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蜀汉统治南中历史作用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时期,蜀汉的"南中"——即今之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地区,是秦汉时期"西南夷"地区的一部分.这里自古就是一个众多民族聚居的区域,生活着许多被统称为"西南夷"的少数民族.自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大力开通西南、设置郡县以来,"西南夷"地区逐步归属于汉王朝的版图之内.此后,两汉中央政权对这一地区采取了"土"、"流"并举的双重  相似文献   

2.
汉武帝在位时期顺应时势积极经略西南夷,在西南地区广置郡县,在五尺道的基础上开通"南夷道"、开凿"西夷道",不仅把西南地区成功纳入统治体系,而且将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传播到西南地区,使西南与中原成为经济文化统一体,也促进了西南丝绸之路的繁盛。因此,本研究重点分析了汉武帝经略西南夷的原因和政策,概括出他对于西南丝绸之路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司马相如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怀有建功报国的伟大志向。在汉武帝通西南夷的历史进程中,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仅平息了唐蒙事件,稳定了汉在巴蜀的统治,保证了通西南夷的顺利进行;而且还亲自出使西夷,使汉朝与“西南夷”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得以加强,增强了“西南夷”对汉王朝的政治认同,为汉武帝后来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郡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西南夷”地处边陲,其正式纳入汉王朝版图,是从汉武帝刘彻对“西南夷”经略开始 的。汉武帝时期,随着汉王朝的强盛,经略“西南夷”的条件日趋成熟。汉武帝通过设置郡县加强 对“西南夷”管理,同时实行“故俗治”、“毋赋税”、募兵屯垦和开凿交通干线等一系列开明的政治、 经济、文化政策,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西南各民族的团结与融合,加快了“西 南夷”地区进入封建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犍为郡的设置是汉武帝开拓西南夷的标志,其设立与调整,贯穿经略西南的全过程。其间大致经历六个阶段:唐蒙上书请通夜郎;唐蒙出使夜郎;唐蒙为都尉,治南夷道;司马相如通西夷;公孙弘请罢西夷;司马迁奉命出使西南夷。武帝开南中,以通路置郡为首要任务,具体实施过程中诸多人物、事件纵横交织,各个环节错综复杂。凿山开道艰辛漫长,置郡设县几经反复。如果上溯到高后六年"城僰道,开青衣",则汉朝四代君臣前后相继,付出了70余年的不懈努力,才在西南夷地区初步实现了郡县化。  相似文献   

6.
礼乐文化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自汉武帝大力开发西南夷,派遣唐蒙入使夜郎以后,礼乐文化也逐步传入了偏远的贵州地区。从贵州清镇、平坝、黔西等地汉墓所出土的文物就可以看到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7.
礼乐文化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自汉武帝大力开发西南夷,派遣唐蒙入使夜郎以后,礼乐文化也逐步传入了偏远的贵州地区。从贵州清镇、平坝、黔西等地汉墓所出土的文物就可以看到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8.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所载《难蜀父老》的创作背景及讽谏主旨,都不十分明确。从宋至今,人们从各种角度对《难蜀父老》的主旨提出不同看法。作于汉武帝元朔二年的《难蜀父老》,有着主开发与反开发以及担心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决策转变的政治背景与创作心理背景。其讽谏主旨是借晓喻天子之意,打消汉武帝开边的犹豫,坚定汉武帝开边的信心。司马相如对汉武帝开发西南夷意义的论述,在"中国"与四夷关系处理上,是对羁縻文化政策的重要补充,给汉武帝开边决策提供了文化意义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当今流行的几种权威性中国历史地图集对秦汉时期岭南区划的画法有错误.秦代建立的岭南三郡的疆界与今天的广东、广西、越南的疆界并不重合;桂林郡郡治不在今百色;象郡位置南端应在北纬13度线的今越南中南部,北境在今贵州东南部.西汉的象郡即秦象郡的北部,南境在今中越边境线稍南,郡治临尘在今崇左市.  相似文献   

