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实质上是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行为的结果负责。当孩子的行为过失给自己造成消极后果时,要教育孩子不要归咎于它物,不要责怪别人,而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吸取经验教训,去选择正确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好多家长却在自觉不自觉地帮孩子推卸着孩子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有这样两个例子:一个冬天的早晨,天气很冷,天空飘着雪花。有个5岁的男孩入园迟到了很久。我问原因,他竟说:“都是因为妈妈没喊我,才迟到的。”而那位陪同前来的爸爸竟也连声说:“都怪他妈,他妈今天早上喊他起床晚了。” 一天,一位母…  相似文献   

2.
孩子,住手!     
新华书店没有被市场激烈竞争的浪潮掀翻,如今却要栽在偷书的孩子手中。“是‘110’吧,我报警,×××的三角裤不见了,你帮他找一下。”随即是一群孩子的哄堂大笑,如此恶作剧,家长该管一管了!  相似文献   

3.
镜子     
在一次家长会上,作为班主任,我在讲了一些孩子不良的行为倾向之后,委婉地请家长们想一想自己的哪些行为给孩子带来了不良影响。一位家长一下子横眉怒目,拍案而起,对我喊道:“你找人去了解了解我的人品,我怎么会给孩子坏的影响呢?”我哭笑不得,要求他冷静一些。我说,我们只是在找孩子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而不是在责怪家长的人品——“小拿”变“惯偷”有一个经常偷东西的学生,一二年级时偷  相似文献   

4.
孩子到了5岁,有的就特别喜欢搞恶作剧。家长批评教育他,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家长有必要搞清楚孩子搞恶作剧的原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纠正他的毛病。一、满足自尊心的恶作剧毛毛,今年5岁,爸爸、妈妈对他的管教很严格,希望把他培养成才。毛毛平时在家里的表现很好,但是,一旦家里来了朋友,他就在客厅里跑个不停,还和朋友的孩子发生争吵。一天,李叔叔带着女儿可可来做客。妈妈让毛毛给可可倒杯饮料,没想到,可可刚喝了一口就把饮料吐了出来。原来,毛毛在里面偷偷放了一勺盐。1.原因分析:毛毛专门在朋友来的时候搞恶作剧,原因是平…  相似文献   

5.
《家长》2012,(12):4-4
西祠胡同网站上有一位家长因为儿子月考考了90分,竟然是全班倒数第五,发帖征求网友意见,"要不要打孩子?"虽然绝大多数网友都反对打孩子,却在90分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一些还没上学孩子的家长觉得考90分已经很高,劝这位妈妈不要纠结;而另外一些已经上小学孩子的家长却认为90分是低分,家长应该找找原因。  相似文献   

6.
“护短”是家长中较为常见的现象。老师批评了孩子的毛病,家长东找原因,西找原因,为孩子开脱。街坊邻里对孩子提出意见,家长又千借口万理由的替孩子表白。孩子操行评语中有一句半句“揭短”的话,也非要找老师说个  相似文献   

7.
在多数家长和教师的眼里,电视差不多是“教唆犯”。它的主要功能是拉孩子远离课本和作业,侵占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电视还破坏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孩子回到家,往往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视。父母跟他说话,他心不在焉,多问几句还就烦了———他正沉浸在“情深深,雨蒙蒙”之中,家长扫了他的兴,他能不烦吗?于是家长只好在吃晚饭的时候教育孩子,所以晚饭时间是中国家长给孩子上“政治课”的“法定时间”。其实,此时训导孩子是最不好的,既没有效果又影响食欲。可是家长似乎找不到其他时间,吃完饭孩子去写作业,家长自己可能也要看电视…  相似文献   

8.
《家长》2012,(12):4
西祠胡同网站上有一位家长因为儿子月考考了90分,竟然是全班倒数第五,发帖征求网友意见,"要不要打孩子?"虽然绝大多数网友都反对打孩子,却在90分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一些还没上学孩子的家长觉得考90分已经很高,劝这位妈妈不要纠结;而另外一些已经上小学孩子的家长却认为90分是低分,家长应该找找原因。不过对于90分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老师:最近你的孩子在与别的孩子打架时说:“你打我,我就打你。”我问他为什么要打架并说这样的话,为什么不告诉老师,孩子告诉我是你们家长教的,是这样吗?家长:是这样的。老师: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之间打架有时会相互造成一些轻伤。家长看了后心疼,也常常有家长找老师问罪。我们理解家长的心情。但这种情况的发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希望家长  相似文献   

10.
一位家长对我讲:“考试时我孩子常算错,他不是不懂呀!”我问她:“睡觉前,你孩子把自己的衣袜放在哪里?”家长:“乱扔,第二天早晨乱找.”我笑了:“乱和错常在一块发生!”家长也笑了:“这孩子就是乱,也缺乏耐力.”  相似文献   

