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学中的主体性与主体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人们围绕教师和学生谁是主体、谁是客体展开了一场大论战,形成了"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师生双主体论"、"师生教材三主体论"、"主导主体论"、"互主体论"等观点。在现代教育活动中,师生同为主体,相互作用。只是从一个新的视野和角度探讨和认识这个问题,以推进主体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社会工作实务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二元主体的共同行动。教师不单是传授知识的主体,更是带领学生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主体,要与学生同行,透过实务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反思,探寻实务经验与规律,创新实务知识,再转化为教学成果,弥补教学者本身实践经验不足的短板,最终达成教师"培力"的目标。学生也不应该是单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应当成为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进入实务前线,实地与老师对话,实现学习者的"培力"。  相似文献   

3.
双主体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体 ,即教的主体—教师、学的主体—学生。教学的主体具有双重性 ,教师既是教的主体 ,又是学生学的客体 ;学生既是学的主体 ,又是教师教的客体。个性化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对“应试教育”的否定。在双主体教学中 ,教师主体应尊重学生主体的人格和个性 ,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相似文献   

4.
从主体间性教育实践的角度,研究了中等职业学校电气控制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达成良好的主体间性(交互关系)的条件、存在的问题及其教学的意义.指出主体间性教育不会自动生成,即使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形式中,教师也要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和能动性,给“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供机会和营造气氛.  相似文献   

5.
对“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强调课堂上要同时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体作用,既不是单纯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也不要过分宣扬"以学生为中心"。只有注重师生双方的互动关系,使教与学得到有机统一,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主体间性强调认知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不单纯强调单一主体.强调主体间是平等交流互动的关系.情境体验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是共同参与教学的教师、学生、教学材料和设备共同参与的平等、互动的教学关系,这也是情境体验教学理念的精髓所在.通过主体间性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情境体验教学中的比较研究,阐释主体间性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情境体验教学中的互通性与共性,从而证明主体间性理论对情境体验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和哲学解释意义.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具有主体性作用,教师是客体起着主导性作用。一线教师在教学中不光是注重学生逻辑推理、计算求解等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摆脱以往教出来的学生只是一个会做数学的"机器人"的困境。我们的基础教育随着教育教学实验的不断荡涤,一定会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高,也一定会使主体教育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中,需要学生与教师配合独立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通过"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的实践,逐步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以学生成为主体的转变,进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教育新技术大量涌现的条件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经过冷静观察和辨析,教学系统中除教师、学生之外,还存在其它的隐性主体。而"单向主体"、"双主模式"等形式难以激活多主体间的关系。反思当前技术教育应用的现状,提出"多向主体"教学模式的构想,其宗旨是建立一种主体间多向流动的相对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唤起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主体活动能力,是每一位专业教师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中贯彻好"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原则,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既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让学生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和"我学会"到"我会用"的转变,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的基础上,在健身活动中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兴趣,主动参与,富于创造性,从而凸现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上好一堂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如何上好一堂课为命题,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处理好教材、教案、授课三者"若即若离"的关系;正确对待教学中师生主体地位的转换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要求创新教学载体,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为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自主性、创造性学习,教师务必创新:备课理念、教学重心、教师角色、学习组织、师生关系和教学内涵等教学载体,真正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文章立足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构建和谐课堂之间的辨证关系,分析了构建和谐课堂的具体策略,展示了香港的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双主体教学”理念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意识相结合。旅游心理学是将心理学基本原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旅游服务业的应用性学科,其原理、理论晦涩而使初学心理学的学生畏难。要想使学生掌握旅游心理学,必须真正发挥“双主体教学”的理念,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首先从教案的设计入手,要体现教学相长;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信任关系是师生相长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三主"教学思想是新课程的灵魂,"三主"即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本文主要针对"三主"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要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小学音乐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组织者,学生是活动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有效、自由的参与教学,打破"教师为中心"的旧观念,只有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新课程理念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的多重主体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是融知识传授、审美欣赏、能力培养及人格铸造等于一体的综合过程,需要学生主体、教师主体、文学主体及研究者主体等多重主体相互交流、共同参与。传统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偏重教师主体,近年来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则过于强调学生主体。或许正确认识教学过程中多重主体性的复杂状况,充分激发多重主体性,注重主体间的交流互动是解决上述偏向的重要关键。  相似文献   

19.
如何处理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界长期探索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建立一种共在、共创、共长、共享的和谐师生关系。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为建立共在、共创、共长、共享的和谐师生关系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新视阈。"共在"即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处于平等的主体地位,是生命的共同存在状态;"共创"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平等的对话交流达到相互理解、共同创造;"共长"和"共享"关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的心灵成长和共同分享生命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健身健美课程教学中采用"双主体互动参与型"教学模式,结合健身健美课程教学的特点,突出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相参与,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教学更加和谐,师生的积极性更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和竞争意识。并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角度进行了教学效果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