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安徽省泾县的桃花潭镇有一座被誉为“中华第一祠”的古祠——翟氏宗祠“病”了,而且已入“膏肓”:柱朽、梁断、瓦碎,其惨状触目惊心。 翟民宗祠系明嘉靖己未进士翟震川创建。宗祠原铭“昼锦堂“,后被明万历皇帝御赐为“忠孝堂”。宗祠建筑,分前后三进,数十根两围粗红木柱擎天;白花岗岩雕柱伟岸,雕梁画栋精美,石刻图案绝伦,曾有一百多块名匾悬挂其中……宗祠“建筑艺术殿堂”的恢宏,被中国文物学会常务副会长、高级古建筑专家罗哲文赞誉为“中华第一祠”,并联同五位专家呼吁将其列入“国保”。 翟氏宗祠经数百年风雨侵蚀、人为的磨难,已摇摇欲坠,当地政府杯水车薪,无力对如此宏大的建筑进行维修,只好“关闭性”被动保护。宗祠无论是建筑艺术价值、人文历史价值,还是作为旅游资源,都是极其珍贵的,呼吁有关方面尽早抢救、保护,别把遗憾留给明天。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文学馆建立的唐(?)藏书文库,在唐(?)先生90周年诞辰纪念日面向社会开库,我在纪念会上即兴作了个“书与人——我所认识的唐(?)先生”的发言。我说,唐先生这个人与书是结为体的,你几乎无法分开他们。以至于,我们同时举行的唐(?)生平与藏书精品展的主题也被定作:“为书籍的一生”。  相似文献   

3.
“交流学”和“传播学”英译为同一 个词“communication”,把中国学术界盛行的“传播 学”转换为“交流学”,是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先生 的一项开创。由吴建民先生主编,诸位专家学者撰 写的《交流学十四讲》,与通常意义上的传播学内容 有所不同,它包含了许多对外交往和交流实践当中 的成功个案,是一批中国外交、对外传播精英人物 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和理论升华,对于今天从事对外 交流和传播工作,经常与国外政府机构、传媒等打 交道的人员,是一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好书。本刊 特选取部分章节,以飨广大读者。本期刊载的是该 书中中国外文局原局长林戊荪先生撰写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沙舟 《文化交流》2011,(11):64-67
10年前"汪辜会谈"二度在上海举行时,二老兴味盎然地同赏京剧。得知辜振甫先生酷爱国粹京剧。近日,又从其长女辜怀群口中获悉,喜爱京剧是辜家的家庭传统,全家几代都爱京剧。这次辜怀群来杭州参加"问题与方法——当代戏剧研究国际学术研  相似文献   

5.
“对话”与“重建”是时下学界颇为流行的两个话题,然而,相当的研究成果却只在“设想”、“思路”的层面上论及二者。童庆炳先生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以下简称《意义》)一书则打破了这种“格局”———它在“实践”的层面上真正做到了“对话”与“重建”。一该书分三篇,按“总———分———总”的思路结构成篇:上篇重点论述了中国古代文论的文化性质,并探讨了中国古代文论基本范畴与民族文化个性之间的关系。在该篇中,作者将中国传统文化性格与特质纳入视野,并以此为视角观照中国传统文化的“骨干”———儒、道、释三家——…  相似文献   

6.
癸酉日食说     
关于“日夕又食”或“日月又食”卜辞,已有很多学者讨论过,其情况在胡厚宣先生1986年发表的《卜辞“日月又食”说》文中有详细介绍①(本文未注明出处的均参见该文)。事情的缘起,是1925年天津王襄先生印行《簋室殷契徵文》一书,其卷首“天文”第一片,王氏释...  相似文献   

7.
“交流学”和“传播学”英译为同一个词“communication”,把中国学术界盛行的“传播学”转换为“交流学”,是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先生的一项开创。由吴建民先生主编的《交流学十四讲》,与通常意义上的传播学内容有所不同,它包含了许多对外交往和交流实践当中的成功个案,是一批中国外交精英人物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和理论升华,对于今天从事对外交流和传播工作,经常与国外政府机构、传媒等打交道的人员, 是一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好书。本刊特选取其中部分章节,以飨广大读者。本期刊载的是书中李蓓芬撰写的篇章。  相似文献   

8.
“交流学”和“传播学”英译为同一个调“communication”,把中国学术界盛行的“传播学”转换为“交流学”,是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先生的一项开创。由吴建民先生主编的《交流学十四讲》,与通常意义上的传播学内容有所不同,它包含了许多对外交往和交流实践当中的成功个案,是一批中国外交精英人物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和理论升华,对于今天从事对外交流和传播工作,经常与国外政府机构、传媒等打交道的人员,是一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好书。本刊特选取其中部分章节,以飨广大读者。本期刊载的是书中李蓓芬撰写的篇章。  相似文献   

9.
道是佳蔬却是药——漫谈洋葱的食疗保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耀 《生态文化》2007,(3):49-50
洋葱为百合科植物,因冠以“洋”字,极易让人误认是从国外引入。其实,洋葱的祖籍是中国。然而,它的命名却由“洋人”所定,而且“洋人”也非常倾慕之。  相似文献   