11.
当我问几个学生“你认为合格家长应该是怎样的”时,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现在没有几个家长合格,整天就知道让孩子学呀学。”“作为孩子,你谈谈对合格家长的看法?”我进一步征求学生的意见。于是学生们便提出了几条建议值得我们做家长的思考。不打孩子。孩子希望能在自己犯错误特别是考试没考好时,家长能与孩子一起找错误,而不是打一顿,来个“皮带炒肉丝”。有一名同学说他数学考了62分,老师要家长签字,几个同学一起回家时,一路上他都不吭声,问他原因,说是今晚要挨打了。另一名同学给他出主意说:“你就装作头痛恶心,上次我就这样,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根据自己最近的调查发现,一些孩子的家长总是无法摆正“心”的位置,以至于走入了四大“心”的误区。平常心变补偿心许多家长因为自己没有机会读书、上大学,于是拼命要让孩子得到补偿,想让他们“出人头地”。专家指出,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上人”,也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下人”,要让孩子成为“人中人”,让孩子好好地做一个平常人,这才是父母应该具有的平常心。正常心变反常心一些孩子的举动明明很正常,但按父母设计的模式却变得不正常了。一位孩子贪玩,父亲就认为他得了多动症,带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孩子很正常,可是父亲…  相似文献   

13.
第一,当孩子出现一个不良行为的时候,立刻表现出明确的否定态度。孩子的玩具找不到了,就哭、闹、大声喊叫,那些不善于训练孩子行为的家长,此时往往跟着孩子着急,翻箱倒柜地帮孩子找玩具。他们以为,只要玩具找到了,孩子就不闹了。家长此时的行为,实际上强化了孩子在找玩具时的哭、闹、大声喊叫行为。孩子会认为,只要我哭、闹、大声喊叫,爸爸妈妈就会帮助我找。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他就会以同样方式对父母“下命令”,而且变本加  相似文献   

14.
李振林 《广西教育》2012,(38):48-49
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桥梁,是家长和老师交流的纽带。班主任如何发挥家长委员会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请看我在组建家长委员会时一位家长的真实讲话:“家长要管好自家的孩子,特别是上网问题,不要上黄色网站。如果学生把不良信息带入学校,我们是要找他家长麻烦的。我们的家长委员会是做什么的?  相似文献   

15.
一、尊重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属于社会,属于他自己。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孩子虽小,但同样有信任、独立、自尊、上进等多方面的需要。如果家长没有顾及和满足孩子的这些需要,错待了孩子,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尊重孩子就要平等相待。对孩子说话,音量要中等,不要大嗓门;尽可能蹲着和孩子说话,用商量的口气。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活动,不要经常说“不许这样”、“不许那  相似文献   

16.
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气喘吁吁地找医生,原因是孩子哭的时候憋住气了。孩子因为哭闹而突然发生的这种憋气现象,常发生在3岁以下的儿童,医学上把它叫作“屏气综合征”。发生这种情况大多与孩子平时养成的个性有关,特别是在过于受家长娇宠的孩子中更容易发生。哭闹发脾气是孩子不满情感的一种宣泄,也是威胁家长要达到某种要求的一种反抗手段。当孩子大哭大闹时,如果家长每次都是以通过满足孩子的要求才罢休的话,时间久而久之,就会自然  相似文献   

17.
孩子与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甚至动手打架,这样的事情谁家也不可能完全避免。但作为家长,在处理这类事情时一定要慎重,切莫怂恿孩子逞凶。家长这两种做法是不对的:一是家长看见孩子在打架,凶狠地对别人家的小孩说“你再敢欺负我的孩子,我揍扁你”;二是家长怂恿自己的孩子去打别人家的孩子“,狠狠地打他,打不过咬也要咬他一口,我给你撑腰”。这就容易使孩子形成残暴、凶狠的性格。历史上,极端的例子也是有的。墨索里尼是世界上臭名昭著的法西斯战犯之一,他在统治意大利期间,对外侵略扩张,对内专制独裁,残酷镇压人民。他的残暴在历史上是出名的…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常有学生逃学之事发生,特别是初中一年级逃学的孩子比较多。孩子逃学,家长恼火,教师也伤脑筋。有些教师诉苦道:“话说得重了点,学生找不见踪影,教师还得承担责任,真是深不得,浅不得,现在的老师真不好当啊!”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逃学呢?我带着这个疑问与曾有逃学行为的孩子谈过心。有的孩子说上学没有意思,不爱读书;也有很多逃学的孩子是因为老师让请家长而又不敢跟家长讲,到了学校又不好向老师  相似文献   

19.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经常争抢自己喜欢的玩具,弄坏玩具的事情屡屡发生。这天,两个孩子在争夺羊角球时,把羊角球的耳朵撕坏了。要不要让损坏玩具的孩子进行赔偿?老师们为此犯难了……孩子损坏玩具要不要赔偿?当然要!为什么必须要赔偿?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必须有“法”的意识。当一个人损坏了不属于他的东西,他必须进行赔偿,孩子也不例外。因为孩子必将长大成人,应让他从小知道每个人必须遵守社会之“法”,要为自己的过错负责。如何进行赔偿?首先,我认为不能用钱来赔偿。因为如果让家长用钱来赔偿,至少有以下三个弊端:一是对于孩子有害无…  相似文献   

20.
有两件看似小事,但却涉及到教师职业行为的事件引起了我的不安。我想在每月末全体教工参加的园务会议上提出:一是有位家长反映的“不高兴”的事,他在孩子午睡起床时来接孩子,只见教室门窗开着,他提出孩子是否会着凉,但教师说按规定必须要开:另一件事是我听家长谈论幼儿园老师总是向家长“摊派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