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主义视界中的毕淑敏散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女性主义的视界来观照毕淑敏的散文,可见出其矛盾和迷惘努力超越传统社会性别,却不自觉地回归到男性中心主义;呼唤主体意识却常浑然不觉地陷于客体地位;表现女性的主体意识的缺失,却不明就里。总之,她的散文透露出了她尚缺乏对女性整体的深入的思考、她的现代女性主义意识的欠缺。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女性主体意识的真正觉醒尚需时日,尚需努力。  相似文献   

2.
女性散文创作是近年来常常引起关注的一个文学现象,其中斯妤的散文就以她对人生、人性的探索与思考,创新的文体风格和女性情怀的相结合,体现出独特而成熟的审美品格.本文试图从文体风格,创新意识,女性情怀这几个方面来解读斯妤散文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的散文反映出的存在主义的实存状态观,即人的存在在本源性意义上的虚无,以及由此而来的那种根本性的荒诞、焦虑、孤独和绝望,成为张爱玲基本的人生观和她着重表现的存在体验。这种虚无主义的哲学意识存在于张爱玲作品中的原因,首先在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其次从张爱玲个人经历的角度来分析,要归因于她的“身世之感”。  相似文献   

4.
<诗经·国风>中出现大量表现"女追男"现象的作品.从地域文化差异是‘‘女追男"现象在十五国风中分布不均匀的原因,而当时历史文化大背景则是"女追男"现象形成的源流:第一在于伴随着阶级出现的礼制,处于发端期,其控制范围和实际效果不如后代;第二,诗经产生之周代距母系氏族社会较近,女性拥有自由选择权利的意识比后代尚为兴盛.  相似文献   

5.
《胖女人的玩笑》(1967)和《女恶魔之死》(2017)分别是英国女性作家费?维尔登最早和最新的两部作品.自从处女作《胖女人的玩笑》于1967年问世以来,时隔半个世纪之后的2018年,它被翻译成中文,可见维尔登的作品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她笔下的"胖女人"和"女恶魔"形象在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和"第三次女性主义浪潮"中走向不同的归宿.向往自由快乐的"胖女人"和走向自我毁灭的"女恶魔"只是维尔登为唤醒更多女性自我意识有意而为之的结局安排.女性人物的不同命运安排,折射出维尔登对两性和谐关系的愿望与期待.  相似文献   

6.
萧红散文描述的是她真实的生活经历.本文试图从萧红散文所表现的情态出发,解读萧红在特定时代、特定历史和不幸的人生经历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及其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唐代是道教发展较为充分的时代 ,这一时期几位著名的女诗人都是女冠 ,其中鱼玄机是最独特的一位。她的独特性表现在她的作品充满了女性意识。这种女性意识体现在女诗人对爱情的态度和思考上 ,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上。它使女诗人拥有了女性的灵魂 ,一扫文学史上女性的迷失  相似文献   

8.
左佳馨 《职大学报》2009,(2):15-17,36
作为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位女性作家,谌容在其文本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人物形象,其所陈列的女性人物画廊正体现了她的一种以女性为写作中心的走入状态.而又因其女性形象中蕴藉着作家自身的人文关怀,具有了一种"超性别意识"的写作姿态,一种对于当时社会实质问题的热切注视.谌容始终关注着难以解决的人生问题和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但这种"超性别意识"的抒写背后却有着认同男性视角的格调存在,即作家在无意识中服从了传统思维对于女性的认同和束缚,由此造成了其作品中一抹"暗色"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李元洛、雷达和阎纲是当代文坛知名的评论家,他们将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文学研究、批评,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度过半生之后,他们都投身于散文创作,为当代文坛写意了一幅"另类"风景.李元洛的散文具有"诗意"风格;雷达的散文既是评论,亦是美文;"赞美亲情、赞美人性"是阎纲散文的写作基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寻根文学"的典型文本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等,分析了"寻根文学"在表达方式上的悖论与反讽现象,指出其以世俗的价值观念表现超越世俗的文化意识和哲学意识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1.
在新散文阵营中,从生活的积累及文字的苦难意识等方面来说,冯秋子是扎实和独具魅力的一位。她是一位心怀悲悯,具有极强的独立生命意识和散文主张的散文家。流淌在她身上的蒙古血统,注定了她强烈的苦难意识、被悲悯情怀贯穿的个人性格和散文写作态度。在冯秋子的词典里,散文不是小资的、休闲的、风花雪月、无关痛痒的文字游戏。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在书写、反拨不平等的两性关系,争取女性应有的社会地位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唤起了女性意识在当代的完全觉醒,而在自己的笔下文学地创建"女性乌托邦",构建"私语创作"的模式,使其成为这类书写颠覆男权文化中心精神、探索女性解放之路的主要策略.但无论是组成没有男性的纯粹的"女性家庭"还是走向女性的自我幽闭,都是一种脱离两性和谐共生之自然状态的女性自我幻灭与放逐,不仅显示出"私语创作"的局限性,而且显出女性解放的虚弱与疲惫.  相似文献   

