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高考例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相似文献   

2.
一、高考例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 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 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 是哪一个字?为什幺?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相似文献   

3.
原文: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他少年得 志,很早即进入官场。早年颇有远大抱负,中年后因官场 倾轧,灰心失意,经安禄山之乱后,思想更加消沉,欲求 归隐而不可得,便过起亦官亦隐的生活。"退朝之后,焚 香烛坐,以诵禅为事。"(《旧唐书·王维传》得宋之问蓝田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的高考古诗鉴赏题多选用写景抒情类的诗词曲,如2003年考到王维的《过香积寺》。这首诗颈联中的一句“日色冷青松”,写作者所见:深山青松树密阴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现出寒冷的色涮。此句和前一句“泉声咽危石”.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  相似文献   

5.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清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王维的这首诗为2003年全国语文考试卷中的诗歌鉴赏试题所用。晚年的王维,面对复杂多变的  相似文献   

6.
今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考查了王维的一首诗,考查内容是诗歌的炼字,题目是这样的: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古人写诗讲求炼字,亦即诗眼。你谯这首诗第三联两句的诗眼各是什么?为什么?这是一道开放式的试题,看似见仁见智,但要答好它,也不太容易,首先得搞清什么是“诗眼”。古人写诗填词,讲究锤炼字句,凡在关键之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的,便是所谓“诗眼”。那么,《过香积寺》的诗眼又在哪里呢?这首诗采用由…  相似文献   

7.
2003年普通高校全国卷的古诗鉴赏题是阅读王维的《过香积寺》,要求考生从诗歌第三联的两句中找出“诗眼”,并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这里考的就是炼字。这首诗第三联是“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其中的诗眼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形态各异的大岩石的阻挡而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山林的日色,由于青松茂密幽暗而显得阴冷。这两句用倒装句式,用“咽”“冷”两个使动词,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展现山中一片幽静孤寂的意境。据调查,考生找“诗眼”一般都较准确,因为“诗眼”一般是句中用得好的动词,或相当于动词的名词、形容词,而被“…  相似文献   

8.
2003年的语文高考题第17题里考了这么一道题目: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      王 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 。 。 …  相似文献   

9.
古诗鉴赏,若由小而大,可先分析语言修辞及技法。再就是意境及诗旨的把握。关于语言修辞,包括词语、句式及辞格等。对应到古诗鉴赏上来,词语方面可分析诗眼,而诗眼就是诗中用得很生动的字词。比如王维《过香积寺》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其中的“咽”与“冷”,极写泉水流过山石之难,松荫之浓使日光显得清冷。再如杜甫《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其中的“自”与“空”,写出景色依然,而人事已非。还有为王国维激赏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和“云破月来花弄影”,其中的“闹”与“弄”即为诗眼,都是著一字而境界全出。这里“闹”是化静为动,写出春意盎然,“弄”则颇能体现影子的变化。至于句式方面,主要是语序的排列。出于格律的要求,诗句中往往有倒装,可调整语序,才便于理解。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可调整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林逋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其中的“月黄昏”实为月昏黄。  相似文献   

10.
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的第17题,要求找出《过香积寺》(王维)第三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香松"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并要求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类似这样的高考命题较多。  相似文献   

11.
蔡强 《中学生阅读》2004,(11):32-33
鉴赏古典诗词,首先要了解诗词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如:2003年高考题“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中的“冷”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2004年高考题“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中的“闹”与主语“红杏”的组合是诗人“故意”制造的搭配不当。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古诗词的语言变形作一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12.
问: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首次出现“诗眼”这一诗歌鉴赏术语。试题要求指出王维《过香积寺》颈联“泉声咽危石,月色冷青松”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并分析这两个字为什么是“最精练传神的”。这一题型对中学古代诗歌的教学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知足下帖》【释文】知足下行至吴,念违离不可居,叔当西耶,迟知问。第一行:"行"字的两竖,打破平行,避免形成"胡同"。"行、至、吴"三字如风行水上,涟漪随风。三字动与静、畅与涩的对比,使人想起唐代诗人王维《过香积寺》中的诗句"泉声咽危石"。第二行:"耶"字,俊爽有风姿。第三行"知、问"两字,一线运转,起伏波折,法备气至。  相似文献   

14.
泪如泉涌     
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中描写萧颖士“不觉气咽胸中,泪如泉涌,大叫一声”。《歧路灯》九十三回中也有“冰梅泪如泉涌,不能自止”之句。后人遂将“泪如泉涌”作为成语,指眼泪像泉水一样涌出,形容极度悲伤。类似的成语还有“泪如雨下”。  相似文献   

15.
赏析古诗词是高考必考的内容,试题常常涉及对比和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例如高考全国卷1999-8题是赏析杜甫《漫成一首》,选出不恰当的一项,其中C项为:“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又如全国春季卷2001-8题是赏析王维《鸟鸣涧》,选出不恰当的一项.其中A项为:“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普通高校全国卷的古诗鉴赏题是阅读王维的《过香积寺》,要求考生从诗歌第三联的两句中找出“诗眼”,并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这里考的就是炼字。  相似文献   

17.
王维,我国唐代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素有“诗佛”之称。擅长各种诗体,其中尤以五言律、绝成就最高。《鸟鸣涧》就是一首五言绝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是王维退隐后所作。诗中描写了山中春夜的月景。全诗的灵魂是一个“静”字,而这个“静”字的体现,即作者运用什么手法使读者能够感知这个“静”境,这正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本文仅从造境艺术方面对(鸟鸣涧)作一分析。这首诗的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它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画面,为后两句提供了背景和必要的铺垫;后两句采用了动态描写,突出了…  相似文献   

18.
2023年新高考语文默写范围调整后,王维的《山居秋暝》依然在列。由此诗联想到王维其他作品,发现王维诗中不时会出现“空”字,这些“空”,有人与自然之“空”,人与人之“空”,亦有其人本身之“空”。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维诗中动静相衬,特别是以动衬静构成的意境美,是他在诗歌艺术上有别于其他诗人的最突出的特点之一。王维和盛唐其他诗人一样,前期也写了一些关于游侠、边塞的诗篇,体现了那种“行神如空,行气如虹”的劲健之美,此时,诗人已开始注意到以静衬动的艺术运用。而后期的诗,则主要是写隐居终南、辋川闲情逸致的生活,即山水田园诗。这时,诗人对以动衬静、静中有动的艺术运用已得心应手,炉火纯青。  相似文献   

20.
王维山水诗长于静境。在王诗中,人们既能感受到大自然空寂静闲之自然美,亦可体验出人面对静物时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亦或是两者的交织。从这点说,王维使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新天地。当然,笼统地说王维以前诗人没有静境,未免言过其实。从佳句来说,晋宋以来,山水诗就已盛行。谢灵运雅爱山水,屡次出游名山丽水,诗中多静物佳句,如“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林壑敛瞑色,云霞收夕霏”(《石璧精舍还湖中作》等。至于齐梁间的佳句,更不胜枚举:如谢眺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