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春雨潇潇的夜晚,我独自静静地坐在书桌前,双眼默默地注视着置放在桌上的三件自己青春年代的珍贵人生档案:一张粉红色的“上山下乡”通知书、一张略显发黄的奖状、一张上海市1977年高校招生文化考试准考证。看着、看着,绵绵的思绪情不自禁地又追寻起那往日的情怀、如歌的岁月…… 首先请看这张“上山下乡”的通知书,全文不长,不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绯闻     
《新闻天地》2011,(12):76-76
我和姐姐是听着同一个故事长大的,这个故事的大致情节如此:父亲在读中学时爱上了一个叫张菊花的女孩,后来发生了意外,张菊花被倒塌的危房砸伤,在她快死时,父亲当着很多老师和同学的面,拼命地,一声声地呼喊自己的爱情:我喜欢张菊花!张菊花,我喜欢你——在那保守的年代,父亲的举动无疑似唐山大地震,“早恋”的他被赶出了学校,并受到了全村人的讥笑……  相似文献   

3.
<正>父亲的床底下落了厚厚的灰,可从不让打扫,生怕我们弄坏了什么东西,我一直很好奇,下面放着什么宝贝呢?每次问父亲他都说你们别碰就行了,到时你们自然会知道。1990年9月,父亲从高级工程师岗位退休后,有天我看见他从床下拖出一个破了皮的小皮箱,把皮箱擦干净后,拿出一把钥匙打开了那只尘封已久的小皮箱。“你不是一直好奇,这箱子里装着什么吗?来,过来看看。”原来里面装的是一本厚厚的相册。他推了推老花镜,轻抚着一张张照片,开始向我讲述一个个关于建桥的故事,我的记忆也被这些老照片不断勾起……  相似文献   

4.
任虹 《云南档案》2006,(5):18-18
在父亲珍贵的像册里,有一张发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有一个女人和她的三个儿子,我问父亲那是谁?父亲告诉我,是他的姐姐,叫史秀云,中共陕北妇女工作的创始人之一,中共陕北根据地一个很有名望的妇女干部。父亲搜寻着关于姐姐的记忆,把知道的点滴告诉了我。今年春节,我利用探亲假,去了一趟革命圣地——延安。在那里,我看到了许多有关史秀云姑姑的报道,对她少时参加革命、一生为党、艰苦奋斗、英勇不屈的人生历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新闻迷”。几年前,我就从报纸上看到了《新闻爱好者》创刊的消息,心里一直默默地“爱恋”着她,总想得到她。198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一个亲戚的破书堆里拣到了1988年第一期《新闻爱好者》,一看便被她吸引住了,仿佛干涸的土地遇上了甘霖,爱不释手。遗憾的是就此后再也没有见到新的她。我村距县城50里,离周口市10余里。我几乎每  相似文献   

6.
年纪大了,离休在家,无所事事,看电视是重要节目。虽然这是休闲,但有 时也会带来思想冲击。最近看了韩国的电视片《海外新娘》,发现韩国的姑娘非常“保守”。剧中有个小姑子,名叫相姬,被流氓绑架了。家里人把她找回来以后,相姬觉得见不得人,不吃不喝,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不出来。大嫂原以为流氓糟蹋了相姬,就来安慰她,问她流氓把她怎么样了,说出来大嫂替她保密。相姬哭着说,他们都是畜牲,我被他们亲嘴了。大嫂一听放心了,说这没有什么,就像在公共汽车上碰了胳膊一样,别往心里去。 这是一个简单的情节。大嫂的话是对的,小姑将…  相似文献   

7.
牛大姐——新华社高级记者,著名女摄影家牛畏予,捧出了厚厚的一叠照片. 我坐在她的住室里,一张一张地翻阅着。这位摄影艺术家的家十分简朴,屋子里挤满了书架,迎面挂着鲁迅的字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作孺子牛”。没有任何名贵的陈设,引人注目的“装饰品”是来自边疆或农村的牦牛角、穿山甲皮、树木化石、小葫芦,甚至普通的石块。这一切,反映出她独特的情趣和经历。  相似文献   

8.
母亲离世后,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父母留下的照片非常少,1949年以前的几乎没有. 记得小时候,曾看到过父亲穿着长衫、戴着圆形眼镜的一张照片.之所以印象深,是因为1967年底"造反派"来抄家,照片被当作罪证搜走了,而且一定是搞丢了,因为我再也没有见到过那张照片.那是个寒冷的黑夜,"造反派"抄完家,就把父亲押走了.他被押出了家门,再也没有回来,那年我十四岁.  相似文献   

9.
<正>我的父亲高中学历,在当时他们那个年代来说,算是学历比较高的一拨人了。我的老家阁楼上面,有好几箱他读书时候的课本儿,几何、代数等科目。在父亲的认知里没有“档案”的概念,但是一直在做着这件事——收集、保存着我们家里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书本、房产证、户口本、结婚证、出生证明这些重要的证件自不用说,但凡跟我有关的东西他都要好好保管起来,比如我自踏入学堂开始,获得的每一张奖状、每一张喜报、订阅过的练习册、课外读物等。  相似文献   

10.
我的小孙女,可谓是一个关心国事的小主人,她很爱看电视新闻,但常常噘着小嘴说电视台骗人。我问她怎个骗法,她振振有词地说,天气预报说北方已在下大雪,气温降到零下20℃,但电视新闻里的北方,人们还穿着单衣短裤。这种冬天里的夏天,夏天里的冬天现象,在电视新闻中是经常可见的,难怪有“骗人”之嫌。去年十月初,笔者在上海,看到中央电视台播出杭州桂花飘香的新闻,翌日便赶到杭州去领略花香醉人的风光,不料在杭州吴山、苏  相似文献   

