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果酒、果醋及泡菜的制作"是高中生物选修1的开篇之作,上好这一课对整个选修1的教学意义重大,那么该如何做到学生分组实验的可操作性?笔者从教学安排到实验操作等方面提出开设该实验的建议及怎样组织实验。一、实验教学内容分析"果酒、果醋和泡菜的制作"是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的课题1和课题3的内容,涵盖了果酒、  相似文献   

2.
1教材分析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中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的课题1.选修1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实践学习科学探究的选修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本课题包括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以及进行成果评价.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设定本课题的教学目标如下.  相似文献   

3.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中的内容。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发酵作用的原理,学习传统发酵技术。但酿制葡萄酒的发酵时间较长,需要10~12d,而且实验材料受季节的限制成本较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以酿制米酒代替果酒的酿制,大大缩短了实验周期,只需24~36h。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能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有效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另外选用的实验材料是糯米,价格便宜且一年四季都可买到。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中有传统发酵技术这一专题,学生对果酒的制作这一实验很感兴趣,他们迫切想亲自动手尝试制作果酒,体验将已知知识转变为有价值“产品”的快乐。由于果酒制作所需时间较长,通常都是让学生在家里完成,学生在制作果酒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果酒制作实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第一个课题,对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实验技能以及提高生活品质、积累经验都有重要的意义。按教材安排的教学进度,该实验通常在每学年第二学期(即3月份左右)进行学习。此时,我国北方大多数地区气温还较低,葡萄等水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生物学选修教材《生物技术实践》中,专题1是应用传统发酵技术对有关果酒的制作,以葡萄酒制取为例介绍果酒的具体制作过程。笔者在教学中按照教材中的方法指导学生制取葡萄酒,但制作的葡萄酒口感并不理想,且多数学生不愿或不敢品尝自己酿制的葡萄酒。根据《课程标准》"生物技术实践模块重在培养学生设计试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生物技术应用的了解"。本模块并非只要学生埋头按部就班进行试验操作,还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将生物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和生产中。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酿制酒酿”是苏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中的学生实验。米酒是南方传统的风味小吃,学生对它非常熟悉,制作材料简单,成本不高,实验器具不复杂,可操作性强。让学生亲身体验酒酿制作的过程,感受发酵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魅力,同时也能让学生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8.
<正>1概述本专题是新课标教材新增内容,主要考点有: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制作泡菜并测定亚硝酸盐。考查重点是三项技术的制作原理和设计装置,难点是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本章内容与微生物联系密切,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微生物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学会探究发酵的最佳条件并做好记录,同时注意实验的严密性。从命题角度看,主要是以果  相似文献   

9.
以优质的糯玉米和菠萝为生产原料研究复合果酒的制作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糯玉米-菠萝果酒的发酵工艺.采用气相-质谱联用仪对糯玉米-菠萝果酒的香味成分进行了检测,预测优化后果酒的酒精度为10%,实测值为8%.结果显示:向菠萝汁中加入白砂糖将糖质量浓度调至18%,糯玉米糖化发酵液与菠萝汁的混合比例为2∶3,按5%的比例向混合的果汁中添加安琪活性酵母,主发酵温度23℃,发酵24 h,后发酵温度30℃,发酵13~16 d,在15~20℃下陈酿2个月,用明胶澄清剂澄清处理,杀菌,得到色泽金黄、口感纯正清新、果香十足的糯玉米-菠萝果酒.  相似文献   

10.
以柠檬和紫薯为发酵原料制备新型果酒饮料,主要对该新型果酒饮料的料水比、加糖量、主发酵及后发酵时间等发酵条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柠檬汁和紫薯的料水比分别为1:25和1:7,加糖量为10%,主发酵时间为13 h,后发酵时间为12 h,在此条件下该果酒饮料的感官指标及经济成本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1.
<正>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的第一个课题是"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从教材的编排设计来看,这一课题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利用微生物的生产活动,让学生在实验室条件下动手制作一些发酵产品,理解其科学原理。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笔者总结出一些关于本实验的操作改进措施,与同行分享。1实验材料的选择按照教材"实验设计"的要求,应选用葡萄作为  相似文献   

12.
以探究葡萄酒制作改进方法为切入点,从发酵原料、菌种、发酵装置等多个方面分析,对“果酒及果醋的制作”这一课进行复习,以期达到构建科学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周有寿 《青海教育》2015,(Z1):92-93
人教版生物选修1专题1的分组实验"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介绍了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历史、文化、制作原理,并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装置,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我们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假期指导学生开展了果酒和果醋制作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学后对学生的综合实践结果进行了合并分析,对实验的组织方法、材料的改进、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等方面做了探讨和研究。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果酒、果醋发酵装置设计改进思路源于高中新课程生物选修1之专题1中的"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学活动.笔者经潜心研究,将其瓶盖上导气装置改用医疗输液滴管,制成"U"形连通装置.  相似文献   

15.
将人教版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教材所涉及的发酵产品制作流程及如何防腐简单归纳如下. 1 果酒的制作 1.1 制作流程 将榨汁机清洗干净,并晾干,待用.选择新鲜的葡萄,先将葡萄冲洗,再除去枝梗和腐烂的子粒,放到榨汁机中榨取葡萄汁.  相似文献   

16.
蔡利永 《新高考》2010,(3):49-52
果酒、果醋以及腐乳的制作是我国传统的发酵技术,是新课标教材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新增的实验内容。从近两年新高考以及各大市的模拟考试来看,  相似文献   

17.
<正>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P.95提到:"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做发酵。产生酒精的叫做酒精发酵;产生乳酸的叫做乳酸发酵。"同时教材P.95的"资料分析"介绍了利用酵母菌、醋酸杆菌和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酒、食醋和味精。微生物的发酵包括有氧发酵和无氧发酵。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发酵的概念,但多次多处使用"发酵"一词,制作果酒有厌氧发酵,果醋为需氧发酵。河  相似文献   

18.
应用学生为主体的“小课题”教学模式,以“果酒的制作”为例,具体解读“小课题”模式中“选题、开题、做题、结题”的实施办法,为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古人发现吃了熟透后发酵的水果能舒经活血,便进行人工发酵造酒。最早的酒可能是果酒。"医"的繁体字"醫"从"酉","酉"是酒器。后来,造酒的原料由水果而改为黍  相似文献   

20.
从"材料选择、菌种来源和发酵装置"三个方面对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实验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