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从经济学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消费者的体育旅游需求,认为体育旅游理应有适度地超前发展空间,并系统地提出了创造体育旅游需求的理念、市场取向与“产品”类型。  相似文献   

2.
休闲与旅游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人们为了满足高层次需求而追求的生活方式,休闲与旅游自诞生以来就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促进人的发展与进步.体育旅游是旅游与体育结合的产物,是随着两者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兴物,作为一种休闲活动方式,对新时期人们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资料研究,从休闲与旅游关联的新视角入手,从而更好的探讨休闲与体育旅游的互动,促进休闲与体育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安康体育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后认为,安康在区位、资源方面具有优势,在人才、品牌及文化内涵建设方面处于劣势,在体育旅游需求和政策方面具有较好机遏,在资源与环境保护、市场竞争方面存在威胁。因此,安康体育旅游开发应加强各级各部门合作,加快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积极开发精品体育旅游线路,注重挖掘体育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体育旅游产品的特点及市场细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法、分类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体育旅游产品的特点,并以旅游消费者的旅游需求和动机为标准,将体育旅游市场划分为休闲健身、保健康复、探险、观赏和体育文化等细分市场,为研究我国体育旅游市场和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体育旅游产品开发途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方式和消费领域也随之发生了一些转变,这些转变为体育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通过对旅游者参与体育旅游需求与动机的分析,按照市场细分要求提出一些开发体育旅游产品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分析了我国体育旅游需求产生原因,指出体育旅游需求产生和发展是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海南体育旅游产品大部分是体验性项目,可穿戴技术引入体育旅游开发中可极大提升旅游体验感,提高对海南旅游的形象认知。海南体育旅游开发应更多注重游客体验需求,在与可穿戴技术融合上应更多关注保障数据信息安全性、设备操作便利性以及穿戴舒适性,更多结合海南历史、自然文化和体育文化,实现对海南全面深度游。  相似文献   

8.
鉴于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参与到休闲旅游以及娱乐等各类消费活动的热情变得愈来愈高,这也为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当前,我国积极发展体育旅游经济产业,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体育与旅游等两个方面的需求,而且还能让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进而提升体育旅游在经济上的效益.本文分析了体育旅游的基本含义,论述了拓展体育旅游经济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开发我国体育旅游经济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海 《教育与职业》2006,(14):50-52
体育旅游的迅猛发展,使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得到了国内外相关院校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满足体育旅游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设置有体育旅游专业或方向的部分院校的体育旅游专业隶属,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就业方向等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符新亮 《考试周刊》2010,(15):155-155
体育旅游是人类社会中的一项活动。关于体育旅游的概念,现有的体育理论和旅游理论却都还没有给予较为科学的定义。我们对于体育旅游的认识,从广义上说,是旅游者在旅游中进行的各种身心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狭义的是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各种体育需求,借助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并充分发挥其诸多功能,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健康,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体育旅游的作用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旅游作为我国第三产业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兴起与发展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文章分析了我国体育旅游作用及发展前景,提出了发展我国体育旅游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12.
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学校体育实施情感教育能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爱憎分明的立场和用于探索的精神.为了更好的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实施情感教育,体育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加强自身情感休养,利用体育教学以及各种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大学体育教育的现状,总结了当前大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与慕课(MOOC)这种新型教育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慕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希望通过发挥慕课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优势,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为大学生体育教育带来更好的体验,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形式,是培养合格体育师资的重要环节。调查发现,目前体育专业在教育实习中普遍存在着计划安排不合理、与中学体育教学实际脱节、形式单一等现象,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加以改革。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A models-based approach has been advocated as a means of overcoming the serious limit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to physical education.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with this approach is that physical educators have sought to use it to achieve diverse and sometimes competing educational benefits, and these wide-ranging aspirations are rarely if ever achieved. Models-based practice offers a possible resolution to these problems by limiting the range of learning outcomes, subject matter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appropriate to each pedagogical model and thus the arguments that can be used for educational value. In this article, two examples are provided to support a case for educational value. This case is built on an examination of one established pedagogical model, Sport Education, which is informed by a perspective on ethics. Next, I consider Physical Literacy which, I suggest, is an existentialist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that could form the basis of a new pedagogical model. It is argued, in conclusion, that a models-based approach along with a reconstructed notion of educational value may offer a possible future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hat is well grounded in various philosophical arguments and the means to facilitate a wide range of diverse individual and social educational ‘goods’.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传统高师物理教育存在的弊端,在具体实例探讨了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的高师物理教改举措,指出高师物理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是完成教改任务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物理文化的内涵,分析了物理文化的教育意义,指出了物理文化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美国霍华德.加德纳博士的"多元智能"理论在世界众多国家的教育改革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尚未得到国内体育教育界的足够重视。通过对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中的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见解和认识的分析,探讨其中的合理因素,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浅析素质教育对高师校园体育文化的要求和大学体育新课程的目标、课程评价及其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结合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强调以人为本,转变高师体育教育观念,创设高师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发展高师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