11.
回到家中,已经晚上十点多了,老婆一如既往地在客厅坐着,等待我回来。 我进了门,简单地告诉她我的决定:“老婆,我把工作辞掉了!”她张着嘴,露出不敢相信的表情,从鼻子里发出了“哈啊——”的长声。 “为什么?”她试着了解情况。 我忽然开始觉得烦躁起来:“你听不懂国语吗?”  相似文献   

12.
给元元打第三次电话的时候,她说:“你现在来吧,不然一会儿我又得去干别的了。”我说:“行。”按照房间号找过去,伸头一看又退了回来。里边布着景支着灯,分明是“第七日”的演播室。左顾右盼之后还是轻轻推开了门,才发现在演播室的一个角落里,孤零零地摆着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元元正在打电话。谈话自然从这间办公室开始,元元说:“我经常要写稿子,在大办公室里静不下心,干脆把自己搬到这儿来了。”她环顾四周,接着说:“这已经很不错了,我很满足。”‘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好主持人”1993年秋天,一个美丽的小姑娘怀着一个很单纯的…  相似文献   

13.
1999年6目,我收到来自江西九江的一封信,写信人是在河南商丘商业学校念书的女学主小曹。1998年10月以前,我与她一家素昧平生,有了1998年九江灾区的那次采访,我才算“认识”了她一家人。写信是为了她父亲被评英模和烈士的事情。她在信中说,去年洪灾过后,她去世的父亲曹桂镇被有关部门上报“二级英模”和”革命烈士”,这两件事情曾在当地传媒动静颇大地宣传过。小曹在信中说,眼下八九个月过去了却没有了下文,评上没评上,也设人告诉她家里。母亲不知如何回答亲戚朋友的询问,加上始终没有从失去父亲的悲恸中解脱,母杀整日以泪洗面。小曹在信上让我帮她一家找有关部门问问。我责无旁贷了。  相似文献   

14.
如果互联网公司仅仅把年轻人当成流水线上的“知识民工”,那么这些年轻人的青春将注定是残酷的. 她坐在我面前,眼圈发黑,笑容里满是疲惫.这个生于1993年的女生,每天上班的时间是15点-24点,周末也鲜有休息时间.“回到家里,感觉自己像被掏空了一样.”她的工作是做内容审核,在国内一家发展火热的互联网公司里. “每天平均要看一千五六百篇文章,看得想吐.”她说.从她的描述中,我感觉像是看到了一个刚从富士康工业流水线上走下来的年轻人——机械压抑的工作、无休无止的加班、看不到未来的迷茫……每天上完班之后,她就待在家里,看看剧,哪里都不想去.偶尔不上班的周末也是这样,“没有任何动力去做点什么别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刘翔 《档案与史学》2011,(10):51-53
夏日的夜晚,我独自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摩挲着三件自己青春年代的珍贵人生档案:一张粉红色的上山下乡通知书、一张略显发黄的奖状、一张上海市1977年高校招生文化考试准考证.此时此刻,当我以中年人的眼光和心态,重新审视这些私人档案时,不禁百感交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著名的短篇小说《祝福》,写了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其中有这么一个情节:祥林嫂被迫再婚后,生了一个男孩叫阿毛。可她第二个丈夫得伤寒又死了。幸而还有阿毛与她为伴,使她对生活没有绝望。可不久,狼又把阿毛吃了,这对她是一个惨重的打击。她又只身一人,便再度到鲁四老爷家当佣人。“我真傻,真的,”她逢人便讲她的阿毛被狼吃的经过。“我只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  相似文献   

17.
媒体对艾滋病和乙肝的报道,不仅仅揭开了许多被捂住的盖子,也还给了艾滋病和乙肝患者应有的权利。平权路,任重而道远,包括高考权等更多的权利落实关于权利平等,先从我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说起。上世纪50年代读小学,一女教师偶然听说父亲的名字,即询问父亲的近况。回家后问父亲,他终于想起:"她是我读小学的同桌,校董的女儿!"父亲不是出身世家,而是底层移民子弟。那时尚未有社会屏蔽,谁也没有剥夺他进入这座城市的小学受教育的"权利",他是与校董的女儿坐在同一张桌子上。他  相似文献   

18.
刘俊  刘胜男 《新闻天地》2011,(12):41-42
这些年来,字画市场行情火爆,而在另一个世界里.它们也炙手可热…… 书法家刘正成每写完一幅书法.都被买字的人要求合张影。“主要为了向别人证明这是我的真迹。”  相似文献   

19.
一天晚上,咸阳市一个出租车司机拉了一位小姐在火葬场下车,小姐给他的是一张百元假钞,他不但没有挣到小姐的40元钱,而且还找了她60元钱。于是司机逢人便讲:“小姐给了一张假钞,我把他拉到火葬场,还倒贴她60元。”这话一传十,十传百,竟传成了“小姐给了一张冥钱!司机找到停尸房,发现她是一具僵尸,手里拿着60元。司机吓疯了。”地方公安局有人听到小姐给了一张冥钞后,也  相似文献   

20.
一本书即将付梓。这本书在计划中是献给父亲的我不由想起已经逝去五年的父亲,想起父亲与我过去的种种。最为难忘的一个画面是,小学二年级,一次放学后,我没有及时回家写作业,而在半道上看玩伴们打纸牌,被担水回家的父亲抓个正着。父亲揪着我的耳朵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