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任务.目前,教师们普遍采用的是"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的习作模式.在对学生习作的评改环节中.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批细改,但效果怎么样呢?习作本发下后,能将老师批改的地方重新誊写的学生很少,学生一般只是看看老师的评价等级或分数,甚至连评语都不一定仔细阅读,不去思考老师为什么这样评改.这样,教师们也就无从得知学生真实的感受和看法,从而导致教师教得沉重,学生学得也沉重--习作兴趣不高,应付了事,作文水平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2.
走出习作评改的“阴霾”——对小学习作评改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习作教学的一般模式为“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在对学生习作的评改环节中,许多教师往往耗费大量的心血,然而收效甚微。长期在低效、甚至无效的劳动中耕耘,习作评改成了教师心中的“阴霾”。笔者对本校五年级教师和学生就习作评改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教案编撰和习作批改查看等。虽然调查范围不是很大,但笔者认为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仍然具有普遍性,现总结如下,以期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3.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感到身心俱累.学生却常常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总是绞尽脑汁.费尽心力才写出一篇.但结果却常常是令人不满意。尤其是习作评改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在许多地区依然延续着“生写师改”的老套模式。而一些教师往往以主宰者的身份出现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以成人的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去评改学生习作.常常改得满纸通红.耗时耗力,收效甚微.真可谓是“吃力不讨好”。那么,如何使我们的习作批改更具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作的评改,传统的教法是教师评、教师改。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教师费力不少,而收效甚微。习作教学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作批改、讲评在习作教学中尤为重要。其中批改学生的作是最令语老师头痛的事,既费力,又不讨好。学生精心构思的一篇章,都希望得到老师细致的批改和评价。面对所有学生的作。教师要做到每篇都精批细改,是很难做到的,除非语老师不做别的事,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批改作上,我想语老师如果能做到这样,不去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新知识,吸收新营养,到时候也就会导致“江郎才尽”,造成恶性循环。[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袁盛财 《现代语文》2009,(7):147-148
一、背景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在低谷徘徊,质量也一直不尽如人意,其一直囿于自我封闭的框架中:命题——写作——批改——讲评。而且这一程序占四分之三以上都是在教师作用下完成的,如果不破除这个老的作文教学套路,就不能摆脱习作教学低效、习作评改无效的现状。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作文批改就是我们的教师在全批全改、精批细改,教师批改量很大,而且教师阅历、思考角度等很多方面与学生差距很大,教师有时会以自己的经历代替学生的思想认识,达不到良好的批改效果。而且“作文是写给老师看的,好不好老师也会改”这个思想在学生中也普遍存在。所以,就必须改变这~现状。新课程标准提倡师生双方要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大力倡导学生要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样,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在作文评改中也应该尽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参与中领悟写作,取长补短,提升自己的作文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让学生参与作文的批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相似文献   

6.
作文大家评     
尹平 《教育艺术》2002,(2):49-49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容忽视。作文批改、讲评在习作教学中尤为重要。以往每次都是学生写 ,老师批 ;学生听 ,老师评。老师其中辛苦自不必说 ,关键是其收效甚微。学生只是被动地应付 ,并不主动去思考自己习作的成败 ,其原因在哪里 ?所以也就不会去理会老师在自己习作中的圈圈点点 ,用意是什么了。每次习作都是如此 ,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提高。那么 ,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充分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呢?笔者在几年来的习作教学中 ,逐步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即师生一块批改、评讲作文 ,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的习作批改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教师批改习作,不但要有眉批,还要有总批,但学生出现的问题,基本上就是那么几类,几十本作业批下来,教师评语枯燥乏味;学生看惯了类似的评语,对老师的辛苦并不理解,对评语并不感兴趣。这种传统作文批改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使我们的评语再亲切、再委婉,久而久之,也会使学生厌烦、麻木。因此,我们教研组尝试了引导学生间进行习作互相评改,改革传统的习作评改方式,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习作评改,开辟习作教学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8.
各位同仁:大家好!在习作教学上“学生管写.教师管改”似乎已成习惯。老师们的挑灯夜战学生在意吗?这种精批细改学生领情码?来必!习作评改改革势在必行.我校实验老师思考并尝试着为孩子们搭配一组立足课内、发展课外的习作评改“套餐”。现在奉献给大家:  相似文献   

9.
我们当前的习作评改教学中,学生习作大部分是由教师在家或办公室批改后发给学生,教师兢兢业业地圈画错别字、修改病句、润色语句、增删材料、调整段落结构、提升主题思想、撰写批改评语,很少有教师要求学生给予及时的反馈,这种辛苦费时的习作评改教学模式带来的是习作评改教学的滞后低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结合克拉森教授的作文理论,我觉得在习作评改教学中,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构新的习作评改教学生态。  相似文献   

