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何人的孩提时代都是在游戏中度过的。游戏是最适合于幼儿的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对幼儿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游戏是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活动。幼儿在做建筑游戏,在玩水、玩泥沙以及制作一些玩具时,就能认识各种材料、各种物体的性质和特点,同时游戏能很好地促进幼儿感觉器官的感受性和感知能力的发展。在游戏中,幼儿不仅要活动,而且要想象,所以游戏又能促进幼儿想象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游戏中的想象就是“假装”.完全真实的事物或活动并不被幼儿当游戏玩。他们常把自己想象成假装…  相似文献   

2.
杨延花 《考试周刊》2009,(37):230-230
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重要的意义。教师如何引导孩子开展成功的游戏活动:首先,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其次,在“玩”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再次,帮助幼儿养成游戏时善始善终的良好品德。在幼儿期,我们应让孩子学会玩,让孩子在自由自在地玩中开展想象,让孩子在玩中充满激情,让孩子在玩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3.
游戏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戏是幼儿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它不仅接近幼儿生活,能带给幼儿快乐,而且还能使幼儿的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使其各种心理需要得到体验,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一、游戏有利于调整幼儿的消极情感情感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情感健康的幼儿,能恰如其分地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愉快情感多于消极情感。游戏是儿童表现自己情感的一种方法,对于儿童情感的满足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价值。弗洛伊德早在本世纪初期就提出:“游戏能满足孩子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如当医生、当警察…  相似文献   

4.
游戏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但是,有不少父母认为:游戏是不正经的事,是浪费时间,只有上课才是孩子的“天职”。游戏真的仅仅是“玩”吗?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幼儿的游戏呢?  相似文献   

5.
张星 《教育艺术》2001,(6):9-10
在允许儿童自由支配的时间里 ,儿童无时不在游戏。事实上 ,游戏是儿童期的一种固有的和快乐的活动。《规程》明确指出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因为它能“促进生长 ,帮助孩子按照自己特有的模式去生长、发展 ,有助于孩子获得掌握自己身体的能力 ,鼓励他们的兴趣 ,对于儿童情感的满足和稳定具有重要价值。”然而 ,在实际生活中 ,由于教学活动占据了幼儿很大的生活空间 ,实际上许多枯燥的灌输式的教学剥夺了幼儿自由游戏的空间。如何把游戏还给儿童 ,如何将游戏渗入教学与生活 ,让教学变成…  相似文献   

6.
"玩色游戏"就是让孩子把颜料喷涂或拓印在各种物体或工具上进行游戏活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玩色游戏借形想象,就是幼儿把在玩色游戏中产生的各种图案,进行想象添画变成新的图案。老师在活动过程中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玩色游戏材料,让幼儿运用各种美术形式主动探索,并鼓励幼儿进行想象表现,打破传统美术绘画技法的约束,让幼儿把绘画看作是表达思想、情感、想象和理想的手段,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在美术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前苏联的阿尔金称游戏为“儿童的心理维生素”。陈鹤琴先生说“孩子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纲要》也直接规定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确实,在游戏中幼儿享受成功、体验挫折、尝试解决问题、满足情感交流、积累各种经验,从而获得身心和谐发展。幼儿游戏蕴藏着幼儿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那么,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又如何发挥游戏的作用呢?本文试从一线教师的工作实践,谈谈用各种游戏进行教学的经验,与同行共享。  相似文献   

8.
刘瑜 《成才之路》2014,(20):62-62
围棋规则中说道“你一子,我一子,轮流下”,“先角后边讲秩序”。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科学、合理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体育游戏是幼儿喜欢又陌生的游戏,能促进身体生长,还可以开发智力。根据小班幼儿好动的年龄特点,结合围棋文化的理念,本人对培养小班体育活动规则意识做了以下几点尝试。一、创设情境,直观感受规则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是激发幼儿活动热情的最好切入点。而情景游戏对小班幼儿来说,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的活动。在新《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情景化的学习不仅有趣味性,还能让幼儿迅速进入游戏状态,游戏规则也在潜移默化中通过情景设计激发幼儿的潜意识,提升了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育游戏在以故事的形式创造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的同时,要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到,玩游戏要一个一个轮流玩,讲秩序、懂礼貌。规则意识就是要从小培养,孩子们在体育游戏中能直观地感受到各种规则,让孩子可以迁移到生活中去,增进孩子的生活技能。  相似文献   

9.
学前儿童的活动形式主要以游戏为主,学龄儿童虽然以学习为主,但仍然伴有一定的游戏,父母不要以为孩子的游戏就是单纯的游戏,而是要利用机会与孩子一起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孩子生活中的主要活动,也是早期教育的一种手段。对0-3岁的婴幼儿而言,每天都做一些有趣的游戏,其潜在的教育作用犹如注入成长素一般。 孩子每时每刻都在玩,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懂得孩子的游戏的。下面5项原则兴许能指导你如何陪孩子一起玩乐,让你的孩子越玩越聪明。  相似文献   

