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绿色科技创新为支撑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建华 《科技与管理》2006,8(3):127-129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绿色科技创新生态化作为支撑。分析了绿色科技创新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针对我国绿色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我国绿色科技创新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科技持续发展理论的背景、模型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现代科技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对传统科技发展模式的反思出发,提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科技持续发展理论,进而应用自组织理论构建科技持续发展的数学模型,分析科技持续发展曲线和发展阶段,研究科技持续发展的模型参数和理想模式,在此基础上研探实现科技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首先对科技论文统计的典型应用以及研究发展进行了简要综述和评论,然后就当前科技论文统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期对科技论文统计的理论方法统一认识、取得共识,促进我国科技论文统计工作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燕斌 《科技广场》2012,(12):142-144
近年来,随着我国橡胶工业的持续发展,废旧橡胶(含废旧轮胎)综合利用行业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要想在众多企业中位于主导地位,公司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首要地位.依靠人才,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是科技工作基本的着眼点和重要的着力点.只有这样,公司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才能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5.
科技思想库是思想库(智库)的重要类型之一,是中国特色新型思想库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科技思想库发展迅速,但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科技思想库相比仍差距明显。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自主独立性、咨政能力、管理机制、工作平台、人才队伍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足,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努力实现科技思想库科学、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科技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既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运行体系不健全是制约我国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的主要障碍。首先界定高校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内涵、特征和条件,分析高校科技资源配置运行体系中的资源整合体系、服务支撑体系、金融支撑体系和产业承载体系。以昆山为案例,分析高校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最后提出完善高校科技资源市场配置运行体系的对策建议。为加强我国高校科技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对提升不同类型区域县(市)科技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市)科技工作是国家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科技管理体系中最为薄弱和基础的环节。本文主要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我国县(市)科技能力建设的特殊性出发,在比较不同类型地区县(市)科技能力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形成东中西部科技能力差距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分类推进县(市)科技工作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教育市场的发展,民办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层次人才尤其是科技领军人才是高校发展的核心资源,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校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其持续生存和发展更需要科技领军人才。本文着眼于民办高校持续发展,分析引进科技领军人才的必要性,在发现人才引进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6):91-96
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主线把试点工作推向“创新跨越持续发展”新阶段——中国科学院党组召开2004年冬季扩大会议……………………………………………………………………………………(1)创新促进发展科技引领未来——关于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考…………………………………………………………………(3)改革创新发展——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进展(二)………………………………………………………………………(7)改革创新发展——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进展(三)………………………………………………………………………(89)加强科…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本文指出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分析了实现科技创新应具备的条件,特别指出了县域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最后,对如何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尤其是对如何建立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发表了自己的认识,提出了若干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中西方社会背景下的科技服务业及其政策都存在着现实差异和语境区别。从我国语境出发分析科技服务业政策是当前我国科技服务业政策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有利于加强对我国科技服务业政策及其规律的认识与把握。鉴于此,从概念、体系、内容、特征及流变五个角度概述了我国科技服务业政策的内容特征与演化进路,尝试在我国科技服务业政策全景描述方面进行初步探究,丰富我国科技服务业政策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3—2015年我国31个省份技术市场发展的基本数据,采用莫兰指数(Moran’s I)分析我国技术市场发展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空间误差模型探究技术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1)2003—2015年间各省份技术市场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关系,但空间集聚程度有所减弱;(2)各省份技术市场发展的空间格局相对稳定,但空间差异显著性有所降低,临近省份技术市场成交额影响下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具有明显的集聚特点,各省份技术市场发展下的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3)分类型技术市场发展模型中,技术服务对经济的产出弹性系数(0.4380)明显高于技术咨询的产出弹性(0.2754)。  相似文献   

14.
后疫情时代如何构建良好的中国创业生态系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全球创业观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报告分析,认为后疫情时代我国创业生态系统呈现出波动周期长、恢复速度快等特点。新时代政商关系为生态系统数字化奠定坚实基础,此次疫情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特殊契机。政府主体要借力数字新技术,树立数字化转型标杆;尊重知识产权,构建知识产权转化应用的创新体系;发挥数字经济人才优势,推动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中国科研诚信政策的发展规律及特点,了解中国科研诚信政策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以1999-2019年20年间国家出台的科研诚信相关政策文本为数据基础,运用ROST词频分析、PMC指数模型分析等文本量化研究方法,从政策发文时间、发文主体、文本内容等维度对我国科研诚信政策文本外部特质和政策内容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科研诚信政策在时间分布、联合主体、内容侧重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发展规律,不同时期发布的科研诚信政策存在着不同的优势和劣势。未来,应从政策权威性、政策内容的可行性、政策发文机构的统一性以及政策预防和监督等方面完善我国的科研诚信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6.
瞿华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5):211-212
加入WTO后,我国人才培养面临严峻挑战。在思想上必须认识到人才培养工作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极端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高度重视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学习型组织,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建设学习型社会,牢牢把握我国在人才竞争中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2007年至2009年出版的国内外6种妇产科学术期刊发表的论著和短篇论著2858篇论文的引文数量、分布特征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国内3种妇产科期刊引文数为12605篇,篇均引文教为8.3篇.国外3种妇产科期刊引文数为34663篇,篇均引文数为25.8篇.国内3种妇产科期刊引文在引言、方法和讨论中的引文数分别占16....  相似文献   

18.
戚其秀 《情报科学》1992,13(4):67-73
本文从我国的计算机的机型、企业状况、从业人员、装机量、产值和国产化率等方面概述了我国计算机工业的现状。并且叙述了我国计算机市场的特点、国产机的市场占有率、销量、销售额及进出口等方面的市场情况。同时分析了我国计算机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科技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是传统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从影响科技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因素入手,构建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将16个指标分为3个子系统,对2005—2015年我国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程度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在研究的时间区间内,我国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复合系统协同度总体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且协同程度较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促进我国科技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打开“黑箱”将技术转移系统内部结构解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价值创造前后联结的两个阶段,并采用两阶段DEA方法,首次对比分析以高校为主体的省市技术转移效率和以企业为主体的省市技术转移效率。结果表明,中国省际高校、企业整体技术转移效率偏低,技术创新阶段是制约总体技术转移效率提升的瓶颈,高校情况更为严峻;中国省际技术转移效率差距较大;针对比较发现,因地制宜提出适合不同主体提高技术转移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