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少林拳虽然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但它究竟源于何朝,产于何代,至今仍众说纷坛。一日:少林寺为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来我国传教的印度僧人达摩所创;二曰:少林拳为少林寺初期的慧光和僧稠所创;三曰:少林拳为宋太祖赵匡胤所创;四曰:少林拳为明代少林僧“紧那罗王”所创等等。笔者认为,以上种种观点,虽经先辈和行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苦心的研究,但由于忽视了社会背景,历史状况等网状结构的各种因素,因此,其结论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为深入开展对少林武术的探讨与研  相似文献   

2.
少林拳近年来得到迅速传播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其自身所携带的语言、习惯、习练场所等方面被人们忽视。文章以登封市少林拳为例,对少林拳传播过程中容易被人遗漏的文化空间进行阐述,提出在新形势下如何对少林拳文化空间实施"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力求为少林拳文化体系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5,(5):56-57
本期出场名家: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跆拳道专家、国际级裁判赵磊山东济南王大海来信:在练习少林拳中,怎样理解有形和无形之说?秦庆丰答少林拳表现的形式有有形和无形两种。有形是以武术的套路为主,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将少林拳中的踢、打、摔、拿等单式技法和战术动作,按照实战常规、经验和假设的战机的技术规律,有机地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少林拳美学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少林拳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少林拳的技击、名称、风格、意境、武德美等方面。少林拳富含深厚的美学思想,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通过对少林拳美学特征研究,使人们对少林拳有个更深的认识,从而为少林拳教学、训练及表演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并充实少林拳理论体系,为少林拳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范克平 《中华武术》2005,(9):58-61
闯少林拳是目前发掘的一套存世于今且有图片、文字作著录的南派少林甘凤池拳法。据民国21年(1932年)上海中西书局正式出版的《少林拳图解》一书中介绍:“(闯少林拳)为甘凤池拳法。传于万邦才。邦才传鲍永福。永福传真州徐淦林。而笔者所整理的闯少林拳,则是根据旧时南京中央国术馆编审处、  相似文献   

6.
严翰秀 《武当》2011,(2):33-35
(2)张三峰"精于少林"的个人主体认识基础。前面所引述的文字中说张三峰"精于少林",这是古人的概括认识,张三峰如何"精于少林"没有说明。因为"精于少林",对少林拳术有精深的认识,才能有突破和发展的基础。如果对少林拳术不了解,是不可能在少林拳术  相似文献   

7.
少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随着统治阶级对佛教文化的态度变化而兴衰,而少林拳作为少林文化的特色,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改变,但是,少林拳在这个过程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并没有发生改变。相反,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寺院无数的动荡经历,这种精神逐渐得到巩固,形成为一种少林精神。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少林拳的"禅武"结合的武德中,少林拳的动作设计中,少林拳的武医相依、武以文饰中,少林拳的练功技巧中几个方面论述了少林拳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8.
冬泳悄然挺进世界──参加'98国际北方城市会议有感范学坤1998年1月15日至18日在哈尔滨隆重召开第八届国际北方城市会议。此次会议是当今世界北方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性会议。它创始于1982年,本届会议由市长会、论坛会和博览会三部分组成。冬泳...  相似文献   

9.
《精武》2010,(11):I0003-I0003
宋维海,男.汉族,1947年生,吉林省怀德人,中华武术七段,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员,全国武术之乡——长春市南关区少林拳研究会会长,长春市少林拳研究会会长,吉林省武术协会委员。1988年毕业于长春大学。1960年拜师姜瑞习练少林拳、1969年拜沧州市田冶华为师习练少林拳、器械、散打及中国式捧跤。  相似文献   

10.
朱文清简介     
朱文清:1983年8月生于河北邯郸,自幼喜欢武术。1998年学习少林拳和散打,2000年随著名武术家意拳第三代重要代表人物姚承光老师习拳10年,曾在宗勋武馆担任教练8年,曾荣获  相似文献   

11.
弹棋是古代一种体育游戏,它的起源还和古代足球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创始于西汉,盛行于隋唐,而灭绝于两宋,流行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能反映汉唐时代文化的风貌。 弹棋创始的时间是在汉代,但却有三种不同的创始说法。  相似文献   

12.
名家信箱     
请问如何习练传统少林拳?秦庆丰:上一期我阐述了练习传统少林拳的原则和方法的第一个方面。下面,我阐述一下其他三个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由于传授保守与历史因素导致少林寺的几度废兴,真正的原传少林拳今日已难得一见。目前寺内寺外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少林拳,其实只是流行于中原地区的各种民间土拳而已,与真正意义上的少林拳风马牛不相及也。世事无常,人生如梦,在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中,我中华民族不知有多少文化瑰宝被无情的现实所吞噬和湮没。万幸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亟待做成大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太极拳定位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之源,历史地打造出在世界文化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东方文化。 太极拳源于对道家思想的参悟,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的内修意识,它与少林拳的显著区别在于其彻头彻尾的中国文化气息,没有少林拳那样与佛教的紧  相似文献   

15.
名家信箱     
本期出场名家:陈式太极拳名家冯志强,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贵州省安顺市徐继生同学来信:我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从6岁开始练武术的基本功,已练了两年,可是进步不大。请问,武术上要求的弹跳力和爆发力是怎么练习的?  相似文献   

16.
名家信箱     
本期出场名家: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公安大学教授、梅花桩拳名家韩建中  相似文献   

17.
名家信箱     
天津吴为强来信:请问,什么是少林拳的主攻意识?主攻意识在传统武术对抗中怎样运用?秦庆丰答:北派少林拳的特点之一,是在实战中采取主动攻击的方式,破坏对方的攻击与防守的基本姿势和战术动作,即使在对手抢先出手时,仍采取主动迎击的方式。也就  相似文献   

18.
杨兆麟 《武当》2010,(8):38-38,39
桩者,乃立木于地下也。桩功则是指习练者形同木桩,按某一特定的姿势立身于地面所进行的训练。桩功通常是站桩功的简称,它是武术与气功的重要训练方法。在少林拳和太极拳中,有蹲马步的桩功训练,形意拳有三体桩,大成拳则把站桩功作为重要的基础功法。此外,无论养生气功,还是硬气功,多数都是在桩功的状况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文化学为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在借鉴了现代竞技武术散打的概念和少林拳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分析少林拳技术要求对现代竞技武术散打技术的影响。得出了现代竞技武术散打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的,是传统武术文化的延续。  相似文献   

20.
少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随着统治阶级对佛教文化的态度变化而兴衰,而少林拳作为少林文化中的特色,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改变,但是,少林拳在这个过程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并没有发生改变。相反,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寺院无数的动荡经历,这种精神逐渐得到巩固,逐渐形成了一种少林精神。本篇论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少林拳'禅武'结合的武德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