10.
如何有效地批改习作,做到既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又能节省教师批改的时间,这是至今许多语文教师都极为困惑的问题。为此,我在习作批改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究,并总结出学生习作修改与评改的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是:学生自我修改、学生互评互改和师生共同评改以及教师评改。这些方法能帮助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评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中,作文的批阅是教师们最头疼,也是最费时的工作。一篇习作,草稿写完,教师改,誊写完了,教师再批改。费时不说,让人伤心的是,难得有几个学生认真看完教师的评阅。这样的评价,学生从中的获益是有限的。如何改变这种单一、低效的习作评改模式呢?在这次课题研究中,我们努力变单一的评价为多元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作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房海真 《山东教育》2005,(31):35-35
互改 1、明确批改标准 “文从字顺、内容具体”是对一篇文章的基本要求.但不同的文章又有不同的要求。在习作之前.教师已指导学生明确了习作要求.那么在学生的习作初稿完成后.教师要先浏览一遍.弄清习作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再结合习作要求制订出具体的批改标准;然后在批改课上.教师逐条解释。这样.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就显得比较直观,学生们批改的目标明确了.批改时也就容易把握了。  相似文献   

13.
施少艺 《新教师》2019,(6):55-56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作文指导课的延续,但长期以来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教师们大都费尽心力地批改学生的习作,从习作的内容到遣词造句,从一个错别字到一个标点符号,都认真地圈画,做细致的边批,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一篇修改完整的文章。学生修改习作的过程完全被教师的精心批改取代了,学生能从中受益多少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习作教学中也强调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那么,要怎样评?又要怎样改呢?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互动式习作评改,改变教师为习作评改者这一传统做法,学生也成为习作评改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习作评改者与被评者进行积极对话,通过"确定评语——交换习作——互评、修改——教师复批——修改、展示",使评改过程成为习作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关注习作完成后学生伙伴们间的互相欣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习作评改过程成为交流的过程,促进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5.
习作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自我评价—初次修改—同伴评价—教师评价—二次修改"的多元化习作评改模式.教师通过编制评改表格,教给学生评改方法,指导学生自评自改,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改互评,在多元化评价中激发学生再创作的热情.这样的习作评改模式实现了评改主体多元化、评改方式多元化,相对于传统的"生写师改"模式,增强了学生对习作评价、修改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的一项繁重的任务,一般要经历习作指导、学生习作、二次指导、学生誊抄、作文批改五个步骤,其中"作文批改"是教师最头疼、最耗时费力的工作,但对学生习作水平提升的实际意义并不大,学生游离于此环节之外。改变策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习作评改的过程中来。有益的尝试带来可喜的变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策划)、Do(执行、实施)、Check(检查)和Action(修正、处理)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把它引用到语文习作的互改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操作时,先科学选定互改对象,制订合理的评价习作的标准,引导学生进行互改;批改中,小组探究,互助解决疑难问题,教师相机辅导;学生互助批改后,教师再检查评改,着重完成习作篇章结构合理与否的评价和学生评改情况的评价,省时高效;最后,将习作发给作者本人及批改者,供审阅反思,获得启发。  相似文献   

18.
习作教学一直侧重于"写前指导",却忽视了习作的"批改与评价"。教师在习作评改中耗时费心却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习作评改多采用单一的"教师指导"形式,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要求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独立体验与感受。  相似文献   

19.
滕连花 《广西教育》2014,(13):41-42
一直以来,学生习作的评改都是以"习作讲评课"的形式出现,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地接受,没有自主参与权,学生对习作评改毫无兴趣,习作评改教学效果不佳。经过多年教学观摩与实践,笔者认为,习作评改课应该是欣赏和修改的集合,让每个学生在习作评改中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习作中精彩的地方,从而增强习作的信心。同时,教师要把修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修改习作,使自己的文章写得更加通顺、生动。  相似文献   

20.
高菊云 《广西教育》2014,(29):13-13
正习作评改作为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环节。"评"侧重于引领和指导,而"改"侧重于斟酌与修正。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的习作评改思维空间相对狭隘,主要体现在评改形式单一、目标空洞、评语概念化等。如何才能提高习作评改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习作评改应当多元化,学生在习作评改中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这样才能提高习作评改的有效性。一、凸显师生角色定位,构建习作评改的框架从教师层面来看,习作评改是习作教学的再度指导,从学生层面来说则是习作的二度创作。习作评改既需要教师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