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我们已经见惯了青山绿野、翠柳苍松。其实地球的陆地上曾经长期没有一丝绿色,直到一种勇敢的植物在远古从海洋中登上陆地,地球突然间变得生机勃勃。然而,这种植物的命运却是悲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程嵩 《百科知识》2002,(11):25-25
现在地球人口已过60亿,据估算2050年将达到100亿。在人口爆炸性增长的形势下,地球是否还有能力赡养得了人类,便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地球现有的赡养能力人类所需的生存能量几乎都是利用陆地上耕地和牧场生长植物、对太阳能进行转换而获得,因此地球上的植物生产力便决定了地球对生物的赡养能力。对地球上各个地区植物生产力研究的结果表明,每公顷年产植物在5吨以下的低产地区,约占全部陆地面积的40%以上。只有年产10吨以上的高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们认为,只要与直径大于1公里的小行星碰撞就会导致全球性灾难,在小行星撞击地球表面时,一切位于落点周围半径200公里至2000公里范围内的东西都将毁灭。火灾将笼罩更广大的地区,数量巨大的灰烬和尘土将被抛入大气层中,天地一片昏暗,太阳光将不能到达地球表面,地球温度急剧下降,大部分喜爱温暖的植物和动物将会灭绝,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将停止。几年后,当尘埃最终落定,阳光重新照耀大地时,由于冲击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大量增加而产生温室效应。地面温度升高,结果引起两极冰川的融化,随后造成大部分陆地上洪水泛滥。除了大气层性质的变化外…  相似文献   

4.
美国宇航局日前公布了一组卫星照片,让我们见识了地球多姿多彩、五彩斑斓的一面,这些照片将地球以艺术画卷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  相似文献   

5.
皓月 《百科知识》2007,(1X):47-48
2亿多年前,在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二叠纪,地球生物圈发生了重大变革和更替;高大的蕨类植物因为无法适应地球气候的变化已趋衰退,古生代植物开始了向中生代植物的过渡。到了中生代,裸子植物成为植物界新一代的统治者,苏铁应势而出,开始在地球上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6.
在地球历史上,恐龙曾是一个强盛的物种,但是它们依然没有走出地球半步,就在6500万年前一次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故中灭绝了。如果恐龙拥有火箭技术,无论它们的躯体多么笨重,这些怪兽们也会成功地躲避降临在地球上的灭顶之灾,发展到今天,宇宙太空中可能已经遍布它们的踪迹。因此,如果让恐龙再统治一次地球,它们一定不会只顾着发展暴走猛掠的狩猎本领,而会腾出时间与精力来好好研究一下如何逃离这个并不怎么安全的地球。显然,作为宇宙中一颗脆弱的蓝色行星,地球将永远无法摆脱络绎不绝的宇宙灾难。人类如何避免重蹈恐龙的覆辙、在宇宙危难中平安…  相似文献   

7.
人类很早就设想了地球的有机性,然而,真正为这些设想奠定了坚实基础的是20世纪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当代地学思维展示了人类对地球有机特性甚至生命特性的集中思考,这些思考成果充实了当代地球观.  相似文献   

8.
这些具有抽象派风格的图片是利用卫星在距离地球几十万米的高空拍摄的.也许你曾经去过这些地方,但是从地球以外的角度来看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地球所呈现的五彩斑斓的神奇景象令人惊叹不已。从1999年开始,美国航空航天局开展了一项名为“地球气象台”的计划,投入了多颗先进的卫星对地球各个角落进行拍摄,所拍摄的地球图片被命名为“地球艺术”。  相似文献   

9.
《发明与创新》2008,(1):27-27
美国宇航局目前公布了一组卫星照片,让我们见识了地球多姿多彩、五彩斑斓的一面,这些照片将地球以艺术画卷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令人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声.  相似文献   

10.
陈刚 《内江科技》2013,(11):145-145
<正>太阳是地球上几乎所有生命的基础。没有太阳光,地球将是一个冰冷而黑暗的孤岛。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光对食物来说更是不可或缺。阳光在植物生长中起到关键作用,在光合作用的作用下,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存储能量,有了能量植物才能生长和存活。  相似文献   

