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评莎士比亚的历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莎士比亚是英国历史剧的创始人。在他创作的三十七部剧本中,历史剧竟有十部之多,即《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三世》,《理查二世》,《约翰王》,《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和《亨利八世》①。十部中《亨利八世》以外的九部都是在他创作的第一时期写成的。在世界文学史中,象莎士比亚这样致力于历史剧创作,并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理查三世》中的主人公理查三世进行了新的解读。认为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理查三世虽然是一个邪恶的人,但是从悲剧性的角度来看,他却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抗争精神的人,他的邪恶中显示出了崇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驯悍记>是莎士比亚早期的作品之一,这部似喜实悲的戏剧,反映了伊丽莎白时代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使女性丧失独立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亨利·都铎出身于威尔士的古老家族,其母系则是兰开斯特家族的后裔。玫瑰战争使他成为兰开斯特家族的唯一男嗣,也使他被迫流亡大陆14年之久。理查三世的篡位,导致约克家族内部的纷争和约克王朝的危机。兰开斯特家族乘势再起,亨利成为其重夺王位的旗帜。亨利通过与受德华四世女儿的联姻争取到约克家族内反理查势力的支持,并且得到法国的帮助以及国内许多贵族的拥护,终于在博斯沃思之战中击败并杀死理查三世,王冠加顶,成为亨利七世  相似文献   

5.
陈自鹤 《天津教育》2014,(15):14-14
关于细节,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有一年,国王理查三世和他的对手里奇蒙德伯爵亨利要决一死战了,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战斗进行的当天早上,理查二三世派了一个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快点给它钉掌,”马夫对铁匠说,“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  相似文献   

6.
国内学者以往对莎士比亚历史剧《理查三世》的研究比较偏重于找寻剧本中的历史因素,用人文主义这样的标签去归类与简化,忽视了作家本人的创造性活动和艺术世界的独特性、完整性。对于理查三世这一人物也大都认为莎翁塑造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寄托了作家对明君的向往而已。本文对这种解读模式提出质疑,指出《理查三世》所流露的诗人忧思和所灌注的心灵生气,分析了剧本独特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7.
一马失社稷     
“一马失社稷”的故事出自英国国王理查三世逊位的史实。他1485年在波斯沃斯战役中被击败,莎士比亚的名句“马,马,一马失社稷!”使这一战役永载史册,同时告诫我们:一个小小的疏忽会带来多么大的灾难。国王理查三世准备拼死一战了。里奇蒙德伯爵亨利带领的军队正迎面扑来,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战斗进行的当天早上,理查派了一个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快点给它钉掌,”马夫对铁匠说,“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你得等等,”铁匠回答,“我前几天给国王全军的马都钉了掌,现在我得找点铁片来。”“我等不及了。”…  相似文献   

8.
这个著名的传奇故事出自英国国王理查三世逊位的史实。他1485年在波斯沃斯战役中被击败,莎士比亚的名句“马,马,一马失社稷!”使这一战役永载史册。国王理查三世准备拼死一战了。里奇蒙德伯爵亨利带领的军队正迎面扑来,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战斗进行的当天早上,理查派了一个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快点给它钉掌,”马夫对铁匠说,“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你得等等,”铁匠回答,“我前几天给国王全军的马都钉了掌,现在我得找点儿铁片来。”“我等不及了,”马夫不耐烦地叫道,“国王的敌人正在推进,我们必须在战场上迎击敌兵,…  相似文献   

