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七言歌行,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杰作之一.为了抵御外族入侵,守卫西北边陲,诗人曾两次戍边,曾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在那里(现新疆库车县一带)生活过五六年,本诗就是一首当时边塞风光的赞歌.  相似文献   

2.
岑参(715—770),江陵人(今属湖北省),先祖曾居南阳,出身仕宦,但其父早逝,家道衰落,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三十岁举进士。曾两度出塞,先后在边塞共六年。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与另一边塞诗人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其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成就最高的是一些描绘边疆奇异风光的作品。以七言歌行最为人称道。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岑参二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幕府中的佐理官)。其前任武判官解职回京,岑参作诗相赠,这就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描写了唐代边地…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第六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瀚海”一词,课本注为“沙漠”。笔者认为欠妥,理由有二:一、“瀚海”一词解作“沙漠”和上下文所描写的环境是不相符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作者岑参第二次到西北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送别友人归长安的作品。作者送别的地点是轮台。沙漠都是在高原  相似文献   

4.
李红梅 《阅读与鉴赏》2007,(7):51-51,48
岑参是唐代边塞诗派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先后两次出塞,在边塞前后共达六年之久。边塞的大漠风情和戎马生涯,开拓了岑参的诗的境界。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岑参边塞诗的主要风格。《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岑参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七言歌行,是我国唐代诗人岑参的代表作之一。岑参久佐戎幕,对边地征战生活和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和体会。他曾以激越的情思歌颂边塞将士英勇的战斗精神,描写了多种多样的边塞生活。这首诗写的就是他在  相似文献   

6.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于安史之乱前,天宝十三年(754年)。诗人当时在边塞的封常清幕府中任判官。这年八月,他在轮台(今新疆库车县东)送一位姓武的判官回京,写下了这首意新境奇,独具一格的送别诗。  相似文献   

7.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派诗人。他曾多次到过边境地区,有长期的军旅生活的经验,对边塞风光有深入的体察和感受。他的边塞诗写得激情洋溢,道劲豪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首,历来脍炙人口,不仅在他的边塞诗中为上乘之作,即在唐代的边塞诗中,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名篇。我们先读一读这首诗吧:  相似文献   

8.
岑参是盛唐时代的重要诗人,尤善长于边塞诗,因此被誉为“边塞诗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作者任安西,北庭节度封常清的判官时,在轮台(安西节度使驻地)幕府中雪天送人归京之作。这首诗,旨在着力描绘我国西北边疆八月飞雪的景象,抒发雪中送客的惜别情绪。全诗以雪生发,兼及咏雪与送别两个方面,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重在送别,但送别又始终不脱离雪景。全诗共用了四个“雪”字;一为送别前的雪.二是饯别时的雪,三为送别时的雪,四为送别后的雪。一切都围绕着雪,雪是景物的中心。  相似文献   

9.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中的注释中,白草被解释为:一种晒干后变为白色的草。根据该注释,则白草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白色野草而已。然而,如果我们了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话,那就不该如此解释白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在这首诗中,岑参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  相似文献   

10.
一提到唐代诗人岑参,人们就会想到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尤其会对其中脍炙人口的咏雪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津津乐道。然而,我却更喜欢诗中的  相似文献   

11.
【课文品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简明评点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诗,七言古诗,咏雪诗,送别诗,边塞诗,军营诗;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所喜爱。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语文课本选有唐代诗人的七首送别诗: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又题作《渭城曲》),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友人》,高适的《别董大》、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般来说,送别诗主要是表达友人间深  相似文献   

13.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因其"累佐戎幕,往来鞍马烽火尘间十余载,极征行离别之情,城障塞堡,无不经行。"所以他的诗雄奇瑰丽,风格奇峭,读来令人慷慨感奋。特别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既不落一般边塞诗的俗套,也不失边塞风情的惆怅。给人以雄奇之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七言歌行,属于古体诗行列.基于岑参边塞诗的“奇”以及歌行体的韵律节奏,从奇景、奇意及押韵两个方面分析这首诗.  相似文献   

1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语出盛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而“雪”是诗人描写歌咏的核心。诗人把祖国北部边塞迅猛而来的飞雪,写得豪壮突兀,气势非凡。以花喻雪,并不是岑参的独创,而以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与岑参,一个是现代作家,一个是唐代诗人,似乎扯不到一起。但是,细读鲁迅的散文诗《雪》与岑参七言歌行体《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下称《白雪歌》),却发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开江县沙坝埸永安中心校袁博渊、江西省莲花县坊楼南陂中学陈树清两教师来信,询及唐代著名边塞一诗人岑参之本贯及《自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之异文问题,今答一复如次。一岑参,新旧《唐书》一俱无传,杜碓《岑嘉州集·序》,题为南阳人。晚出诸书皆据之,称南阳人。闻一多《岑嘉州系年考证》云: 公讳参,唐荆州江陵人,其先世本居南阳棘阳,梁时长宁公善方始徙江陵。善方以降,岑氏谱系,可得而详焉”。  相似文献   

18.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一首排律。现行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将它选编在第十四课《诗词两首》里。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现把后八句摘录如下: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相似文献   

19.
编入初中语文课本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下简称《白雪歌》)是岑参边塞诗里的名篇,美国汉学家斯帝芬·欧文《岑参——追求奇境的诗人》一文认为《,白雪歌》是岑参边塞诗中最优秀的代表作“,其中的形象是以前的作品不曾有的。”周啸天先生认为“读此诗处处不要忽略一个‘奇  相似文献   

20.
一.文本解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代表作,写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诗人以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军营送别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以及战友之间的真挚友谊。作为初中阶段为数不多的边塞诗,《白雪歌》值得我们细读。1、丰富的内容诗歌开篇,作者即通过北风猛、飘雪早、结冰厚、愁云多等景象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