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曾秀芳 《文化学刊》2009,(3):132-135
翻开中国古典文学,多是男性掌握着话语权,文学成了男性意识的载体,女性意识与女性经验被边缘化。品读李白《长干行》与杜甫《新婚别》,女主人公追求自主婚姻、把握美好爱情、坚守爱情、深明大义,彰显了唐代女性的真实生命与女性意识的觉醒。从女性视角彰显的女性意识,与唐代特定的时代土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当代众多的女性作家当中,具有女性主体意识的女作家是非常多的,而王安忆正是其中一位,著名长篇小说《长恨歌》通过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奠定了她在女性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小说《长恨歌》通过作者独特的女性叙事视角,塑造了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女性形象,解构了男性中心文化霸权,诠释了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3.
刘畅  张志刚 《文化学刊》2012,(4):141-146
本文从女性导演、男性导演与同性恋阴性气质的导演关锦鹏三个方面结合具体导演及作品,对导演性别与女性主义电影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女性导演的作品不一定就是女性主义电影,一部分女性导演所拍的电影与在导演人数上占优势地位的男性导演别无二致的主流电影,而女性导演一旦表现起女性主义电影来就具备男性导演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大部分男性导演所拍的女性题材电影难以跳脱男性视角的束缚和父权意识的局限.男性导演唯有在影片中消除了男权中心的叙事视角才能拍出女性主义电影:而关锦鹏导演“第三类视角”的电影实际上是他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找寻,难以被复制?因此,导演性别与女性主义电影并不能简单地划等号。  相似文献   

4.
西蒙·J·奥尔蒂斯的短篇小说《家国》和《美国印第安人》语言洗练、情节简单,但其文化内涵丰富、文化隐喻深邃。从文化记忆的视角对这两部作品进行解读、阐释,无疑可将潜藏于朴实文字之下的深刻文化意义发掘出来,从而感知到奥尔蒂斯作品中强烈的文化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5.
汉字被誉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活化石",是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之载体,故从文字的发展演变可以一窥先祖的生产生活。自汉字发明到现在,历朝历代有关文字的著作很多,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又当为其中之佼佼者。本文试从《说文解字》中收录的艸部字入手,立足《说文解字》,借鉴其他古籍文献,简要了解汉代的饮食文化,以期能对丰富现代饮食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胡秀春 《文化学刊》2009,(2):168-172
古典诗词中,男性视角观照下的女性形象都是作为男性的附属品来写的,是男性言说的代符号,因此呈现出普泛化、类型化的特征。例如晚唐“花间”词中出现的大量“代言体”作品,其中的女性形象并不是作为主体呈现的真正的女性,而是男性欲望和审美的客体。而李清照则在她的词中塑造了中性化的真实的女性自我形象,体现出女性作者冲破男性强势话语的胸襟。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为视角,建立"教育—职业"的二元分析框架分析职业结构中性别分层的形成及职业流动中的性别差异,并讨论了布迪厄理论的局限及有关教育概念的分歧。研究认为,教育是理解职业结构及性别分层关系的重要中介变量;职业结构中性别分层的形成经过两个阶段:入学前传统文化的筛选机制和学校教育场域的再生产机制,前者给男性留下更多的发展空间,后者通过教育机制对性别文化和职业阶级进行再生产,形成男性职业阶级整体高于女性的分层体系,最终导致女性职业流动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8.
滕娇  唐果  岳蕾 《文化学刊》2023,(10):6-9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许多传统文化面临消亡,女书文化作为一种只限于女性之间心口相传的世所罕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时空载体的变化以及传承者的缺乏,正处于濒危状态。本文从非遗视角下,通过对江永女书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创新与优化设计,增强参观者对女书文化独特的人文、历史、社会与艺术价值的认知度与体验感,提升女书文化精神的体验感与传播力,探索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女书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他们眼望上苍》(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是非裔美国女作家左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 Hurston)的长篇代表作品,讲述了主人公珍妮·克劳福德(Janie Crawford)从年少到近中年二十多年追寻爱情的人生历程。性别问题是旅行书写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不同性别的主体性建构。美国少数裔女作家笔下的旅行书写就是通过凸显女性经历,诠释女主人公的女性自我重构历程。该文从旅行书写视角探讨《他们眼望上苍》中主人公女性身份建构的历程,为该部作品的研究提供一个拓展方向,从而为挖掘美国黑人女作家赫斯顿的这部经典作品的新价值提供一种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0.
林白《瓶中之水》、《一个人的战争》,陈染《与往事干杯》、《私人生活》等常被评论家归入“私小说”派作品(下文即称它们为私小说),是近年女性写作中的一种新情况。这个“新”主要不指它以女性欲望表述为主题,且描写颇为暴露乃至越轨;也不指这一表述可能有的逆反传统性别秩序的意义——文明史中,女性欲望较男性欲望受到更重的压抑,越是典型的父权制社会里,两性欲望的释放越显差异。这个“新”主要指的是它作为女性作者表述女性意义敏感的女性欲望,其“性别”的视角却甚为柔弱且迷误。嘲讽、仇视男性,是近20年女性写作中不难见到的一种偏激…  相似文献   