9.
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紫色>,通过黑人女性茜丽的成长,解构了社会强加于女性的权力话语,展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抗争,走出被建构的"他者"角色,逐渐重建自我、超越自我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0.
国王理查三世准备拼死一战了。里奇蒙德伯爵亨利带领的军队正迎面扑来,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周宁 《文教资料》2008,(23):39-41
亨利五世是英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君主.他战功显赫,治国有术,其统治时的英国达到了空前的统一与强大.莎士比亚在创作的亨利系列历史剧中,通过对这一人物艺术化的塑造,表达了其尊重人性,希望建立理想和谐的社会体系等早期人文主义思想.对此,本文将以亨利五世的形象塑造为切入点,加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京华烟云>中的女性人物孙曼娘时情感、命运、生活、爱情的态度四个方面来详细描述和分析这一人物形象,并从男性视野的角度阐述了这一女性形象形成的历史根源,揭示在男权意识与话语下女性形象的无语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丹·布朗的小说<迭·芬奇密码>,在扣人心弦的情节中,夹杂着大量怪异的符号和密码解读,为读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阅读快感和审美体验.在<迭·芬奇密码>中,丹·布朗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解构了圣经,从对男权文化历史进行反思的角度叙述了一个"圣杯"的另类传奇,以"圣杯"被隐藏和被保护的"真相"来反映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压制.本文中,笔者尝试从女性神学的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被遗弃的维瑟罗尔奶奶>是美国著名作家凯瑟琳·安·波特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故事以意识流的手法回顾了维瑟罗尔奶奶辛苦的一生.本文试图以女性主义为出发点来分析文中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探究女性在男权社会的他者地位.以此揭示出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里,女性要想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她必须颠覆男权社会赋予她的他者地位,成为有意义的人,而不是他者.  相似文献   

15.
《驯悍记》历来被认为是莎士比亚男权思想的典范,但事实并非如此。本文试图从联系作品中女性人物凯瑟琳娜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女性现实状况入手,分析社会是怎样一步步把一个有主见又有思想的聪明勇敢泼辣叛逆的姑娘逼到走投无路的境地,点出封建时代男权社会迫害女性灵魂,剥夺女性自由的主题,从而揭示出莎士比亚和他作品背后蕴含的女性意识和思想。  相似文献   

16.
金梦 《外国语文》2023,(3):51-56
王晓鹰导演的话剧《理查三世》于2012年在英国莎士比亚环球剧院上演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聚焦戏剧中的“空”问题,比较彼得·布鲁克与中国戏曲的相关论述,并将其用于分析王晓鹰版《理查三世》的导演创作特点,以期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背景下,为中国当代戏剧呈现如何创新提供另一种思路。彼得·布鲁克在《空的空间》中对戏剧本质的看法在某种意义上将戏剧回归到最原始的空间美学状态,这体现在他对莎士比亚戏剧精神的把握,尤其是在莎戏排演中对时空的把握和演出与中国戏曲的时空美学观有异曲同工之妙:充满了“假定性”。  相似文献   

17.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其中描写的女性形象被人们长期忽略甚至误解.<麦克白>中所描写的女性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所受压迫最深的一部作品,这与莎翁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经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男性情爱的想象与期待——论《品花宝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花宝鉴>表面上是一部描写男同性恋的长篇小说,但事实上,小说中的优伶是女性的化身,寄托着士人才子对理想女性与完美爱情的设计与向往.小说处处书写着男性的话语,传达着男性的声音,把男权的范围扩大到了极致,使得<品花宝鉴>成为了一部事实上的男权小说.  相似文献   

19.
林白小说在艺术手法和思想意蕴方面带有明显的复调小说的特征.作品不但表现了她作为一个成熟、睿智、独立的女性知识分子对男权社会的抗衡的努力,而且也包含着被男权文化所排斥、所轻视而产生渴望找到社会归属感,争取社会认同的焦虑心态.从她一系列代表作品如<致命的飞翔>、<瓶中之水>、<说吧,房间>、<一个人的战争>等可以看出地对女性孤独与抗争,生命的悲剧感与生命的激情相交织的复杂的两重体验.  相似文献   

20.
杨梦雅 《英语广场》2023,(21):55-58
莎士比亚的悲剧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真实,呈现了很多经典的女性角色,她们或忠贞完美或恶毒妖异,但无一例外折射出了剧作家内心深处的囿于传统和时代以及自身性别的男权意识。本文以莎士比亚六部悲剧中的女性角色为例,分析了莎士比亚所处时代中的男权意识和莎士比亚自身的男性身份对其笔下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进而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状和女性的真实地位,这对我们分析男权社会的建构有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