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马灵书 《小学生》2006,(10):10-11
暑假里的下午,墙上的大钟表转到3点的时候,奶奶就会提上她的包再拉上我出门去上班。司机小刘叔叔是个比我爸爸帅很多的男人,但他要比我爸爸更听奶奶的话。奶奶说车往哪里开就往哪里开,要停哪里就停哪里。刘叔叔也听我的话,不放假的每一天下午,他都会来接我放学回家。我说今天不想走大路,他就会很费劲地把车开过小巷。而我忙碌的爸爸却很少来学校接我。  相似文献   

2.
剥蚕豆     
2月1日 今天晚上,我放学回家,看见奶奶在剥蚕豆,我也去帮奶奶剥。[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每每看到大人腰间挂串钥匙,走起路来叮叮作响,我便羡慕得不得了。我请求妈妈也给我配一串,因为在我看来。有一串钥匙就标志着长大了,可是,妈妈总说我还太小,怕我把钥匙弄丢。于是每次争讨央求都以我嘟着嘴离开告终.整个小学六年。放学回家我都得等爸妈下班才能进门。  相似文献   

4.
等待爸爸     
今天,爸爸要从香港出差回来,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今天。放学了,放学了!我兴高采烈地跑回家,等爸爸回来。我趴在窗台上等,可爸爸还没回来,我连忙给爸爸打电话,可电话打不通。我的心越来越着急。突然“丁东丁东……”门铃响了,我飞快地把门打开,以为是爸爸回来了,谁知是妈妈忘了带钥匙。还没等妈妈喘口气,我就问:“爸爸怎么还没回来?”妈妈回答:“你爸爸要下个星期才回来。”我实在有些失望。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终于又到了一个星期一,我想,今天爸爸一定会回来的!放学回家,我又趴在阳台的窗台上等待。6点半了,怎么爸爸还没回来?这时,门铃…  相似文献   

5.
心灵的归宿     
我小时候每天都陪伴在父母身边,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特殊。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睡觉、谈心,其乐融融。后来我到外地上学,每个星期回家一次,每次回家都和父母在一起。那时父母总是不断的嘱咐我,我真觉得似乎枯燥了许多,父母仿佛迂了许多。那一次学校放学比原来早半天,我就跟父母打电话撒了谎,说第二天才放学,今天不回家了,父母也没多问。挂上电话我心里十分激动,心想总算可以自由一下了,再也听不到父母的唠叨了,真高兴。这种感觉在短短的半天之后,就被另一种感觉代替了,那就是———孤独、冷清。那天的晚饭是我一个人在校外的小…  相似文献   

6.
<正>"妈妈,今天我们回家的作业是将班级中小朋友的拼音名字会读、会认。老师说了,谁最先把名字认熟练了,就选谁当小组长。妈妈,你回家可得帮帮我,我想争第一,当小组长呢!""爸爸、爸爸,我告诉你,我们今天是认读全班小朋友的拼音名字,谁先认熟了,谁当组长。我可不能落后。""奶奶,我们赶紧回家,我得把自己会读的拼音名字读熟,不会的还要请爸爸、妈妈下班回家教教我呢!"……一放学,我们班的小朋友就和家人嚷嚷开了,这让作  相似文献   

7.
答读者问     
江苏南通市一小学生来信说:我是刚上学的一年级学生。原来每天放学回家,是奶奶来陪我的。可奶奶近来身体不好,不能来陪我了。妈妈还说,你也应该学会自己一个人在家,自己管自己了。自己一个人在家,等爸爸妈妈下班回家,还有两三个小时呢!还有,万一有坏人跟踪我,闯进家来怎么办?要是有人敲门开不开?有人来电话,我接不接?……  相似文献   

8.
乖巧的丽丽     
丽丽是个特别乖巧的孩子,她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帮助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天一回家,她就帮奶奶洗菜。丽丽一边洗菜,一边跟正在切菜的奶奶聊天。奶奶,今天我们学习了《朱德的扁担》,您听过这个故事吗?  相似文献   

9.
[习作定稿]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家,来到家门口,只见一把大锁挂在门上。去问邻居蒋奶奶,她说:“你爸和你妈买洗衣机去了。”  相似文献   

10.
妈妈笑了     
随着父母相继下岗,家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爸爸妈妈为了生活外出干活,每天放学回家,不再有香喷喷的饭菜等着我。迎接我的只是挂在门上的那黑黑的锁头。有一次放学回家,作业写完了,太阳早已落山,我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左等右等还是不见妈妈回来,我趴在桌子上竟睡着了。突然一声炸响把我惊醒,我猛地抬起头,屋外的雨像断了线的珠子似地落了下来。这时,门“吱”地一声开了,妈妈那略带喘息的话语也送到了我的耳边:“小红,饿了吧?今天天气不好,菜卖得慢,回来晚了,妈妈这就给你做饭!”  相似文献   

