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本研究从政府传播的视角出发,考察广东省三个政务微博——“广州公安”“莞香花开”和“广东共青团”的传播行为和特点,发现三个政务微博的发布形式兼具主动和原创,对于网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在内容发布上仍以宣传为主,以解释、沟通、引导为目的的内容为数有限,对微博评论的回复率较低.笔者认为,以微博为典型代表的社交媒体对原有的官民沟通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化,展示的是当前社会政府与民众的一种“微关系”,政务微博是需要政府部门重视并积极打造的一个“关系场域”.研究建议,在新媒体环境中政府需了解新媒体传播模式,政务微博运营应当利用新媒体特性畅通民众言路,积极营造畅通有效的社会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2.
2011年堪称中国"政务微博元年",政务微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政务微博的发展要坚持"变""定""动""群"策略:做到转变意识,适应新媒体舆论传播的需要;明确定位,制定个性化的舆论引导方向;感动、生动、行动,动起来;集团管理,整合政务微群。相信未来,"政务微博"必然会悄然有力地重塑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3.
王春萌 《出版广角》2021,(18):72-74
目前,以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新媒体工具已经成为政务宣传的重要渠道,在受到广大网民认可的同时,部分政务新媒体也面临角色定位不准、信息更新不及时、表述不规范、留不住用户、专业人才短缺等难题.要拉近与网民的距离,加强与网民的互动,政务新媒体可从明确角色定位、发布优质内容、多渠道宣传推广、培养融媒体人才、打造联动矩阵等方面着力,在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同时全面扩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十三五"期间,中国新媒体在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四个方面实现了从突围到跨越:短视频和直播电商成为提升新媒体传播力的新标配、政策导引+舆论引导实现了新媒体引导力的双向提升、全媒体传播格局助力主流媒体影响力提升、技术赋能下国家数字化治理质效倒逼新媒体公信力提升.然而,面对"四力"突围中媒介技术、短视频、媒体融合、主流意识形态和网络空间社会治理等领域的问题,"十四五"时期应着力于构建情感与信息传播的共同体、丰富短视频的内容生态、实现优质内容与用户的深度连接、媒体融合注重存量和质化改革、加快建构网络空间社会思潮的内容风控和预警机制、推动网络治理向数字网络治理转型,为"十四五"时期新媒体"四力"的跨越提供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5.
舆论引导是诱导受众行为和心理的过程,通过加工、筛选等方式处理传播主体信息来实现。社会和谐安稳的重要成分,包括引导社会舆论、把多元化的思想观念整合成社会主义主要意识形态,这同时也对巩固党的行政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经过分析政务新媒体平台的特点,全方位研究政务新媒体所引导的新思想,从而提升政务新媒体的使用质量,以确保媒体舆论的引导效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民求真的渴望诉求和政府权威发布的及时性越来越重要。在一个地区内,既包括专业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官方机构媒体,还包括各类政府机构的政务新媒体。为了提高传播效果,为辖区内的官方媒体和政务新媒体建立一个互动的智慧媒体宣传服务平台,实现通稿内容的一键发布、一键撤销;实现辖区内的稿件内容资源的共享和交流,辖区内大数据共享,内容安全审核服务共享;同时,对官方媒体和政务新的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渠道进行集中监测,实现并加强党对网络媒体的建设、服务、运用、监测和管理的职能,逐步将监管向服务转移,将事后向事前转移,起到更好地发挥引导社会舆论,占领舆论制高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湖北广播电视台发挥广电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和传播力,积极作为、主动作为,争取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以长江云平台为抓手,汇聚政务服务、民生服务等综合信息文化服务,因地制宜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将舆论引导、政务信息公开、社会治理和智慧民生服务融为一体的"新闻+政务+服务"新媒体平台,建设区域性生态级媒体平台。  相似文献   

8.
微博作为重要的社会化媒体,以迅猛的发展态势成为主流的网络媒体。身处微时代,政府机构和官员纷纷入驻微博,着力利用基于新媒体的执政资源推进政务工作,尤其面对危机,愈加凸显出社会管理发展的智能化传播功效。本文以广东遭遇超强台风为例,将"广东发布"作为主要研究样本,广东省其他政务微博为辅助样本,分析政务微博在危机处理中的传播功效,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皮海兵 《青年记者》2017,(32):90-91
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民众的话语权日渐增强,这对于政府的政务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具备更高的社会治理水平,才能引导网络舆论的正确走向.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政府的服务能力和发声能力,如何有效发挥两者的联动机制,特别是强化政务微信的运营力度,通过大数据对舆情进行引导,成为当前政务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玩微博"成为一种时尚,微博开启了一种新的传播体验。传统媒体紧随时代,纷纷上线微博,在微博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纵观诸多网络热点事件,媒体在微博舆论中有着强大的引导作用,具有一定的"意见领袖"的功能。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试图探究热点事件中,媒体微博的评论特征及其影响,以期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能够更好的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11.
