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邹燕  王卫华 《新闻前哨》2022,(15):21-23
在互联网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地市级报台合并应首先作为经济行为发展,否则,所谓的合并只是形式,而不能获得强大的范围经济效应。本文以范围经济视角分析地市级报台合并的内生逻辑,旨在使地市级报台合并能明确目标,真正意识到报纸和广电深度融合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左宗伟 《传媒》2021,(17):26-28
媒体融合发展是一个时代命题.担负着做大做强主流媒体使命的地市级党媒都在探索转型之路,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本文基于安徽省地市党媒的探索与实践,从"为何融""怎么融""融什么"的角度,探讨报台融合组建市级传媒中心的路径、重点事项和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3.
在央视和省台的强势传播和覆盖下,全国地市级电视媒体一直处在夹缝之中,其实力明显处于劣势.行业之外,由干所处地市级媒体的特殊性,受体制、机制的制约,加之来自方方面面干预,人才资源、设备条件也不能适应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真有雪上加霜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地市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出路在何方?笔者以为,对地市级电视台而言,提出新闻立台不识为明智的选择.本文就地市级电视台办好新闻节目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各级主流媒体的融合实践已经开展了十年,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前期通过“报台合并”、上线“越牛新闻”客户端等,打造出地市级媒体融合改革的“绍兴样本”。2023年3月,绍兴传媒与越城区政府达成战略合作,打开了市、区媒体融合改革的新通道,其以轻融合、共享化、多层面破解改革、人才、效益难题。根据此次创新探索实践,本文谈谈认识与思考,以期为媒体融合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文化融合,关乎地市级媒体重组的成败,市场机制、用户意识是新型媒体集团发展最重要的内生动力。推进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要在参与城市文化建构、融入社会基层治理、服务城市发展过程中把握机遇。浙江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为考察地市级媒体报台合并组建传媒集团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样本。  相似文献   

6.
黄琰 《声屏世界》2017,(6):60-61
互联网的兴起让传统广电媒体融合问题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地市级广电媒体底子薄、水平低、人员及经费又相对紧张,面对来自省级台及众多自媒体的竞争压力,如何谋求发展、实现转型升级?本文以吉安广播电视台"爱吉安客户端"为例,探索新形势下地市级广电新媒体的突围之道.  相似文献   

7.
孙继勇 《传媒》2014,(9):58-60
正"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宣传和服务好"三农"工作,是新闻媒体职责所系。对上承城市、下接农村的地市级电视台来说,大约9亿的农村电视受众人群,是其宣传的源头和立台之本。近年来,由于产业经营所困,同时受市场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市级电视台出现重城市、热都市、轻农村、冷农民的倾向,对农电视宣传一度步入低谷甚至成为盲区,造成电视媒体的社会功能不能充分发挥,造成收视率逐年下降,难以摆脱产业经营的困境。对此,地市级电视台有必要在对农宣传上加以思考分析,走出宣传报道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包四华 《声屏世界》2016,(10):23-24
传统媒体,尤其是地市级媒体在报道政治经济时,唯有确保其新闻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并辅以"内容为王"的原则,才能在流失的受众群中稳定巩固老受众,吸引新生长年轻人.  相似文献   

9.
媒体融合从"初步探索"到"全面铺开"再到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地市级广播电视台的融合实践呈现一种相对弱势的发展现状.上有中央、省级媒体大刀阔斧的改革,下有跃升于国家战略层面县级媒体融合的跨越式追赶.在资金、经验、人才、技术、平台等条件都相对紧张的现实状况下,如何应对困难和挑战,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之路,是地市级媒体面临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任程远 《传媒》2023,(2):32-34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在面临严重亏损的情况下启动了媒体融合深度改革,两年时间内实现了触底反弹和逆势翻盘。总结其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组织管理一体化,通过组织再造激励人才;二是内容流程一体化,借助技术支撑深度融合;三是业务经营一体化,推动商业模式升级重构。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的改革策略值得更多地市级主流媒体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记者》2012,(9):64
在地市级媒体中,佛山传媒的发展在珠三角颇有代表性:就其自身来说,佛山传媒集团集报刊、广电、文化院团于一体,是地市级媒体中开展媒介融合试验的先锋;就其面临的竞争态势而论,佛山距广州不足20公里,三大报业集团、两家省级台、九家境外频道环伺,处于珠三角媒体竞争的风暴眼。那么,佛山如何有效运营和管理全媒体集团?面对严酷的外来竞争,如何更扎实深入地实践"本地化",  相似文献   