11.
玩,对于孩子的成长,就象维生素一样必不可少,玩,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是适合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活动。我们随处可以发现,孩子在玩时部很投入,很快乐。虽然是在玩,但却象认真的做事。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并非是成人眼里的随意玩耍,而是一种“严肃的工作。”孩子是把“严肃”的日的与游戏过程中快乐的情绪结合起来,而成人往往只注重后者,忽略前者。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曹文霞 《考试周刊》2013,(24):190-191
<正>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早期教育的重要手段。从古至今,任何地区、任何民族的孩子都会玩游戏。这在古书中就有记载,如:公元前五百多年,孔子五六岁时就会玩礼节嬉戏的游戏;孟子玩买卖的游戏;柏拉图也在《理想国》中描述过当时儿童的一种追逐游戏。因此,游戏便成了学前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3~6岁的幼儿正处在意识、随意注意、随意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高级心理机能及个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游戏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使自身的各种能力获得练习和发展,并吸取周围生活中最基本的知识.可以说,游戏是儿童早期教育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幼儿的主要活动.  相似文献   

14.
幼儿看到成人劳动,他也要劳动,不过,幼儿尤其是早期幼儿大多是以“劳动”为主要游戏活动的。孩子在游戏中再现成人的劳动场景,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的模拟。“劳动”是促进幼儿心智、个性及品质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孩子社会化的一种方式,家长不能仅仅将其看作“玩”,要抓住教育时机,为孩子创造热爱劳动的心理氛围,同时也要为孩子的“劳动”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在开展角色游戏中,我们发现总有一部分幼儿在游戏时处于这样一些状态:他们中有的经常不能如愿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每次只能在“娃娃家”当孩子、在“幼儿园”里做小朋友、在“公共汽车”上做“乘客”、在“小舞台”下当观众、在“建筑工地”里做看门人;有的被同伴任意支配,在游戏活动中处于从属地位:也有的则时常遭到同伴排斥,只能独自一个人玩或“坐冷板凳”……我们把在幼儿园角色游戏活动中愿意参与活动。但却常常受冷落、被支配、遭排斥,不能获得充分游戏权的幼儿,称为“被动型”幼儿。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可见,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孩子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而传统的民间游戏,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童年的欢乐!这些游戏在今天的幼儿园同样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玩,对于孩子的成长,就像维生素一样必不可少,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是适合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活动。我们随处可以发现,孩子在玩时都很投入,很快乐。虽然是在玩,但却像认真地做事。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并非是成人眼里的随意玩耍,而是一种“严肃的工作”。孩子是把“严肃”的目的与游戏过程中快乐的情绪结合起来,而成人往往只注重后者,忽略前者。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一、正确看待各种游戏的价值在现在的幼儿教育中,很多家长比较重视幼儿的智力发展,很关注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各种学习活动,尤其是幼儿的游戏活动。他们往往会认为有利于孩子智力发展的游戏才是正确的积极的游戏,这样会让幼儿变得更聪明,其他的游戏就是幼儿瞎玩。这样的想法过于片面,忽略幼儿在学习发展中的整体性。其实,在一些幼儿园中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当老师组织幼儿游戏时,他们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往往希望幼儿做出聪  相似文献   

19.
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有特色的游戏,由于这种游戏是儿童自己创造的,带有明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幼儿园开展角色游戏是幼儿早期社会化发展的主要手段和必不可少的内容。   一、改进游戏的指导方法,满足幼儿的正当愿望   1.角色游戏是沟通幼儿和成人世界的桥梁。现在的独生子女与同伴交际的机会较少,合作、依从能力较差,而开展角色游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好办法。如:在玩“娃娃家”游戏时,学习爸爸妈妈关心、了解孩子的生活起居。在这些活动中,幼儿模仿成人尊老爱幼、尽职尽责,这种适应社会的能力对幼儿成年后处理人际关系是…  相似文献   

20.
在众多父母的观念中,游戏最通俗的表达就是玩。幼儿无一例外与玩有着天然的联系。婴儿时,他们玩自己的手脚或咿咿呀呀地与自己的声音玩;能抓握东西了。任何伸手可及的东西都是玩物;会走能跑时,更是在广阔的空间尽情地玩。玩是幼儿固有的、自发的和快乐的活动。但玩除了能给幼儿带来快乐。还有其他价值吗?教育和心理学家的观点是:游戏是儿童期的工作,是儿童发展自己头脑和肌肉。发现自我和自己能力的方法。正是这一目的的严肃性,使游戏获得了教育上的价值。为了理解和驾驭周围的环境。幼儿游戏着,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在此实现着。我们阐明游戏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性。为的是帮助父母认识游戏对孩子具有怎样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