13.
"先秦散文"是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奇葩之一,与《诗经》、《楚辞》等对仗工整、韵律明显的"韵文"相较,它属于"无韵之文"。从内容上说,先秦散文因更多记录历史故事,阐述历史哲理,刻画性格鲜明历史人物而被形象地称为"先秦历史散文"。先秦历史散文中记载了诸多性格鲜明、各具特色的女性人物形象,这是先秦散文的独特之处,也是亮点所在。本文对先秦散文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探析,并对其对后世文学的重要意义做了阐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在张爱玲笔下有一组活生生的外国人群像.与同时代的作家不同,张爱玲以亲善的态度关照这些男性和女性形象.任何形象都是作者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集体想象物.张爱玲出身于日渐衰落的豪门望族,生活在中西文化交汇的十里洋场,是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上海作家,同时她又是一位女性作家.这决定了她无时无刻都在以这种写作身份和视角阐释她所接触到的外国人形象,从而为现代作家表述现代生活开拓出一个崭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女性散文在20世纪90年代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散文写作技巧上,女性作家开辟艺术新境界的理论主张得到了最全面、最细致、最深入的演示,这是她们依托散文艺术表达的对自由理想的追求,并在"散文革命"的历史印痕里镌刻下女性精神探求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人的解放、个性解放思想潮流影响推动下,日本女性开始走上历史舞台,用她们手中的笔唱出女性的悲欢喜乐。木通口一叶、与谢野晶子等女作家表现女性作为人的意识的觉醒,追求恋爱与婚姻的自由;20世纪20年代宫本百合子等女作家大胆表现女性追求性爱、婚姻自由、工作自由、离婚自由等;20世纪的80、90年代,日本女性对婚姻、家庭和生育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她们的作品中大量涉及了生育之性与"家族制的崩溃"、"家庭制的解体"等文学主题。她们对生育之"性"充满厌恶,即对"母性"充满反感,对家庭制的解体表现出无奈,同时她们又在构建新的"家庭"。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艺术散文理论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主要表现在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为核心的艺术散文理论的确立。"独抒性灵"直接在人的心灵与艺术之间架起了桥梁,强调了散文表现思想感情、观照内宇宙世界的功用,它标志着明清艺术散文从本体的高度确立了表现的艺术本质,构筑起自己的基本理论;"不拘格套"以无形之形为己形,以无法之法为己法,它标志着明清艺术散文从本体的高度确立了以"散"为主的形式特征,构筑起自己的形式理论。理论是自觉的代表,是成熟的标志,明清艺术散文理论的自觉,充分显示出明清艺术散文所抵达的成熟之境。  相似文献   

18.
乔伊斯的巨作<尤利西斯>作为最杰出的意识流小说典范广泛采用了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手段--时空交锚--心理时间运用,以及感性印象、声音节奏和散文文体,令我们广大文学爱好者更加清楚对于意识流小说的解读应重点放于以意识流的完整性对抗和理解意识片段的零散性,进而做到从整体上对小说的意识及其流程进行把握,最后联系生活实际,引发我们深刻的自省.  相似文献   

19.
散文依靠意境来感读者,意境是散文的艺术表现形态;意境,体现的是客体之景与主体之情的相互渗透,彼此辉映,透露的是作者的心智与情思.散文必须达到情与景,意与境的和谐统一,才会产生强大的艺术魅力;中学语文教材中散文的意境创设常见的方法主要有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和借景移情等.  相似文献   

20.
谢冰莹除创作了散文、小说和报告文学外,还写了大量有关文学的理论文章.从20世纪30年代初至80年代末,谢冰莹对文学进行了深邃的思考:在创作经验上,认为"通"与"好"是写出一篇成功作品的关键;在文学实践上,注重时代意识与创新意识,响应"文协"号召,顺应时代要求,对报刊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相应的变革与发展;在创作思想上,以自然为皈依,以人生为法度;在文学作品的选择与欣赏上,强调内容、形式、主题三方面兼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