沈思涵  吴尚丽 《传媒》2018,(8):49-51
"2017中国教育政务新媒体年会"发布的《2016中国高校政务新媒体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高校已经形成"微博矩阵生态",官方微博成为众多高校新媒体传播标配.从2009年9月11日华中科技大学开通第一个高校官方微博开始,7年时间,开通官方微博的高校数量已占中国高校总数的40.6%.《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已开通官方微博的高等学校1168个,累计粉丝量2725万,累计发博量310万条.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等十所高校入选年度高校微博传播力前十强.然而,官方微博在成为诸多高校"标配"的同时,也蕴藏着一些危机,包括微博原初的社交功能被悄然转移,泛娱乐化倾向犹存,高校微博管理存在漏洞,更新及互动迟缓,等等.在这一形势下,如何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生产",释放传播效力,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2.
石小月 《青年记者》2017,(29):82-83
如人一样,媒体是有自身的人格化特征的.如果长期观察一家媒体,从它的选题报道、言语倾向等方面就能判断出其背后的立场、态度、品位等人格化特征.长期以来,政务微博一直是政务新媒体中的核心力量,成为沟通政府与公众的重要桥梁.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明确提出“管好用好政务新媒体”.截至2017年3月31日,经过新浪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68839个,其中政务机构微博129568个,公务人员微博39271个.①政务微博在传播中究竟该如何发挥桥梁的作用,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杨光辉 《今传媒》2016,(12):31-32
本文以2013年4月20日发生的雅安地震中的"四川发布"为研究对象,以场域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场域建构问题.在突发事件中,要实现传播主体与受众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活动中的传与受的二元共存问题,而传播主体舆论与受众舆论实际涉及到两个舆论场的二次元消解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突发事件中的政务微博必须要建构信息场域、建构知识场域、建构引导场域和建构认同场域,从而更好地实现政务微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作为政务信息发布的新媒体互动平台,官方政务微博正在成为很多政府部门建设"服务型机构"的重要尝试,其信息发布的便捷性、去中心化和互动特征,有效弥补了传统官方媒介信息传播的不足。本文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剖析了官方政务微博在运营过程中与受众建立的互动机制,并据此提出运营优化的可鉴路径,使之更好地满足于社会大众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5.
朱小妮 《传媒》2017,(24):58-62
继2011年"政务微博元年"后, 2013年"政务微信元年"到来,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凭借社会化媒体快速、便捷、平等的交互特性,迅速成为政务传播体系中的重要的传播载体.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政府执政方式的改变,"互联网+政务"的电子政务模式迅速渗入公共生活,成为执政党社会治理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6.
鲁丁晨 《青年记者》2012,(18):83-84
2011年是“政务微博元年”,在这一年里,政务微博的发展呈井喷之势,在短时间内已成为网络问政的平台和重要渠道.各地政务微博的蓬勃发展是各地转变观念,利用新兴媒体发布信息、与民沟通的新手段、新方法.努力做好政务微博舆论引导工作,通过微博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妥善回应舆论热点,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17.
自从"两微一端"的出现,作为一种新兴的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新媒体越来越受到党政机关的重视。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运用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的形式,向人们更加全面的对政府的职能作用进行展示,以及传播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这也使得政务新媒体获得较为广泛的受众群体。人们通过互联网设备可以直接参与到政务新媒体信息的生产与传播,获取政务信息的渠道也逐渐多元化。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在新的传播格局下,政务新媒体的发展已经突破了传统政务媒体所存在的弊端,尤其是突破了传统政府网站受众参与的局限性,大大强化了政务信息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广播媒体面临着大规模覆盖率与传播影响力不成正比、议题设置和话题召集能力弱、互动性差等问题。在微博传播时代,广播媒体的官方微博要重视并研究微博传播的规律和微博使用者的心理特点,把微博作为原有媒体品牌宣传的平台和一个新媒体来经营和管理,而不能将其视为对传统广播电台形式、内容的简单复制。广播媒体要通过名记者、名主持人在微博上的议题设置和对公共话题的参与,成为意见领袖,争夺广播媒体在微博空间的话语领导权,提升所在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帅志强 《东南传播》2013,(1):100-102
政务微博已经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政务微博参与社会管理的功能与话语互动有密切的联系。政务微博在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的实际功能主要表现在增进政民沟通效果、实时监测网络舆情、加速社会信息传播、改进政府服务方式。政务微博的问政执政、汇聚民意、服务民生等潜在功能有待进一步挖掘。政务微博要更好地实现参与社会管理的功能,应该建立工作流程机制、舆论引导机制、系统联动机制、政民互动机制等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颜晓萌 《新闻世界》2013,(6):176-178
微博以其独特的传播力成为了媒体中的新秀,政务微博作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受到政府的支持及公众的认可。本文从微博活跃度和传播力方面来考量中国广州发布的传播效果,对比目前比较成功的囝上海发布,总结囝中国广州发布的特点,分析其优缺点,以探索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