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报刊差错堪忧,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种报纸46个语言逻辑错误,每版5.8个。“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共挑出无可争辩的语言逻辑差错14883处。以2006年7月14日出版的4份中央级报纸和24份省市级报纸的1至8版正文为例,共挑出逻辑和语言  相似文献   

2.
2006年,中国逻辑学会等8家单位组织发起“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响应。共有28个省、市、自治区的1461人参与,收到应征病例14883份。为了便于分析报刊的语言现状,组委会从众多应征者中选出24位挑错能手,集中对2006年7月1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4种中央级报纸和《北京日报》、《解放日报》等24种省级报纸进行挑错。挑错活动共收到1657份病例评阅意见,经逻辑语  相似文献   

3.
中国逻辑学会、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中国编辑学会等社团和单位共同发起举办的“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已经在全国启动,并引起了热烈反响。这说明,大众传媒上逻辑和语言应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当前有识之士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我认为,这项活动将对我国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是因为,我们当前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语言对一个民族的兴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报刊等大众传媒在语言使用和规范上有特殊地位和特殊责任。  相似文献   

4.
7月18日,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报刊逻辑与语言病例评析1100例》首发式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 该书起源于“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该书的出版为了提醒民众尤其是媒体规范使用汉语,对汉语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是献给北京奥运会的一份礼物。  相似文献   

5.
年初,图书、报刊业掀起又一波向语言文字差错宣战浪潮。之所以有此行动,有远因和近因:远因是,自1993年新闻出版署(后改为新闻出版总署)每年都对图书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堪忧,“无错不成书”已成顽症,三令五申改进,还是收效不大;近因是,去年5月,中国逻辑学会、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中国编辑学会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一项“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  相似文献   

6.
如果我们把一份报纸看作是一种有形的生命体,那么其实它也是会"说话"的——通过它特有的版面语言。随着报纸编排电子化时代的到来,版面语言正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一个好的版面编辑必须熟练地  相似文献   

7.
因为乱用“罄竹难书”这一成语而闹出了笑话,由于没有弄清“令尊”“家父”这些称呼的用法而导致混乱……针对当前在语言应用上频频出现的逻辑混乱、语言失范现象,中国逻辑学会、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中国文化报社等8家单位5月25日正式发起“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为全国公开出版的中文报刊“挑错”。  相似文献   

8.
对于现代报刊来讲,最可以体现其创新特色的就是编辑策划工作了。版式语言、栏目设计、专版专刊、新闻报道等等每一板块的编辑和设计都可以体现出报纸编辑策略的意识与能力,因此,报纸的编辑策划对于报纸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报纸编辑策划的重要作用分析(一)报纸编辑策划是媒体行业信息传受关系转变的必然要求以报纸行业为代表的我国新闻媒体行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所秉持的传受关系都是以信息的传播者为本位和主体,而相对忽视了对于信息接受者的具体实际需求。随着  相似文献   

9.
一份报刊的编辑过程,需要多个部门、岗位共同参与,其中,文艺副刊和正刊承担着同样的舆论导向责任,对报刊受众开发和维护负责。经济的"水涨"带来了多艘"船高",报纸文艺副刊的内容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逐渐改变其传统的文学为主体,使其朝着专业化、杂志化前进。报刊围绕文艺内容开展,借助杂志化编辑手段来完成报纸文艺副刊总体的改变,从而确保新时代下人们的阅读需求受到满足,最终提高报纸销量。基于此,笔者展开本次研究,简单概述了报纸文艺副刊编辑的一些技巧和意识。  相似文献   

10.
报刊语言文字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是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载体。但有的报刊常有错字、别字、漏字、多字等差错,阻碍了思想感情交流的通达,损害了报刊的宣传效益,更影响了报刊的声誉。近期看到在一份中央级报纸副刊的一篇文章中,把“揣一颗心”的“揣”字错成了“端”  相似文献   

11.
报刊和广播电视编辑、记者,都是做语言文字工作的,但是在语言的运用上两者却有所不同。报刊编辑、记者采写的文章,供人阅读,诉诸读者的视觉;而广播电视编辑记者采编的稿件,则是通过播音员或主持人的嘴说给人听的。因此,采编广播电视稿从一定意义上说,不是作文,而是“写话”。广播电视宣传运用有声语言面向广大听众和观众讲话,是一种“说”的艺术,它与读报纸和念文章是截然不同的。广播电视的传播规律和语言特点,决定了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必须练好“写话”的基本功,要用符合人民群众说话习惯的语言方式来采写新闻、编办节目。为听众和观众“…  相似文献   