10.
唐时戎州治所,在今四川南部岷江、金沙江汇集处(其下称长江)——俗称“三江口”的宜宾市。《尚书·夏书·禹贡》属梁州之域。秦为西南夷僰国地。汉武帝建元六年开置僰道县,为犍为郡治,王莽改曰西顺,为僰治。后汉为犍为郡。晋、宋因之。萧齐复为犍为郡治。梁大同十年置戎州。周保定三年改曰外江。隋大业初,复日僰道,为犍为郡治。唐武德初复曰戎州,移治南溪。太宗时,徙僰道在蜀江之西三江口,明皇天宝元年改为南溪郡,复为戎州,肃宗乾元元年属剑南道西川节度使辖。管县五:僰道、义宾、开边、南溪、归顺。  相似文献   

11.
西南夷早期豪族是南中大姓发展过程中的早期阶段或前期形态,主要是从汉族移民中孕育、发展起来的。在西南夷复杂的自然及人文环境中,相对独立、稳定的汉族移民社会的长期存在,无疑是这一社会群体产生的重要前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代西南夷早期豪族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现象,不能简单看作是汉族传统社会组织结构在这一区域的移植或复制,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汉西南夷,为今四川省、贵州西南及云南全省地,西南夷有两层意义,一为地域,二为民族。从考古资料可以看出滇人与其它民族的关系,滇池地区是以百越民族为主体,含濮越、氐羌民族的社会。“滇人”贵族与濮夷、叟入构成了滇国的奴隶社会。  相似文献   

13.
用修订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问卷对贵州省黔东南、黔西南、黔南3个自治州648名苗族和汉族初中学生进行调查,比较发现:苗族和汉族初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都较严重,所有项目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在10%以上,在自责倾向、学习焦虑两个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40%以上;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上苗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得分差异显著;在个别项目上性别差异明显;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冲动倾向和过敏倾向项目上,苗族男生和汉族男生得分差异显著;在学习焦虑和恐怖倾向上,苗族女生和汉族女生得分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余全有 《天中学刊》2011,26(4):96-99
西汉,汝南郡是全国人口最多的郡,东汉,人口仅次于南阳郡,它是当时公认的中土大郡,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当时汝南郡农业经济之所以发展较快,主要是农业开发较早,优越的自然条件,秦末农民战争影响相对较小,注重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改进,重视水利兴修,重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粮食替代品生产等原因所致。而这些发展农业生产的做法,对今天发展农业生产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贵州汉墓出土的大量随葬物品中可以发现,早在我国汉代时,贵州地区当时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也并不亚于中原地区。究其原因,汉代汉族农耕文化对促进贵州少数民族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汉族农耕文化对贵州当地的少数民族农耕文化产生了较深的影响,有力地推动着贵州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简单地介绍了贵州汉墓的分布情况及其特点,接着分析了贵州汉墓出土文物的种类、数量等次和各主要汉墓群出土文物的特点,最后着重论述了出土文物在历史研究、考古研究以及文化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汉武帝在秦朝"五尺道"的基础上,对西南夷的道路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和修建。所修西南夷道包括唐蒙道、西夷道、博南山道三段。对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民族矛盾、经济困难、山险石硬等种种情况,积极应对,采取"厚赂"、"以其故俗治,毋赋税"、"各以地比"对口援助、"募豪民田南夷"、"积薪烧岩"等政策措施,终于成功开辟了"西南夷道",加强了内地与西南夷地区的联系和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的发展,并为当今开发西南地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云南抚仙湖探密”中的古建筑遗址不是汉代俞元县治所所在地。俞元县治所不是今澄江,而应在今江川的龙街。  相似文献   

19.
宋积良 《安顺学院学报》2010,12(3):53-55,84
从贵州汉墓出土的大量随葬物品中可以发现,早在我国汉代时,贵州地区当时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也并不亚于中原地区。究其原因,汉代汉族农耕文化对促进贵州少数民族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汉族农耕文化对贵州当地的少数民族农耕文化产生了较深的影响,有力地推动着贵州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简单地介绍了贵州汉墓的分布情况及其特点,接着分析了贵州汉墓出土文物的种类、数量等次和各主要汉墓群出土文物的特点,最后着重论述了出土文物在历史研究、考古研究以及文化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