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和谐发展是学校管理价值追求的终极目标,传统教师管理基于教师作为"经济人"、"社会人"的人性假设基础上,导致学校教师管理的不和谐。文化管理基于教师作为"文化人"的假设,注重人与学校、人与人及人自身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最终管理目的,以塑造共同价值观为手段的和谐的教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和谐发展是学校管理价值追求的终极目标,传统教师管理基于教师作为"经济人"、"社会人"的人性假设基础上,导致学校教师管理的不和谐.文化管理基于教师作为"文化人"的假设,注重人与学校、人与人及人自身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最终管理目的,以塑造共同价值观为手段的和谐的教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营造科学合理的校园环境,为了学校事业的进一步科学发展,学校抓住时代机遇,紧抓学校基础建设,以学生、教师的安全发展为根本,为搭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育人平台而努力。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核心是和谐,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全身心致力于学校事业的发展,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互敬互爱、团结协作、活跃和谐的优良校风是和谐校园文化的体现。校园文化的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的手段相结合,以发展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目的。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是中国现代化社会的最高价值核心和最高社会境界;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就是要把学校建成一个能实现师生和谐相处,实现学校和教师、学生双赢的理想、稳定、融洽的团队,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现师生关系、干群关系和家校关系的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校园同样需要和谐,课堂教学也需要和谐,教育的作用就是促进人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等速发展,而是使人的发展的各个因素之间和谐、有序地发展.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上,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实现的.师生关系的和谐就成为和谐教育的前提,教与学的和谐是实施和谐教育的核心,教与学的和谐评价是和谐教育发展的动力,学校、家庭、社会的和谐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基石.  相似文献   

6.
黄振宇 《江苏教育》2007,(13):31-33
人本思想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办学理念,在办学过程中一切办学行为都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弘扬人的内在价值,通过管理服务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使人获得自由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对于一个学校而言,发展教育,关键在于发展教师,学校要通过思想引领、制度约束和自我展示平台的搭建来落实办学理念,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四川教育》2005,(11):13-14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已成时代主题。和谐是世间万物发展的力量。人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和谐发展。和谐发展的学校教育是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在这里,“学生发展是目的,教师发展是关键。学校发展是载体”。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筑学校教育的价值共识和行为范式。构建“生态和谐、共济共生”的学校教育环境,创造师生在各自的生态位置上和谐相处、充分发展、快乐成长的机制和动力?一些校长的思考和实践,给了我们富于价值的启示。[编按]  相似文献   

8.
创建和谐校园,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师和谐发展一是学校要以教师发展为本,制定出校本教研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并围绕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教师积极参与,为教师发展筑路搭桥。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每个教师发挥智慧和才能创造  相似文献   

9.
"全人教育"价值观的核心是尊重人,包括尊重人、尊重人的差异,以及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创建富有吸引力的、富有人文关怀和个性的学校文化,促进师生和谐健康发展.学校的各项工作以促进教师、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发扬传统中铸造新的辉煌.尊重教师,构建和谐的九中文化 "全人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尊重学生的文化差异与个性差异,尊重教师的个性和劳动成果,为学生和教师创设良好、和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以实现师生员工和谐、人与制度和谐、人与环境和谐、学校与外部环境和谐.  相似文献   

10.
<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的使命是要和谐一致地培养人。""没有人和谐的教育工作,就不可能培养出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基于这种认识,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和谐教育也成为很多学校的价值追求。一、努力建构和谐校园1.理念引领——建构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作为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把建设和谐校园作为重要目标,努力构建全体师生员工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校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使大家思想上有共识、感情上有共鸣,从而心理相容、情感相通,真诚相待、快乐相处,使学校成为全体师生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成才的摇篮,创业的福地。  相似文献   

12.
论影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学校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教师正逐渐成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调查发现,物质待遇、发展平台、师资管理和学校文化等学校因素对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都有重要影响。民办高校应尽力为青年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丰厚的物质待遇、科学的师资管理和积极和谐的学校文化,以促使其快速、健康成长。与此同时,青年教师也应该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争取获得尽可能好的个人成长。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教师专业特点及本科小学教师培养思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学教师以其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其专业,专业情意的鲜明性、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和专业能力的全面性构成了小学教师专业特点。本科小学教师培养思路必须建立在对小学教师专业特点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要确定“全面发展、学有专长、特色鲜明”的培养规格,构建“主干突出、横向拓展”的专业方向,形成体现专业方向的课程结构,发挥教育实践的平台作用。  相似文献   

14.
西部一乡镇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乡村学校开发所在社区课程资源是在落后条件挑战下课程改革的必行之道。调查显示乡村虽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并且学生也有一定需求,教师也已有意无意利用,但以“学校”为主体的开发还没有上升到意识层面,同时也存在教师课程意识淡薄、已有开发方式单一、制约条件较多、学校与社区联系少等问题。为此,校长增强课程意识,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创新课程资源开发方式,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学校与社区的交流和合作,是乡村学校开发社区课程资源的应有之举。  相似文献   

15.
高发东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7):110-112
技校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如果放松心理健康教育,他们势必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发育和日后的健康成长。必须把班主任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技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促进技校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协调发展,为经济建设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其自身素质,尤其是创造素质的不断发展;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使教师潜能的最大限度发挥;基本要求是其主体素质持久、全面、和谐、自主的发展。可以说,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如可持续发展意识淡漠、人际交往能力欠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差、教研能力差与教研水平低等许多问题。鉴于此,笔者提出了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四点应对策略:1.树立终身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促使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转化。2.构建“学习型”学校,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3.养成勤于反思的职业品质,不断修正和完善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4.创新人才管理机制,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构建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学校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中、东、西部三省1174名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幼儿教师对学前一年教育中教学与课程的期望。研究结果显示,幼儿教师普遍认识到学前一年教育的重要性,并认为应当突出学前一年教育教学与课程的特殊性,为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与入学准备设置适宜的课程。  相似文献   

19.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必须构建优良的创新环境 ,搞好校内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同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构建创新环境的必备条件 ,同时还要兼顾搞好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等校外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管理制度必须以人为本,注重这个教育的主体,管理必须追求和谐。和谐管理,可以凝聚人心,提高办学效能,尊重师生人格情感心理的需求,使学校工作得以全面健康和谐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