12.
报纸是近一百年来发展最早、覆盖面最广的文化传播形式之一,编辑活动有着明显的特点。首先,报纸的版面容量是基本固定的,编辑活动是让有限的栏目和稿件内容充分传达出丰富的信息。其次,报纸以文字语言符号作为主要传递信息的手段,编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受众的接受许可度。报纸编辑为了实现文化传播,需要基于一定的目的,对原稿进行审核把关;对报纸的接受者进行充  相似文献   

13.
参与2009年度十大图书推荐活动的媒体数已逼近百家。分别来自中央及地方的报纸、期刊、电台、网站,有中央级综合报纸、中央级产业、行业报;高校学报、社科院报;省报、地市报;中央电台、地市电台;门户网站、出版行业网站以及新闻出版专业报刊  相似文献   

14.
军队报刊编辑语言,是随着军队文化建设而兴起的一门崭新学科,它是军队新闻出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军队报刊编辑工作者,要胜任军队报刊编辑工作,办好部队报刊,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就必须掌握编辑语言的特点、规律和艺术,提高自身编辑素养,成为高素质的军队编辑出版人才。为此,就应当认真学习掌握军队报刊编辑语言的概念及特点。一、军队报刊编辑语言的概念关于"编辑语言"的概念,产生得比较早。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编辑学学科的创立,就有专家提出了这个概念。编辑学专家任定华等先生主  相似文献   

15.
敬振伦 《新闻窗》2013,(3):61-61
夜班编辑是一张报纸的总加工、总组装和总把关的重要环节,夜班编辑工作很大程度决定报纸质量和舆论导向。而差错是报纸质量的大敌。一个差错见报,不仅影响报道质量,还会损害报纸声誉。在日报的采编流程中,白班编辑把记者和群众来稿(纸质文稿)编好后,送到夜班。夜班编辑,尤其是一版夜班编辑,除了要把白班编辑的纸质文稿对照电子文稿逐字逐句删改,处理常规稿件外,还需编辑记者的临时性重要来稿、急稿和领导活动稿。要按照值班老总的意图,根据当天的新闻内容和临时性来稿安排处理版面。  相似文献   

16.
王兵 《新闻爱好者》2012,(21):78-79
报纸的夜班编辑要负责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堵住稿件差错、制作标题、组织版面、设计版面和美化版面等工作。夜班编辑是报纸的最后把关人,如果不能消灭稿件中的差错而使之见报,就会让读者怀疑报社的办报水平,削弱报纸的公信力。因此,报纸的夜班编辑一定要加强"关口"意识,尽可能消灭差错,提升报纸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7.
媒体脸谱     
新政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启动中国逻辑学会等开展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挑错的范围是2006年1月1日到8月31日全国公开出版的纸质中文报刊的文章。我国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有了统一的国家标准我国新闻界首次研制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两项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尹韵公 《新闻传播》2005,(11):10-10
大学新闻系学习时,有几项规定动作是必须完成的,如采访、写作、评论、编辑等。记忆之中的编辑课程,好像它的主要涉及对象是报纸,稍带杂志,略提广播和电视。可能是时代条件的局限,任课老师大都只是在报纸干过编辑,或者有过报纸编辑的实践经验,但这并不妨碍老师们教授起来一脸轻松,头头是道,满室妙语。其中一位老师尤其能授业解惑,他有一句话让我至今不能忘怀:编辑是美的享受。他以报纸为例,称版面编辑应当是美的创造者和设计者,因而版面语言应当是美的语言,版面安排应当是美的魅力再现。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与写作》2008,(8):63-63
此书是从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中的征稿中,精选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1100例集结出版。书中所选病例均来自各界民众之手,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是一本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共同劳动的结晶,该书对于向社会传播逻辑与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有很典型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成功的报纸往往取决于成功的编辑活动,而成功的编辑活动取决于正确的编辑思想和良好的编辑意识。作为传统传播载体的报纸如何在网络化、数字化时代,闯出一片新天地?报纸编辑树立起十个意识是其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