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丹 《湖南教育》2006,(12):38-39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第七册第54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概念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朋友的生活画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谁?在干什么呢?(出示画面)  相似文献   

2.
巧用电教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说写训练福建莆田市实验小学高云琴一、运用电教创设情境,指导观察事物说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的观察常常出现无意观察或笼统观察,而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表现力和可控性强,绚丽的色...  相似文献   

3.
在轻快的音乐声中,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位老爷爷在河边钓鱼的简笔画。弯弯的钓杆上钓着一条大鱼。师: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生:图上画的是一位老爷爷在河边钓鱼。师:谁给这幅图取个名字? 生(甲):老爷爷去钓鱼。生(乙):老爷爷钓到了一条大鲤鱼。生(丙):老爷爷的运气真好! 评:利用音乐、图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协同发展。老师添画高山、太阳、白云。师:老爷爷什么时候去钓鱼? 生:太阳升起来了,天上飘着白云,天气很暖和,老  相似文献   

4.
《四川教育》2002,(6):31-31
学科:小学数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教师:郫县郫筒镇第二小学唐学蓉。教学过程:上课了,唐老师首先操作计算机,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教学情境。多媒体演示:孙悟空的动画画面。“小朋友,你们喜欢孙悟空吗?”唐老师亲切地问道。“喜欢!”学生七嘴八舌地争着回答。“那你们知道孙悟空最喜欢吃什么?”“孙悟空喜欢吃桃子。”“好,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孙悟空是怎样吃桃子的。”多媒体演示:孙悟空吃桃子的动画。“刚才,我们观察了孙悟空吃桃子的情境。现在一个桃子都没有了,应该用什么数来表示…  相似文献   

5.
一、运用电教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建构在数学课上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比如在讲高中(数学》第一节集合及其有关概念时,我用了一张自制的投影片。演示时先出现一个红色的圆,红色比较醒目,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我问它能代表什么?经过一番议论之后,我说:“这个圆不仅能代表你们所说的这些有形的事物,而且还能代表你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数学概念——集合。”这样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就会提出“什么是集合?”“为什么圆能代表集合?”…  相似文献   

6.
在一堂数学课上,老师问学生们:“谁能出一道关于时间的问题?”话音刚落,有一个学生举手站起来问:“老师,什么时间放学?”  相似文献   

7.
一、创设教学情境 1.一节优秀的美术课应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变成学生体验情感、感受快乐的学习。如:开课可以问“你喜欢什么?”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总是格外注意。一个上课精力不集中的孩子却能认真地看完一部动画片,并能复述故事内容,其原因就是他对动画片感兴趣,因而能把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于一点,并且能与剧中人物同喜同悲,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也能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那么照样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要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置。有的课文可以用语言创设情境。如学习《狱中联欢》一文,可以设置这样的语言情境:“你参加过联欢会吗?当时的气氛怎样?你的心情怎样?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  相似文献   

9.
娱乐逗秀场     
梦学生:“老师,我已梦见自请问,我怎样才老师:“少睡觉!”考试时,一道试题问:《三是谁写的?收上来:大小仲马,千里马。公园的椅子上坐着一位老妇人,一个小孩子走过来。“婆婆,您的牙还行吗?”“已经不行了,都掉了。”于是小孩子拿出一包胡桃,说:“请您替我拿一拿,我去打球。”哪个马胡 桃小约翰大声祷告:“上帝啊,我生日那天让他们送我一大盒巧克力吧!”妈妈:“你嚷什么呀,小点声,上帝也听得见。”小约翰:“我知道,可是在隔壁的爷爷听不见呀。”叫爷爷送礼学生:“老师,您在我的练习本上写的什么?”老师:“要把字…  相似文献   

10.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有效的实验电教手段,恰当巧妙地创设一种形象直观、行动愉悦的情境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教学的成功打好基础。a.借助实验和电教手段,创设愉悦情境导入新课。例如,...  相似文献   