11.
奶奶笑了     
“人不如意时,喝冷水都塞牙缝。”奶奶又在唠叨了。这两天,我看见奶奶脸上又没有了笑容,又该交学费了,奶奶又在为我的学费发愁了。这天中午,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放学回家时,一阵阵噼里叭啦的雨点落在我的身上,望着其他同学的爸爸妈妈骑着新买的电动车、摩托车来接他们回家,我羡慕得不得了。而我家,爸妈因为不合离了婚,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从小我就和奶奶在家相依为命。奶奶身体不好,每年光药费就得花去一大笔钱。奶奶为了我能够上学,把家里的破电视都卖了,可是还是不够,至今上学期的书费还欠着学校。这时,我看见奶奶拄着拐杖,穿着一件有好几…  相似文献   

12.
丹妮是我同事柯明的女儿,每天放学跑过一条街来我的办公室里找她妈妈取钥匙。我很奇怪,这么费事,为啥不配一把钥匙给她?柯明用不容置疑的目光看了我三秒钟说:必须这样做啊!她有钥匙,你怎么掌握她?丹妮15岁,难道绕路来取一次钥匙,再拿着钥匙坐公车回家,她妈妈就可以掌握她了?  相似文献   

13.
班上开展“我体验、我快乐”的主题活动,每个同学都行动起来。我也不例外,体验了一次当“修理工”的滋味。下午放学回家,看着中午被我弄坏的鞋柜门,我的脸顿时火辣辣的。吃完晚饭,我决定修理鞋柜门。说干就干,我找出榔头、钉子、螺丝刀。第一次干这样的活儿,心里有点胆怯,生怕自己越弄越糟。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教我先用螺丝刀把螺丝拧紧,把木门固定起来,再用榔头和钉子把弄坏的地方钉起来。毕竟是第一次当“修理工”,难免有些失误,有的钉子钉到一半就弯了“腰”,害得我被奶奶笑话了一通。我不泄气,把钉子拔出来,锤直了再钉。这样反复几次,…  相似文献   

14.
我长大了     
今年我已经八岁了,是三年级的学生了。有天放学回家,我对妈妈说:“妈妈,再让我试一下开门好吗?”妈妈把钥匙递给我。我照着妈妈平时开门的样子,先把钥匙对着门缝插进去,然后再向右边转了一圈,再用力一拉,呀,门开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妈妈也高兴地说:“呀!我的晗晗长大了!”指导老师:王清明一句话评语: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尝试的感觉总是兴奋的,小作者平实的文字写出了自己真实的心理。我长大了$湖南省望城县莲花镇中心小学三年级@王晗  相似文献   

15.
巧用平面镜     
“不好啦!教室的门被闩上开不开了。”一进校门,我就听到一阵阵的吵嚷声,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原来,上午放学时,教室的后门从里面闩上了(因为前门是暗锁,钥匙丢了,只好开后门)。同学们正急得在门口叫嚷呢。我快步走过去仔细观察起来。我发现要想把门打开,最好  相似文献   

16.
美丽de草绳     
老师叫我们练跳绳,可是我没有绳子。今天放学回家,奶奶用稻草给我搓(cuo)了一条草绳。奶奶的手真灵巧,双手搓呀搓,两缕(lu)稻草扭来扭去,不一会儿,手里就拖下来一根草绳。简直就像变魔术!  相似文献   

17.
一天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群小学生,出于职业的敏感,我饶有兴趣地跟在他们后面听他们谈话,一个小男孩愁眉苦脸地说:“唉,回家又要吃‘皮带炒肉丝’喽我在学校捅娄子了,今天老爸在家长会上准又挨批了,他丢了面子,回家还不得抽我一顿。”一个女孩说:“我也好不到哪去,期中考试没考好,老师准要告状,回家也是吃不了兜着走”“还是我快活,俺爸妈都不愿意去开家长会,最后让奶奶去充数,奶奶可什么都不懂的。”另一个女孩高兴地说。孩子们不经意的一席话使我陷入了沉思中……家长会是沟通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桥梁,是给学生家长和老师提供一个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18.
开门     
父亲喝得醉醺醺地从酒吧出来,正好和放学的儿子一起回家。到了家门口,父亲掏出钥匙,但怎么也插不进锁眼里去。儿子在一旁说:“爸爸,我来帮您开。”  相似文献   

19.
钥匙圈     
上小学二年级时,我的许多小伙伴都有一串可爱的小钥匙。我以为拥有钥匙的人就是大人了,所以总用满怀羡慕的眼光瞧着拥有钥匙的小伙伴,心中比划着他们用钥匙开启一扇扇门的神情。可父母总认为我小,怕给我钥匙被我丢了。三年级时,我们搬进了新家,我又一次向父母“申请”带钥匙。出乎意料,父母竟一口就答应了——也许是我长大了一岁的缘故吧。于是,我的脖子上便挂上了一条粉彩色的带儿,我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钥匙串——铁门和单元门的钥匙。到了四年级,我又异想天开,向父母要一个书柜。谁知父母的回答又是那么爽快,满足了我的要求。于是,我的钥…  相似文献   

20.
“哎呀,我的小祖宗,别动别动,我来做。”这句话简直成了奶奶的口头禅了。放学一回家,她便让我做作业,我干点活,她便“哎呀,哎呀”地嚷开了。唉,常常弄得我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