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会报道历来是考察、比拼媒体政治业务综合素质的重要窗口.全媒体时代,各家媒体更是使出浑身解数比内容、比创意、拼技术、拼传播.作为报道两会时间最长、经验最为丰富的电视台等传统媒体面对现今这个时代新媒体冲击,又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改进以期做好两会报道呢?笔者以河北广播电视台2017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提出传统媒体做好两会报道必须加快转型、破除旧观念、谋划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两会"报道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媒体传播功能的发挥,它在推动中国民主进程、改革深入、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多年来"两会"报道形成了一定的固定模式,但又在不断地追求创新和突破.本文在对"两会"报道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析2011年"两会"传播的新特点,指出"两会"报道的"全媒体"运作方式及其新闻话语的政治学修辞和"公民新闻"等特色,同时还认为"两会"报道正在逐渐推动公共新闻的实践和完善,促进媒体在理论和技术上的全方位发展,最后还勾勒了"两会"报道尚待提升的空间,为未来的"两会"报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两会”报道如何出新,是我们多年来一直探索的问题。今年适逢改版,两会报道创新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更为紧迫的课题。在动员会上,总编明确指出:如果说导向是这次报道的第一生命线的话,创新就是第二生命线。目标由此确定:今年的两会报道要在突破固有模式的基础上,为以后的两会报道提供一个较好的范本。事实证明,经过我们的努力,这一目的基本达到了。变:走出程式化“年年两会,今又两会……”确实是某些代表的材料中常见的词。作为采访两会的记者,对两会的报道容易陷入程式化套路的困惑体会更深。回顾“两会”期间的所有报道,可以说,创新的确成为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首先是对已有形成惯例的程序性报道如何寻求新突破。如预告消息,往年都是写代表委员抵济、各大宾馆做好准备等等。文中少不了对天气、交通等的描写。今年的预告消息,内核是预告两会的议程,告诉人们  相似文献   

4.
郭灼 《传媒》2021,(3):29-31
5G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媒体融合中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当前传媒创新与竞争的一个重点.本文以新华社2020年的两会融合报道为例,剖析了5G时代两会报道的技术融合模式,归纳了技术融合创新的基本理念,提出要以技术为突破、以内容为根本、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张雷刚 《出版广角》2021,(11):75-77
省级党报在两会报道中不仅具有上通下达的特殊作用,而且凭借传统媒体时代积累的优势,在融合报道中具有极大的创新空间.文章以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省级党报的融合报道为例,分析融媒体时代省级党报的融合创新路径,及其对做好两会报道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与呈现方式是省级党报融合创新的三条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王墀  李科 《青年记者》2007,(6):14-15
“两会报道难,难于上青天。”很多同仁喜欢这样总结“两会”报道。难在哪里?难在突破,难在创新![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看客 《青年记者》2003,(4):30-30
即使创新很难,今年的两会报道,给人的感觉还是比以往有了较大的进步,这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记者们不再追星,花絮类报道大大减少,深度报道大幅增加。还有一点,比较突出,这就是评论这一利器在两会报道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对新闻媒体来讲,“两会报道”是一场新闻大战,也是各媒体一显身手的时候。现在,笔者对《中国青年报》和《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的“两会报道”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9.
季志良 《青年记者》2007,(18):99-99
在今年4月中旬绍兴市"两会"召开期间,绍兴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频率独辟蹊径,首次与网络媒体实现跨媒体合作,在"两会"报道的形式、内容和手段的创新上作了一次有益的探索。操作方式今年两会期间,新闻综合频率主打新闻节目《738早新闻》首次与绍兴本地影响最大的网站"绍兴e网"实行跨媒体合作。合作方式为:频率在e网开设《738"两会论坛"》,邀请网民参与两会;网民通过《738早新闻》子栏目《两会博客》,发表对"两会"的寄语以及各种意见和建议;《738早新闻》再把《两会博客》文字稿和录音音频上载到e网,进一步扩大《738早新闻》"两会报道"在网民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每逢大事看晚报”,“两会”是大事中的大事,《齐鲁晚报》对“两会”报道历来高度重视。今年“两会”更是提前精心策划,紧扣民生话题,做出了特色,做出了声势。具体说,《齐鲁晚报》的“两会”报道有以下特点和突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张玉芳 《新闻世界》2010,(8):112-113
每年3月举行的全国"两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包括全国"两会"在内的各级"两会"已成为举国关注的盛会。本文以安徽日报农村版近年来在省"两会"期间开设的"两会民声"栏目为例,着重解析"两会"报道是如何畅通信息渠道、创新报道形式,从而增强"两会"新闻的可读性和"两会"报道的持续性,在竞争激烈的"两会"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的。  相似文献   

12.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报道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搞好“两会”新闻报道,对于进一步将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两会”报道的议题结构,归纳近年来“两会”报道的创新,并对其未来发展作了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回顾:两会报道体现社会变迁每年3月,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件——全国两会在北京如期召开,而两会报道就是我国政治气候的晴雨表。从改革开放至今,全国两会报道走过了怎样的一段历程?两会报道关…  相似文献   

13.
媒介技术的发展冲击传统媒体行业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可预测性较强的两会报道成为各家媒体的竞技场,地方媒体也开始借助技术优势在两会报道中崭露头角.地方媒体的"2018年两会AR报道"使得新闻的叙事模式从浅层传达转向了深层内容,运营方式也从各自为战转为跨界融合,受众方面也更加注重沉浸体验.传达两会声音的同时也展现了地方纸媒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每年3月召开的两会都是各媒体大展身手的重要场合。对于两会报道的新思路、新形式也层出不穷。综观2011年两会,无论是报道观念还是表达方式、表达形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他们"的两会到"咱们"的两会、从"严肃"的两会到"时尚"的两会,以及运用网络日报和微博的形式报道两会,无不显示出媒体紧跟时代锐意进取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邢瑞 《青年记者》2007,(6):19-19
关注时政,关注大事是《新京报》的显特点,“两会”“预热”,独我一家——从3月1日“两会”开幕前三天起,((新京报))就开始做有关“两会”的报道,成为同城媒体最先报道全国“两会”的媒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之声2010年全国两会宣传呈现出报道角度新、品牌栏目多、内涵挖掘深、媒体合作广等亮点,充分发挥国家电台在正面报道时的积极作用,深刻彰显广播媒体在重大活动中的报道优势。中国之声今年两会报道上了一个台阶,在新闻界两会报道上实现多方面的重大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7.
主流媒体是党和国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本文把主流媒体对"两会"的报道作为政府传播执政理念、推动改革发展、凝聚社会共识、引导社会舆论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我国当前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在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探析如何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优势,通过创新"两会"报道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18.
2010年齐鲁晚报山东省两会报道的主题是“突破2010”,这是去年省两会“信心2009”的一个延续。今年齐鲁晚报省两会的报道可以说正如主题,有了五大新突破。  相似文献   

19.
国两会历来是各大媒体新闻竞争的焦点.6000多名代表,委员给两会创造了丰富的新闻资源,也带来如何创新两会人物报道这一课题. 有别于其他新闻事件,两会集政治性、政策性、时效性于一体,拉近两会报道与普通读者的距离,充分解读两会上传达出的执政信号,是两会人物报道需要承担的使命.本文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齐鲁晚报三家都市类媒体的两会人物报道为文本,从报道对象的选择、主题切入、形式展现等方面比较分析2011年的两会人物报道.  相似文献   

20.
记者博客在"两会"报道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往年比较,今年的“两会”报道却有了明显的不同。那就在于记个人博客首次运用到“两会”报道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