12.
自从媒体融合成为国家战略以后,媒体融合一直被视为传统媒体的自我救赎之路.文章对近三年来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实践进行分析,对未来广电业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即将来可能会出现三种状况:以中央三台和一线省级台为主形成"新型主流广电媒体阵营",专业地面频道频率生存将更困难,弱势省级卫视和市、县级电视台的产业功能将会进一步弱化.  相似文献   

13.
郭艳菊 《传媒》2021,(12):32-34
在融媒体建设的大环境下,地市级媒体面临着"一城多媒"的融合困境,需要在观念、体制、资源等方面下大力气,才能实现媒体融合、资源整合的初心.而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人的因素.本文以三亚传媒影视集团为例,尝试从人才角度破解地市级媒体融合困境.  相似文献   

14.
李燕 《传媒》2011,(11):40-42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SMG)是华东三省(市)的省级广电集团,经过集团化改革、资源整合及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此三家已经成为全国实力最强,排名前5位的华东广电"三巨头"。近年来,在目标定位、品牌打造、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新媒体业务等方面,华东三台均取得了各自的成绩。华东三台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有效的经验及做法对省级  相似文献   

15.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重大主题宣传的重中之重,也是一次对各大主流媒体综合能力的检验。地市级媒体在中央、省、市、县级媒体体系中发挥承上启下作用,其融合转型的功能定位是打造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权威信息渠道以及舆情聚合平台。四川雅安市融媒体中心作为全国第一批60个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改革试点之一,在做好党的二十大报道中,坚持“一张网、一盘棋”的总体思路,一体策划、协同采访、资源共享,全面打造“报、台、网”三位一体宣传平台,推动“主力军”挺进“主战场”。  相似文献   

16.
地市级党报在应对媒介大融合时,主要是通过技术、组织、内容、产业、产权等方面深度融合,实现内容升级、渠道扩张、产业增长.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技术上的融合,体现在终端和渠道上,比如报网互动等.报纸在开展投票、民意调查等活动中,可以利用网络发动网民参与,互动效果和受众的参与面将远大干平面媒体的单打独斗.微博、论坛、播客蕴藏许多新闻线索,也夹杂着精彩独到的观点,只要善于发现,有些可以成为纸媒报道的内容.《三门峡日报》将品牌专版《风周刊》在传播方式、流程再造、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按照网络技术特点进行创新和改造,在内容发布、采编行动、运行机制上一体化,使报网互动成为媒介融合中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共赢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郑伟国 《传媒》2001,(11):54-55
按照常理,对于本行业内的新闻事件、不正之风乃至腐败现象,行业报应该最先捕捉到信息并予以报道.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即发生在本行业内的事却往往被其他新闻媒体抢先发布,而行业报却无动于衷或者是放"马后炮".舆论监督中这种"近水楼台不得月"的现象,在行业报中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地市级报纸受到的市场压力越来越大.那种"报不报由我,看不看由你"的状况早已成为历史.要不断超越自我、加快发展,必须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受众群体,必须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精品.这就迫切需要采编人员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报道的研究与设计,着力改进报道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不断地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9.
创特色树品牌:地市党报的出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市级党报所面临的竞争压力 目前,全国报业竞争的市场正由重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向地市级城市扩展.维持了多年的地市级城市"一城一报"格局(即以地市级党报为龙头的办报格局)逐步被打破,地市级党报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正地市级主流媒体广告经营,在观念突破和业务突破方面,都面临着几乎相同的难题。具体说来,地市级主流媒体广告经营发展的一些短板,亟需加以探讨和弥补。笔者以为,当前,要促进地市级主流媒体的广告经营事业科学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自身的短板并设法突围。克服"强势媒体"思维定势,实现定位上的"弱势媒体"突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