11.
“女书”之谜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批妇女专用文字,如今在中国被发现,并在研究上取得了可喜成果。随着中南民族学院“女书”研究中心谢志民教授和宫哲兵教授的一部部论文专著出版,“女书”像当年发现甲骨文一样哄动人世。女人为什么要创造“女书”?这种举世罕见的文化现象起于何时?它的发现其价值意义何在?现在的研究成果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武汉走访了中南民族学院。“女书”的发现“女书”是流传在中国湖南省江永县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 画坛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女书画家个性意识的觉醒为表现特征之一。女书画家们冲破了禁锢的思想观念,开始用女性的眼光去看世界,用女性的心灵去感应世界,用女性的方式去表现世界。女书画家不仅和男书画家具有平等的权利和一样的参与精神,并且表现出格外值得赞许的创造精神。然而,女性书画家为了艺术面临的生活艰辛和困惑远远超出男性书画家。因此,一个成功的女书画家需要付出比男性书画家更多的辛劳和努力。 这里向大家介绍的女书画家,都是安徽省美协巾帼书画会中的会员,  相似文献   

13.
《绛红雪白的花瓣》被称作是米歇尔·法柏最具有野心的一部小说,米歇尔·法柏以男性的笔触细腻地构建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身份。本文将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作者型叙述声音从二分化的女性身份、牢笼中的女性身份、从属男性的女性身份三个部分探索小说中女性身份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琅琊榜》《甄嬛传》是由热门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被誉为良心制作并受到了观众喜爱,《琅琊榜》更被誉为是"男版《甄嬛传》"。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两部剧的人物塑造、情感和心理变化描写手法,从男性和女性的视角全面探讨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并通过封建制度压迫下人性的反抗与灭亡,探寻现代剧作蕴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叶官谋 《职业圈》2007,(20):87-88
文章通过对广泛流传于广西的创世史诗《布伯的故事》几个版本的文字与《古壮字字典》中的文字进行对照,从中找出不同于该字典的新字(以下均简称为新古壮字).认为这些新古壮字充分应用了"六书"等造字方法,文字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要求人们在掌握这些文字概念意义的同时,必须了解其内含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6.
叶官谋 《职业圈》2007,(10X):87-88
文章通过对广泛流传于广西的创世史诗《布伯的故事》几个版本的文字与《古壮字字典》中的文字进行对照,从中找出不同于该字典的新字(以下均简称为新古壮字)。认为这些新古壮字充分应用了“六书”等造字方法,文字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要求人们在掌握这些文字概念意义的同时,必须了解其内含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女性文学经历了思维层面的巨大嬗变,解析村上春树笔下塑造的女性形象,能感受到日本女性渴望摆脱凄怨命运的思想动态。村上春树所著小说中不乏青春懵懂、跌跌撞撞的男性形象,即便是从作品中女性人物的视角看,也能体察出日本社会及男性的本质,因此,探析《且听风吟》《挪威的森林》中女性形象,对了解日本社会及女性思维转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楚简文字中"师"、"保"、"傅"诸字有一些特殊的写法和意义,结合传世文献进行研究,可知先秦的"师"、"保"、"傅"制度的确立,具有设置普遍、男女并立和男外女内等特点,而女性的"师"、"保"、"傅",同时还兼有女巫的某些职能。  相似文献   

19.
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是20世纪西方文坛的一位重要作家,曾被评论界誉为是"战后英国最有才华和最严肃的小说家"。《收藏家》和《魔法师》是他的两部得力之作,细读其作品发现,这两部小说都关乎男性的成长,男性在女性和神性的引导下,男性逐渐从极端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0.
《宠儿》是由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书写的一部关于黑人女性在奴隶制度社会中一生的遭遇,是文学史上的一部著作,讲述了那个特殊时代的制度、人性、种族等众多因素对一个女性的影响。本文基于生态女性的视角,分析和解读《宠儿》这本小说,探讨女性与自然的关系,探索黑人女性在遭受悲惨命运的同时,如何追求独立的人格、解放的意愿以及自由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