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虹 《生活教育》2011,(20):30-31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这已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口号。《叶圣陶教育文集》中就有这样一段话:"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活动中学生接受教育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进行学习。学校教育只有着眼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才能体现时代的特征。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报告中指出的:“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相似文献   

3.
谈数学悟性     
1.数学悟性美国国家委员会在《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实在说来,没有一个人能教数学,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学生要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这几段话可以说是对数学悟性的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4.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21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已经向全世界呼吁把学生视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使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当代学生的主体性在不同的课程中有不同的体现,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英语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所谓的教学艺术就是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声音、图片、形象、表演和活动等一系列能使学生感受到美和体会到满足的教学手段去设计教学的全过程,去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只有学生对某件事感兴趣,就会自主地去关注、去学习、去探索,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挤出所有的时间,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目的。只要始终保持兴趣,就会始终自觉、自主地去钻研,保持无穷的动力,不知疲倦地坚持甚至贯穿人的一生。年长月久、日积月累,达到无法想象的高度,创造出辉煌的奇迹。可见,重视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培养应成为每个美术教  相似文献   

6.
储春 《学语文》2008,(2):6-7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现代化教育的本质规定就是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来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已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今天,“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发展主线”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理论——主体性学习理论日益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活动,如果我们不去研究教育对象,不去研究学生究竟是怎样学习的,不去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与情绪情感体验,课堂教学效率就无法提高。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怎样学,先生怎样教,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育的真谛不在于能教给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自己去感悟的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教育最终要体现到个体的学习行为上,达到由“学会”到“会学”的目的。这是因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认识活动能否完成,要以学生认识成效为依据。这就要求“教”必须落实到“学”上,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学习的自主权和目的性,使学生主动地探索性地从事学习,也就是所谓的自主学习。对小学生而言,就要在教师的有效指点下,形成他自己的思维方法和实践创造途径,并进一步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对教师而言,应充当好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下面就教师应该怎样帮助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易文冰 《湖北教育》2011,(10):22-2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主教育”。什么是“自主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给出了科学的诠释: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是自主教育的核心。自主教育的图景是教...  相似文献   

10.
美国国家委员会在《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学生要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这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自主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中受益匪浅,而且能为其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而,在学校教育中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潮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主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就高中英语教学而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英语语言学习方式和教学  相似文献   

12.
注重学法的指导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之一。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单靠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许多东西要靠自己去学习,这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作为数学教师的任务不单是教数学,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会学数学。“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正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不同教学观的根本区别之所在。因此,要落实素质教  相似文献   

13.
<正>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对于语文课堂中的自主学习,我浅谈几点看法:一、注重课前预习,营造自主的学习氛围叶老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  相似文献   

14.
柏拉图说:“教只能给予推动,使学生去找到必须认识的东西。”语文教学的自主学习是强调让学生去自由自主地创新,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以期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的目的。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试谈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5.
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除了从宏观上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旧的教育体制之外,从微观角度说,教师要自觉地将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常规教学结合起来,要不断吸收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自己在素质教育中成为专家型的历史教育工作者。一、更新教育观念是自我更新的第一步在教育实践中要确立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学生身上蕴含着巨大的学习潜能,教师的“教”就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去独立地获取知识,开发智力的…  相似文献   

16.
创新 ,是每一个人天生就有的潜质。开发这种潜质就必须实施创新教育。当然 ,中学生创新不是要我们的学生像科学家、艺术家那样去发明创造 ,是指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特征 ,只要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对学习者本身 (而无须对社会 )来说是独特、有价值的就是创新。创新教育不是“教创新” ,而是应当营造一种环境和“土壤” ,让创新种子得以萌发 ,而这种环境和“土壤”就是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笔者以当局者的身份 ,在教学实践中 ,进行了一些探索 ,营造一些环境和“土壤” ,略加整理 ,献给同仁…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究竟起什么作用?叶圣陶先生说:“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即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主动地去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以“学”法定“教”法,在引导学生如何自己去学,如何逐步学会学习,才是教学的根本。对此,我想以《一个人的遭遇》为例,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沈定一 《教书育人》2013,(12):77-77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学习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于班级事务常常事必躬亲,总是不厌其烦地再三强调,但是在学生眼中“强调”往往是唠叨。其实中学生应该也完全能够管理好自己。他们不需要一个事无巨细样样都管的“超级大保姆”,他们需要的是有人教他们如何进行自我约束,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相似文献   

19.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老师教的知识,要通过自学才能真正消化掌握;老师没有教的知识,更要通过自学才能获取.所以说,学生要真正地融入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就必须要养成自学习惯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2011,(9):47-4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中明确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在世界范围内,自主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李秀清北京市第六十二中学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换个角度,我们可以说:"凡为管,目的在达到不需要管。"要实现"不需要管"的教育目的,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张爱英河北省石家庄二中南校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