11.
李玲 《四川教育》2001,(4):27-27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引入课题。 师:我们今天来比一比,看谁的耳朵灵。听,这是什么声音?[CAI课件展示泉水“叮咚”,小溪“哗啦啦”,江河“哗哗”,海浪翻腾,潮起潮落的声音。]学生自由说话: 我听到了 提示句式:(什么)(怎样的声音) 2.些美妙的声音都是水发出来的,多么好听,多么神奇啊!今天,我们就来和水交朋友,学习看图学词学句第2课。 二、图象辅助 认读生词 1.[CAI显示泉水、小溪、江河、海洋的画面]“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发言:教师贴词语卡片:泉水、小溪、江河、湖、海) 2.抽读、…  相似文献   

12.
李之春 《科学课》2009,(4):40-42
片段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播放课件观看手足口病的相关照片。)谁知道这是什么病吗?(在学校的卫生宣传中曾经介绍过手足口病,所以学生很熟悉地说了出来)这种病究竟是怎样一种病呢?它的传播途径又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3.
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西吉一中买玉莲白秀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才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教学质量才会有根本性的提高。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创设“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4.
四年级社会课《交通卫士》要求学生了解交通警察的日常工作和怎样处理交通事故两个内容。上课时,我问学生:“谁知识交通警察是干什么的?”学生立即活跃起来:“交通警察是维护交通安全的。”有的说:“交通警察及时处理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5.
李素红 《湖南教育》2002,(10):32-32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兴趣。教无定法,但教而有法。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正是教学技巧之所在,即如何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较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情景。在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是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使其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学习心理的动力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课堂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  相似文献   

16.
笑笑笑     
《教育科学论坛》2004,(8):60-60
宗教课上,女教师问小学生:“孩子们,现在谁能告诉我,在我们预计会得到宽恕之前,我们应该干什么?”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呢?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教学的《太阳》一课可以让我们得到不少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张浩航 《成才之路》2014,(21):22-22
小学美术课程是发展学生想象力最重要的课程,小学美术课堂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主阵地。美术教师应提高思想认识,把培养学生想象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积极利用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下面,笔者立足成才,就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想象力 美术是感性的艺术,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有效的教学情境,把学生思维引入到自己的预设轨道,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例如三年级上册“大人国和小人国”一课,我是这样创设情境引入教学的。上课伊始,我很高兴地问学生:同学们,老师很喜欢两本书,大家想知道书名吗?学生们心里很疑惑:这上美术课,老师为什么提看书的事情呢?心中有了疑惑,便急切想知道原因,学生纷纷摇头,我多媒体课件出示《鲁滨逊漂流记》,看过这本书的学生们顿时兴奋起来。接着,我又问:“谁能说说这本书讲的什么故事啊?”一个男生站起来,把故事简要地说了一遍。我又用课件出示了第二本书《格列佛游记》:这本书谁看过,你对它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故事?只有两个学生举起了手。一个学生说:我印象最深的是格列佛到小人国和大人国历险的事。我利用多媒体简要介绍了这部分内容,然后提出问题:“知道老师为什么喜欢这两本书吗?”一个学生说:“这两个主人公都很勇敢。”另一个学生说:“他们都在漂流中遇到了很多有趣的奇妙的故事。”我接着说:“如果我们也能在想象中漂流,一定能创造出更多的惊喜!你能想象一下小人国的画面吗?”学生的思维顿时被激活了,他们纷纷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描述自己头脑中的画面……因此,在研读教材的时候我们就应力图创设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并且,建立在兴趣之上的学习,注意力最集中,接受新知识最容易,记忆东西最牢固,思维最活跃、最敏捷。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一、创设情境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上课可从玩、趣、疑入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新问题的积极性“。玩”能唤起学生热烈的情绪“;趣”能使学生心情愉悦,唤起学习动机“;疑”能激起思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就会体验到学中有乐、其乐无穷的滋味。二、精心设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恰当的质疑问…  相似文献   

20.
“小朋友们。请看看这几幅画。画上都有什么?”老师问,学生回答:“有妈妈和小朋友”。“你们想知道这些画是谁画的吗?”“想”!“好,那下面就让老师给你介绍一下画家和画面内容吧!”于是老师就开始了她的讲解,刚开始学生还是听的津津有味,但老师讲了几分钟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