市场的需求,传统期刊正在经历数字化,而随着网络的发展,光盘、磁盘等形式出版的数字期刊已逐渐被网络出版所替代,大多数期刊在线数据库已转变为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发挥平台集成性优势向消费者提供海量内容与定制化服务,因此大多数期刊选择在互联网期刊数据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的弹幕电影分析——基于互动仪式链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葛达维 《新闻界》2015,(3):2-6,30
弹幕作为"御宅族"的小众文化一夜之间走入大众视野,其背后是互联网时代,网络亚文化对社会主导文化的渗透。弹幕电影作为新型的互动观影仪式,是在互联网思维下,新媒体技术对传统电影产业的再造创新,其背后蕴含着互联网时代文化经济转型发展的产业逻辑。本文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视角,在分析弹幕电影互动观影仪式的基础上,揭示弹幕电影背后的文化与经济原因,指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拥抱互联网思维、主动迎接时代与产业变革,才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7.
弹幕作为"御宅族"的小众文化一夜之间走入大众视野,其背后是互联网时代,网络亚文化对社会主导文化的渗透。弹幕电影作为新型的互动观影仪式,是在互联网思维下,新媒体技术对传统电影产业的再造创新,其背后蕴含着互联网时代文化经济转型发展的产业逻辑。本文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视角,在分析弹幕电影互动观影仪式的基础上,揭示弹幕电影背后的文化与经济原因,指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拥抱互联网思维、主动迎接时代与产业变革,才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8.
我国网络广播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日益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在互联网浪潮的巨大冲击下,传统媒体纷纷与网络联合,开拓新的发展领域,网络广播就是将传统的广播与先进的互联网结合的产物。网络广播的出现,为传统的广播形式带来了全新的生命力。本文主要是对我国目前网络广播的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9.
<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管理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对网络视听节目的创作播出提出进一步要求。《通知》强调,网络视听节目要坚持与广播电视节目同一标准、同一尺度。未通过审查的电视剧、电影,不得作为网络剧、网络电影上网播出。不允许在广播电视播出的节目,同样不允许在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上播出。禁止在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上传播的节目,也不得在广播电视上播出。《通知》强调,各类网络视听节目的创作和生产都要紧紧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颂扬传统美德,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坚决抵制各种诋毁主流  相似文献   

20.
《十万个冷笑话》是近年颇受瞩目的网络动画,由此衍生的动画大电影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和口碑。《十万个冷笑话2》大电影延续了网剧系列的独特风格,表现出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对传统叙事模式的颠覆,对传统、经典文化符号的挪用与再创造。这些特征呈现的网络狂欢解构了宏大叙事,背后体现出网络青年亚文化群体的自我言说与认同,为我们了解网络青年亚文化群体并对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