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7年4月,伏罗希洛夫作为苏联国家元首访华,受到最隆重的接待。贵宾离沪,刘少奇,宋庆龄、刘伯承、陈毅等同志去龙华机场送行,周恿来总理陪同他去杭州。庆龄同志那天身穿黑丝绒旋袍,配上米色长统丝袜,更显得端庄秀丽,雍容大度。她在机场一出现,各界送行代表数千人一起鼓掌致敬,她也挥手点头,微笑答谢。先来一步的少奇同志迎上前去和她握手,道一声:“宋先生,您好!”伏罗希洛夫先和少奇同志等一一拥抱,来到庆龄同志前先微徽一鞠躬,又轻轻举起她的右手,象征性地抬到嘴边。我们在场记  相似文献   

2.
忆白石老人     
艾青 《出版参考》2005,(2):42-43
1949年我进北京城不久.就打听白石老人的情况,知道他还健在.我就想看望这位老画家。我约了沙可夫和江丰两个同志,由李可染同志陪同去看他。他住在西城跨车胡同十三号。进门的小房间住了一个小老头子,没有胡子,后来听说是清皇室的一名小太监.给他看门的。  相似文献   

3.
1950年2月27日,是值得黑龙江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这天,毛泽东同志访问苏联归国后,在周恩来同志的陪同下视察了哈尔滨.这是毛泽东同志一生中惟一的一次来黑龙江省视察.……  相似文献   

4.
王晓莉 《档案天地》2009,(12):29-33
从历史公正的角度来看.宋美龄是一位极为坚定抗日反侵略的民族主义者。在抗日战争中.她为中国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正是因为宋美龄在抗日战争中所做的贡献.在当时她曾一度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女性”!显然,宋美龄的美.和她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9月17日,在"9·18"的前夕,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同志来我馆参观"抗战与文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景俊海同志兴致勃勃,仔细观看展览,不时驻足,与大家交流,共同研讨。参观过程中,吕章申馆长向景俊海同志汇报了展览筹备和开展以来深受观众欢迎的情况。景俊海同志对国家博物馆举办抗战与文艺系列展给予充分肯定。他说:抗战文艺为揭露日寇侵华暴行,振奋民族精神,鼓舞民众坚持抗战,坚定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斗志和信心,为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6.
6月27日下午4时多,保山市档案馆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就是市委书记熊清华同志。要到档案馆看看,这是熊书记一直惦记的一件事。这天,他在百忙中悄然来到档案馆,真让档案局馆的领导和职工感到惊喜、兴奋,甚至有点茫然和措手不及。熊书记一进门就微笑着说道:没有提前通知,是因为我是抽空来的,听说你们工作干得很不错,我想亲自来看看。熊书记和蔼的话语,打消了大家的紧张情绪,气氛一时显得那么和谐而自然。在档案局馆领导的陪同下,熊书记先观看了档案展览,然后查看了档案库房管理、档案现代化管理、馆库设备设施等情况。当看到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集到的滇西抗战档案珍品时,他高兴地说:“这批档案很重要,是一笔财富啊,你们做了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7.
萧红在山西行踪考韩石山抗战初期,萧红曾来山西,时间虽不长,在她的一生中,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一是奔赴抗日前线,为民族解放事业效力;再就是与萧军的感情彻底破裂,开始了她人生的一个更为悲凉的阶段。对萧红的山西之行,好些传记都写到了,大都失之简略,有的还...  相似文献   

8.
1936—1937年上半年,四川爆发了特大旱灾,川灾救济会积极地参加捐助救灾工作.并做出了显的贡献。但学术界多是从政府角度出发。来研究抗战前夕四川大旱灾的救济,而对川灾救济会的救济工作关注不够。有鉴于此.本拟从川灾救济会的角度,探讨抗战前夕四川大旱灾的救济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2004年7月13日上午,原省人大主任尹俊偕夫人、秘书等一行来到云南省档案馆考察档案工作。杨汝鉴局馆长、余俊科副局馆长及有关处室领导陪同尹俊同志观看了省档案馆馆藏珍品展、南侨机工归国抗战专题展及计算机室。在参观中,他对省档案馆保存的珍贵档案资料大加赞赏,他说,我历来  相似文献   

10.
我国抗日战争史上曾出现了多家《抗战日报》,其中以1938年创刊于湖南长沙的《抗战日报》及1940年在山西兴县创刊后改名为《晋绥日报》的《抗战日报》最为有名。由于后报头系毛泽东同志题写,且后来毛泽东同志又对该报编辑人员发表了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学术理论界和新闻界对山西《抗战日报》提得最多,研究的也最多,而在湖南我党宣传抗日思想取得卓越成绩的《抗战日报》则少有人提及。  相似文献   

