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学习方法的细节问题 1.作笔记的细节.历史中考虽然采用开卷的形式,但是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并不能在批改试卷时像政治那样按点给分,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走出开卷考试的误区--抄书,形成对开卷考试的正确认识,即开卷考试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常常有学生知道答案在书本的哪儿,但是不知道写哪句话,经常因为找对地方却写错话,甚至有些学生整段整段的抄书,但同样得不了分.  相似文献   

2.
万石伦 《贵州教育》2005,(14):33-34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力,是当今课堂教学和考试改革导向的又一重大举措。政治学科开卷考试已全面推开,开卷考试以全新思维的方式打破了被考中单一的被动提问式,开卷考试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开卷考试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展现现实生活,这就要求学生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来解决现实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现就政治学科适应开卷考试的应答对策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一、解读判断法解读判断法就是指运用所学知识、观点去解读题目要求、对事…  相似文献   

3.
中考历史开卷考试已经实行几年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更新,教学思路也有了新尝试,但学生对开卷考试仍有模糊认识,这势必影响他们平时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乃至影响中考成绩。历史学科存在综合性、时事性、史论结合等特点,学生在学习时总会遇到许多障碍。所以,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历史...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我省中考中对政治学科进行了开卷考试,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克服死记硬背、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可见,开卷考试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本文就社会·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中考文科综合试题实行开卷考试以来,其试题呈现出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人文性的特点.针对我省中考试题这一特点,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应紧跟时代形势,适时转变教学理念和改进教学方法.所以,在历史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外,更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开卷考试中试题灵活多变的特点.那么,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才更有利于学生灵活自如地应对中考呢?下面笔者就针对这一问题略疏己见.  相似文献   

6.
现在,一提到初中思想品德课,许多学生、家长都认为:这门学科是开卷考试,易学、好考。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无形之中感到了莫大的压力,但我们也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事实上,作为开卷考试,考查的是学生平时对知识的积累,考查的是学生灵活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水平绝不是开卷考试时带书上考场就能抄出来的。面对这种状况,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中考文科综合试题自实行开卷考试以来,其试题呈现出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人文性的特点.针对我省中考试题这一特点,作为一线教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应紧跟时代形势,适时转变教学理念和改进教学方法.所以在历史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外,更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开卷考试中试题灵活多变的特点.那么,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才更有利于学生灵活自如地应对中考呢?下面,笔者就针对这一问题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8.
王玲 《学子》2014,(14)
正一、开卷考试环境下历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历史学习得不到足够重视历史考试之所以在初中的升学考试中,慢慢地从以前的闭卷考试变成现在的开卷考试,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发生的原因和结果等考试内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记忆起来相当复杂,耗时耗力。所以大部分学生只是在考试之前进行突击记忆,导致很多学生在考试过后就将其忘却,这样对于倡导素质教育的现阶段教育来说,是没有太大必要的,所以才将闭卷  相似文献   

9.
今年,除了个别地市外,我省社会政治学科中考基本上采用了开卷考试的形式.作为开卷考试,社会政治学科的中考,要求在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着重对学生分析能力、运用能力、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现实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因而在开卷考试的试题中大量采用了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这就为我们政治教师指明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即在平时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要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适应这一教学改革的方向,我们开展了结合社会现实、进行政治课教学的尝试和探索,现就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简述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伍耀华 《文教资料》2012,(10):195-196
近几年来,中考历史实行开卷考试,考题灵活,注重联系实际,这说明历史学科中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渐淡化纯知识、纯记忆的内容,这体现了当今倡导的素质教育要求。本文就人们对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错误认识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王玲 《学子》2014,(7):84-84
一、开卷考试环境下历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历史学习得不到足够重视历史考试之所以在初中的升学考试中,慢慢地从以前的闭卷考试变成现在的开卷考试,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发生的原因和结果等考试内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记忆起来相当复杂,耗时耗力。所以大部分学生只是在考试之前进行突击记忆,导致很多学生在考试过后就将其忘却,这样对于倡导素质教育的现阶段教育来说,是没有太大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今年,除了个别地市外,我省社会政治学科中考基本上采用了开卷考试的形式。作为开卷考试,社会政治学科的中考,要求在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着重对学生分析能力、运用能力、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现实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因而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中考政治学科都实行了开卷考试,但由于考试时可以翻书查资料,部分同学认为用不着复习记忆了,那么,开卷考试真的那么简单、那么轻松了吗?不!虽然政治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对教材知识机械化记忆的要求有所下降,但应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许多该记忆的东西必须记忆,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省思想政治学科初三升学考试.从2001年开始实行了全开卷的考试方式.开卷考试试题和闭卷考试试题截然不同,开卷考试更加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分析运用和创新思维能力。对教师和学生更富有挑战性。下面笔者就关于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76):121-122
近年来,我国部分省份的中考历史都采用的是开卷考试的形式,主要的命题依据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开卷考试形式下,考题通常都比较灵活,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开卷考试模式实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需要解决。基于此,本文将主要分析目前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王美 《陕西教育》2010,(6):29-29
提到开卷考试。有很多学生认为,不就是考试时翻翻书吗!用不着在思品、历史学科上花费那么大的气力。不但上课不注意听.甚至连书也懒得看.结果连基本的知识点都不明白,也就谈不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了。下面.我就政史学科开卷考试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张素梅 《成才之路》2011,(13):91-I0020
实行开卷考试是近年来中考政治学科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开卷考试,很多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学习方法不对、能力不高等问题。根据开卷考试和中学生的特点,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一、加强学法指导,提高教学效益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它要  相似文献   

18.
朱发前 《文教资料》2006,(17):41-42
2006年中考历史学科继续采用开卷考试形式,这对考生的阅读能力必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题型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考试主要体现新课程的评价思维,允许学生自带教材及资料,意在考察学生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利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作为历史学科该如何复习呢?下面我就怎样复习谈谈我个人的几点做法:一、依标扣本夯实基础由于历史学科从去年开始以50分计入总分,因而有些学生还是重视不够,这就要求师生务必透彻地理解历史新课标,抓住考纲,弄清知识点,依标扣本,夯实基础。在复习中我的具体做法是:1.重视理解,融会贯通,走出开卷考…  相似文献   

19.
丁和余 《林区教学》2010,(11):76-77
全国各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考核基本都以开卷考试为主,在江苏地区初中思想品德课考核以开卷考试为主的历史已经走过了十年,考核要求较传统的考试方式发生了变化,从识记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现在的考试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大幅度提高,由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更要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思想品德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后,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思想品德不需要记忆了,到时候翻翻书、查查资料就可以考好,甚至一些老师也有这种看法。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实行开卷考试后的思想品德不仅需要记忆,而且要求学生进一步提高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