10.
张益 《文化交流》2004,(5):17-19
2004年春,中国“百岁棋王”谢侠逊之子谢瑞淡教授,携从香港回来的外甥女彭丽曼女士到祖籍浙江省平阳县探亲,他们在整理谢侠逊尘封已久的遗物中,意外地发现棋王谢侠逊生前珍藏的孙中山先生的一局棋谱!他俩欣喜万分。事后,彭丽曼女士详尽地向笔者介绍了她外公历经沧桑的枰弈生涯以及在二下南洋为抗战募捐筹款途中幸获孙中山棋局的动人经历。  相似文献   

11.
“交流学”和“传播学”英译为同一个词“communication”,把中国学术界盛行的“传播学”转换为“交流学”,是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先生的一项开创。由吴建民先生主编,诸位专家学者撰写的《交流学十四讲》,与通常意义上的传播学内容有所不同,它包含了许多对外交往和交流实践当中的成功个案,是一批中国外交、对外传播精英人物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和理论升华,对于今天从事对外交流和传播工作,经常与国外政府机构、传媒等打交道的人员,是一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好书。本刊特选取其中章节,以飨广大读者。本期刊载的是书中李蓓芬撰写的篇章。  相似文献   

12.
戏剧艺术的完整性是由导演和舞台美术家的共同创造去实现的。舞台美术是艺术学界里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是用造型艺术的语言在舞台这个特定的空间里进行创作的。舞台美术作为戏剧艺术的综合因素之一,是以美术家进入戏剧大家庭为标志的;它的“婆家”是戏剧,它的“祖籍”,它的“血缘关系”,它的“娘家”是美术。  相似文献   

13.
著名作家、翻译家巴金先生是一位世界语老前辈。他从青年时就开始学习世界语,并用世界语写文章,编辑世界语刊物。他一生热情地支持世界语事业。仅从世界语翻译的文学作品就近30万字。许善述同志从国内外广泛收集资料汇编成《巴金与世界语》一书。全书分3个部分:“著作篇”,收录巴金关于世界语的论著和世  相似文献   

14.
京剧四大须生之首——马连良先生所创立的马派艺术影响之大,流传之广,是须生行当里无与伦比的,尤其是马派表演艺术的整体美和他那复归于朴、妙造自然的高超技艺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书谱曰:“初学分布但求平整,既知平整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整。”以本人拙见,用以上24个字来概括马派表演艺术颇为贴切。  相似文献   

15.
我的手头珍藏着四张照片,照片上是几位文化大家的“书窝”。第一张照片是1990年在冰心先生府上拍的。1951年秋,成名于五四新文学的冰心与丈夫吴文藻先生,以赴美耶鲁大学任教需要转道香港做些准备为由,辗转回到北京。和所有爱国的知识分子一样,冰心全身心投入了新中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书法艺术,古人称之为“心画”,是最善 于表现人类高尚品质和时代精神的高级艺术。张怀(?)《文字论》说:“文则数字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书法表现人的思想意识,可以说是最径直,最方便的了。王羲之《书论》说“夫书,大须存意思”,“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唐太宗说:“吾之所为,皆先作意,是以果酿成也。”意思为临书前先“作意”,是自己成功的关键。张怀(?)《书议》高度评价王羲之  相似文献   

17.
1961年夏,我在杭州一家古旧书店购得一部雍正年间木版《西湖志》,归来后突然发现书中夹有一幅旧画,打开一看不禁喜出望外:呵,原来是沈铨的一幅《松鹤图》!后请沙孟海先生鉴定,确认《松鹤图》为沈铨真迹。 我研究沈铨多年,得沈铨真迹,即成心爱之物。“文革”中经过“火” 的洗礼而将它保存下来,甚为不易。  相似文献   

18.
四十年代初 ,冯友兰先生在他的人生境界讨论中 ,提出了“意义的意义”的研究问题。这也许是中国意义论的正式提出和专门讨论的开始。如果不拘于名称的话 ,中国的意义论应该是源远流长的一种传统。本文所要讨论的是冯友兰先生在他的研究中所涉及的《老子》意义论问题。一先谈谈冯先生的“意义”论。“意义”是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一书中提升出的哲学范畴。他说 :我们常听见有些人问 :人生究意有没有意义 ?如其有之 ,其意义是什么 ?有些人觉得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确切底答案 ,他们即觉得人生是不值得生底。在未回答…  相似文献   

19.
刘川民 《文化学刊》2009,(1):167-176
《方言疏证》完成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历时20余年,是戴震晚年完成的一部力作。书中大量使用“同”与“通”两个术语,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加以分析,这两个术语都有许多不同的含义。为了准确地理解该书的深刻内容,我们对书中的“同”与“通”两个术语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释“”———兼论《公》中之“公”自保利博物馆 (polymuseum)收藏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公”以来 ,已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学界于其铭文读释和文物价值 ,大部分已取得一致看法 ,唯有个别文字的读释尚存在分歧。如“公”之“”字 ,李学勤先生释“”为“遂” ,裘锡圭先生读为“豳” ,美国学者或以“X”代之 ,以示不能确定。近来 ,刘雨先生著《豳公考》一文 ,认为该字应读“豳” ,“读为‘遂’肯定是错误的”。①笔者近期亦对此字进行了一番分析比较 ,并考稽史料 ,发现该字实为“燧”字 ,青铜器应称为“燧公”。李学勤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