11.
左雪文 《新闻三昧》2005,(11):45-45
北京出版的某大报上以“100岁的黄耀芳——喜糁粥善饮酒爱看戏(寿星秘诀)”为题,报道了今年100岁的江苏如皋市如安镇周群村21组黄耀芳老人的健康长寿秘诀。中说,:“黄耀芳善饮白酒,在她年轻时娘家家境富裕,她就喜欢喝酒,一顿正常饮白酒总在半斤左右,年纪大后,酒量有所减少,现在每天中午饮一两多白酒,晚上不喝。人也吸烟,年轻时吸水烟,在她50岁左右时,她有了心口疼、筋骨疼的毛病.到医生那儿看病,泰兴广陵的一位医生叫她学抽烟,顺顺气,她就学会抽烟……”  相似文献   

12.
沈涛 《四川档案》2006,(2):26-26
2月15日,自贡市委书记唐坚在市政府副市长石岷嘉、市政府副秘书长叶建伟的陪同下,视察了市档案局(馆)。唐坚同志一行先后视察了历史档案库房、档案整理现场、现行件阅览中心.历史档案抢救现场。  相似文献   

13.
<正>11月2-4日,国家档案局档案馆(室)业务指导司副司长于青、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同志等一行来川调研指导我省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省档案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辉华陪同调研并介绍有关情况。于青一行先后来到旺苍县白水镇、昭化区柳桥乡、苍溪县云峰镇、利州区龙潭乡,实地查看了解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开展情况。在调研座谈会上,于青听取了四川省、广元市开展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并给予充分肯定。她要求,各级档案部门要及时跟进,指导  相似文献   

14.
8月18日下午,我正陪同省记协主席杨永德同志在西藏的山南地区考察,突然手机响起,省记协李俊昌秘书长告诉我王清志同志今天中午12点多去世了,并让我告知杨主席。噩耗传来,我老半天没有放下电话,震惊和悲痛袭上心来,清志同志怎么会走得这样突然呢?我把清志同志去世的消息告诉了杨  相似文献   

15.
泰兴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史志档案工作,将史志档案事业列入《泰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初稿强调.要加快史志档案事业发展:以征编泰兴党史资料为重点.编撰出版泰兴党史笫二卷(1949-1978)。全面完成泰兴市志续修工作.推进多(镇)志、部门志编修工作;确保每年出版一本年鉴。切实加强档案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6.
陈同生(农菲)同志是新闻界前辈,也是“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创始人之一。这里发表的是他的一篇遗著。叙述他抗战获释后,从事新闻工作的主要经历,并描述他在衡阳被捕、脱逃的经过。惊险曲折,勇敢机智,不曾为局外人所知。文中所述,史料价值较高,内容十分珍贵。这篇遗著是由同生的夫人张逸诚同志提供的。我们感谢她的热情支持。现发表于此,以纪念同生同志逝世十六周年。文章的标题是编者加的。  相似文献   

17.
同志们: 由省图书馆主持召开的首届市地图书馆馆长联席会议.两天来在与会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开得非常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会议得到了省文化厅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厅领导王珍珍同志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她站在全省文化工作的高度,号召我们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为各项工作的指针,在历史转折的重要时期把握机遇,开拓进取,为执行全省文化工作会议所制定的“十五”宏伟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文化厅社图处处长任颜芳同志自始至终全程跟会,并对全省图书馆工作及数字图书馆工程的近期目标和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18.
在抗战胜利6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重读了张明同志题赠给我的《钢枪铁笔录》,其中的抗战通讯使我又回到那60年前。  相似文献   

19.
范学贵 《档案与建设》2007,(7):39-39,49
今年3月3日,我接到丹阳市计经委退休干部袁杏秀的电话,说她家有抗战时陈毅和她爸爸(金坛人袁永祥)在一起的照片。她看到报纸报道我是抗战文史研究者,愿意将这张照片扫描一下寄给我。陈毅在苏南、苏中抗战八年,我未听说有金坛人士与他在一起的照片,今天听到这一消息,令我喜出望外。  相似文献   

20.
中山情结     
两岸同胞情1998年,南京孙中山纪念馆与台北国父纪念馆开始形成每年至少一次的两岸纪念地之间合作、交流。王素函是台北国父纪念馆展览部一名员工,1999年她来中山陵园管理局,领导安排我接待她,并陪同游览了中山陵。从此以后的12年里,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2001年王素函又来南京,送我一条在台湾定制的黄金链子,配着刻着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