11.
《科学生活》2013,(3):47-47
设想一下,假使将来某一天地球发生灾难性巨变的时候,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所有的生物都会灭绝吗?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对于某些生命力极强的植物而言是如此:它们的生存环境,有的身处世界上炎热的沙漠里;有的生长在世界屋脊和北极冻土苔原(北冰洋海岸与秦加林之间广阔的冻土沼泽带,总面积1300万平方公里)零度以下的环境中。有的植物看上去像死了一样,但令人惊奇的是只要条件适宜,这些植物还会再度恢复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正>你有没有想过地球未来的样子呢?未来的地球可能会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与你想象中的美好画面更是大相径庭:路上的人们都带着面罩,就和电影里的未来人类一样酷;路上几乎没有行人,除非必要,大家都不会出门;动物和植物的种类急速锐减……这样的情况,想象起来有些吓人,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臭氧层空洞在不断扩大,未来的地球将变得刺目而灼热,不再是万物的美好家园,不再是温和可亲的地球母亲。  相似文献   

13.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总在不断变化,科学家通过地球磁场的研究指出,地球磁极会翻转,地球体积在膨胀,地球磁场还会消失。这些情况的出现都可能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宇宙畅想曲     
《百科知识》2005,(5X):F002-F003
月球是45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与地球碰撞的产物。这颗行星以极大的力量撞上地球后分崩瓦解,在地球周围留下了一条碎石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碎片就慢慢结合形成了月球。此图展示了月球形成后不久沿轨道绕地球旋转的景象。  相似文献   

15.
黑洞,这个宇宙中最贪婪的天体,也许曾经网开一面,释放了最早的一批生命物质,这些"逃犯"最终落脚地球,进化出了地球生命,并在几十亿年后孕育了我们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16.
生物圈一词是1875年由奥地利地质学家爱特德·苏斯提出来的。它指的是地球表面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科学家们把生命休养生息的地球称为“生物圈1号”。美国一些自称为“太空生物圈冒险家”的学者出于对太空旅行和人类是否能移居到月球上生活的极大兴趣,于1984年开始设计并建造了模拟地球情形的“生物圈2号”,使它作为一个实验基地研究地球生态系统;研究生态系统中各因素的相互作用;研究植物、动物,特别是人能否长期生活在里面。  相似文献   

17.
自然奇迹     
我们的地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神奇的大自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赤道上出现“寒岛”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地处赤道,按理说应该具有典型的热带风光:终年多雨,植物繁茂。可来到这儿的人无不大失所望,迎接他们的是一摇一摆的成群企鹅、巢居在树干上的信天翁和在  相似文献   

18.
地球的大陆一直在以肉眼观察不到的速度缓慢移动,运动的动力来源就是地球内部的地幔对流。地幔在地下的缓慢移动,带动了地表处的岩石也一起运动,每年移动的速度只有几厘米,但是经过上亿年的运动,就会使大陆漂移到数千千米的远方。这就是板块运动学说所描述的板块运动过程。板块运动对地球的影响是深刻的,它改变了整个地球的地形,让一些地方高耸入云,让另一些地方深不见底。板块运动还导致了地球物质的循环。例如,植物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动物以植物为食,动植物将气态的二氧化碳转化,最终,大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或者溶…  相似文献   

19.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各地区普降暴雨,洪水肆虐。在这个时候,我们来谈论地球淡水面临枯竭这个问题似乎很荒唐和滑稽,但事实上,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表面现象而已,现在的洪水泛滥实际预示了今后更多地区更为严重的旱灾即将来临。水是万物生长的根本,水被人们誉为地球生命体内流动的血液。可是随着地球气候的变化、人口数量的增长,以及越来越严重的水质污染,地球淡水资源必将面临严重稀缺的危险。地球血液先天不足人类可利用淡水资源原本稀缺。地球上各类水体的总水量约为139亿亿立方米,若将这些水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地表平均水…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它有南北两个磁极,分别位于地理北极和南极(忽略地磁偏角),地球的磁感应线从地磁北极呈放射状射出后,又回到地磁南极,形成闭合的曲线,包裹着地球。除赤道上方的磁感应线方向是水平方向,其他地方的磁感应线都是沿地球球面弯曲成弧状的。那么,这些磁感应线就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分量,也就是一个竖直向下的磁场,这里暂且将它命名为磁场B。双翼飞机在飞行的时候,切割磁场B的磁感应线,如同导体棒在磁场中切割磁感应线运动,一只机翼聚集正电荷,另一只机翼聚集负电荷,这时,整个飞机就相当于一节大电池了。如果用导线将两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