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调查消毒供应中心的灭菌记录,分析其中潜在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工作人员对灭菌记录书写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安全意识,防范医疗纠纷.方法:查阅我院2013年7~12月1951批次的压力灭菌记录,按照国家"消毒供应中心监测技术规范"为标准进行质量评价,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结果:灭菌记录中存在着不利于质量追溯的缺陷,如字迹不清、随意涂改、灭菌过程记录不全面、记录归档不规范等.结论:要提高灭菌记录的质量,必须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对灭菌记录进行系统、规范培训,完善相关的制度、职责、流程并督促落实.提高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关键岗位实施授权管理,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者充分认识灭菌记录的重要性,加强对灭菌质量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从医院门诊到病房及手术室的医疗器械用品回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和发放等管理,传统的管理模式耗时、费力、效能低下,为了提高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效率,设计了物联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根据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通过EPC(电子产品编码)将消毒供应中心的所有物品的信息采集起来,并将消毒供应中心的这些物品及所有相关信息集成于SQL SERVER2005数据库内;通过ADO、SQL语言操作数据库的数据,实现数据查询、统计、审核、分析后,打印报表、显示、提醒等功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为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及决策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消毒灭菌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于灭菌保存的包装材料日益丰富[1].按照不同物品的性质和用途,合理选用适合灭菌和保存要求的包装材料.不同种类的手术除了要使用常规医疗包外,也需要备用医疗包.我科利用纸塑包装袋的优点,对于一些特殊的、贵重的器械和物品则改为纸塑灭菌袋进行包装灭菌;此方法不但能有效保存无菌物品,且节省人力物力资源,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现在不少医院的消毒供应室已应用质量可追溯系统,它具有高效、智能、强追溯性特点,使各环节、全过程管理走向信息化、系统化、科学化。但从一些医院的运行实际问题看,确保这一系统效用的充分发挥,还必须运用系统论正确处理消毒灭菌系统、要素与环境三者关系,从源头上加强全员、全过程质量管控,建设和完善诸多的前置条件,做好基础提升工作。  相似文献   

5.
清洗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除热源、微生物及有害物质的关键措施,其优点是能降低物体上的生物负荷,而达到灭菌时无菌保障水平(SAL)10-6[1]。清洗为消毒清除障碍,是医疗用品再处理的必要过程,如果清洗不彻底,将成为医院感染的传染源。通过对我院可再生使用医疗器械清洗过程的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积极找出对策,提高了清洗质量,保证了消毒灭菌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实验动物屏障系统的微生物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屏障环境和所需物品进行科学的消毒和灭菌、加强对员工素质和技能的培训、制订并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规程(SOP)和工作制度、定期维护、保养各种仪器设备、定期对屏障环境内的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跟踪监测等方法,确保屏障环境内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
医院中心供应室是对各种医疗器械(用品)、敷料及其它物品的清洗、灭菌以及保存,发放各种无菌物品的场所。它是重要的医技科室或称医院的“心脏”。 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控制:它是预防与控制院内交叉感染成败的关键。而供应室工作质量是由供应建筑布局、供应室人员素质及设备条件等一组因素所决定的,但并不排除人的因素第一。  相似文献   

8.
李彬 《商洛学院学报》2005,19(1):119-122
运用HACCP原理对核桃乳生产过程进行了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确定了其关键控制点为:原料果、原料乳验收及处理;无菌包装材料的验收;去皮脱涩;灭菌;无菌灌装.通过对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确保核桃乳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里无菌器材的供应单位,同时也是大量回收各种被污染过的携带致病菌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医疗器材,处理不好,极易造成各种物品间的污染,使之成为血源性感染的媒介.供应室护士在处理、清洗、消毒这些危险器材时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加上有些医院不重视供应室工作,人员及设备没正规配置就更增加了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杨玉荣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4):91-91,118
目的:通过对医院感染因素的调查分析,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内涵质量,为医院感染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制定一系列护理质控管理措施,加强护理质控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结果:确保了消毒灭菌、隔离、无菌技术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防治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落实质控管理措施,使现代化消毒灭菌、隔离、无菌技术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基于RFID技术的赣南脐橙溯源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赣南脐橙食品安全质量问题,根据赣南脐橙种植、加工包装、销售的特点,研究并设计基于RFID技术的赣南脐橙全产业链食品溯源系统,以实现对赣南脐橙全方位的信息管理,有效的保证赣南脐橙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RFID技术是一种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将蔬菜供应链系统划分为种植地模块、加工厂模块、仓储模块、运输模块、销售终端查询追溯模块、RFID模块等6个模块,建立了蔬菜安全供应链的RFID系统。该系统的建立为我国物联网技术在蔬菜供应链管理中推广应用,实现蔬菜质量安全的全面跟踪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很难满足高校内涵式发展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以目标管理理论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可行性。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监控体系设计采用目标管理的管理思路,提出一个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至少应该包括三个工作系统:教学工作质量评估、制度保障、支持与服务体系。针对构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培育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的高校教学质量文化、注意与其他教学活动的平衡、注意保护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中被评人员的积极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努力提高高校教学督导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教学督导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科学高效的教学督导工作,可以促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疏通教学质量信息,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只有完善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才能有力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校教学工作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教学督导的内涵和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督导的功能定位、督导的组织机制和督导的人员培训三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教学督导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医生、患者的满意度。方法:成立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制定手术间管理制度,根据手术间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立改进目标,实施CQI。结果:实施CQI后,手术间的术前物品准备、术中环境整洁、人员在位、随手关门、术后整理、物品定位放置等各项指标均较实施CQI前改善。结论:通过实施CQI,规范了手术间的护理管理,提高了手术室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以及医生、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责任不可追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有关追溯制度的规定存在总体上不够重视、追溯链不完整、追溯记录内容不全面、企业追溯系统缺失、政府部门对追溯的引导、服务和监管不明确等不足,应通过修法,严格农产品追溯制度,完善追溯记录内容以及追溯各环节、各主体的追溯义务,强制建立生产者的追溯系统,明确规定政府对追溯的引导、服务和监管职责等,为农产品安全管理提供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7.
分析测试中心作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大型质谱光谱类设备,并需要多品种、大用量的气体供应。为了保障气体稳定、持续和高纯度的供应,分析测试中心设计建立了基于集中供气系统的实验室安全防护机制,并健全了规章制度和安全责任体系。在集中供气系统完备的硬件基础和系统化的管理保障下,确保了实验室大型设备的安全、连续、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要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就业导向,必须建立起适合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保证与监督体系。从本质上讲,教学督导的核心即为教学质量管理。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督导工作要认真负责地做好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质量与实效的监控.坚持督导结合,公平公正客观地评价。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高职高专院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借助于校园网络,设计合理有效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实验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能够有效地避免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合理地进行实验安排,实现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20.
供应链管理的成功实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信任、一体化的管理、完善的信息系统(以先进完善的信息系统为基础);中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难点在于:信用体系不健全、企业之间的合作观念淡薄、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为此可采取的对策有提高对供应链管理观念的认识、加快建立健全中国的信用体系、完善基础管理,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快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