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作文题目提示:可以用“发现”为题作文,也可以根据你要写的内容,在“发现”二字的前面、后面或前后加上适当的词语,然后按自拟的题目作文。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章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二、作文题解析2000年教育部制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001年河北省作文题为“发现”,并允许考生在题目的前边或后边任意加词语,形成新的题目。该作文题目落实了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并确实达到了“写作不设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  相似文献   

2.
张荣 《阅读与鉴赏》2006,(11):68-70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中学阶段最能体现学生创新活动的教学就是作文教学。如果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那么想象就是作文的翅膀,而创新则是作文的生命。写作是充满创新性的心智活动.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好的训练方式,将创新思维引人作文教学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3.
“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阶段习作目标中又提出,小学生要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由此可见,指导学生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写作文,符合“标准”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故事作文是充满灵性的创新作文,创新作文教学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冲破圈圈框框的束缚,拓宽思路,主动尝试,自由想象。根据教学实践,探讨了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故事作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作文是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具有极其丰富的潜在创造性因素。新大纲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由此可见。培养学生作文时的创造性思维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需要从小进行培养。本文认为,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二是启发想象、联想,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长期的训练就会取得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7.
写作离不开想象。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教师可指导学生图文结合,想象写话;创设情境,编写故事;畅想未来,创新写作。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块重要领域,要提高中、小学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1.善于观察、勤于积累、重在立意;2.发挥想象;3.学作文与教做人相统一;4.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李莹 《江西教育》2001,(6):44-44
修订后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十分重视在习 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从“总要求”到“各年级要求”再到“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 题”中,四次提到想象力的培养问题。在习作内容上,指出要“写想象”;在习作指导上, 强调“鼓励学生幻想,写想象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它启示我们:要把训练想象 ,培养学生创造力当作作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创新教育赋予 作文教学的重任。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 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广阔天地。同一事物、同一篇作文,都可以有不同的观察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的过程,就是学生创新精神的体现。因此,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多角度、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多角度作文。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精神的核心。多角度作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要多向思考,多角度、多方位地开拓思路,甚至逆向思维,帮助学生脱俗求新,使作文的立意鲜活,从而达到拓宽学生想象、创新的目的。如在指导学生写“路…  相似文献   

11.
教师应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作文教学中,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开辟适宜的土壤,给予阳光的哺育,雨露的滋润,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想象、任其发挥的空间,增强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熊敢平 《湖北教育》2003,(19):57-57
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都大有裨益。根据作文教学的特点,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延伸性想象训练 要求学生根据已有材料的叙述、情节的发展,合理推测故事的发展趋向。如给学生讲了《狼和小羊》故事后,我有意问学生:“羊到底被狼吃了没有?”教室里顿时热闹起  相似文献   

13.
笔者针对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几董做法:①师生互动,激发创造热情;②指导审题,培养学生求异思维;③仿写段篇,培养学生创造思维;④指导学生编写童话或科幻故事,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  相似文献   

14.
吴博翔 《宁夏教育》2002,(10):35-35
大纲要求:作文课上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作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和创新。作文教学的自主性其根本就是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其内涵是对学生主体精神的唤醒,上好自主作文应从。做’开始。  相似文献   

15.
想象作文就是把通过人脑加工改造而创造的新形象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创造性是想象作文最显著的特点。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作文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这是《课标》之所以提出写想象作文的根本所在。在实践《课标》一年多来,我把“想象作文”作为重点,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以下就怎样指导写想象作文的几种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育尤其是写作教学也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中之重。为进一步促进创新教育的开展,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致力于给学生提供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激励学生参与启发创新,鼓励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之一。在教学中,采取形式多样的作文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即具有创新意识.努力提高中学生的写作素质,适应21世纪终身学习的需要,在初中阶段就开始注重对学生进行作文创新意识的诱发和培养,在培养想象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习作“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到高年级时“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让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如何才能让学生神思飞动、文潮奔涌,写出富有想象力的习作呢?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多样化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条件式想象教师提供条件,或给词语,或给方向、范围,或听音乐,或提要求,让学生想象习作。1.词语式想象。教师有意识地给出些词语,让学生根据词语编故事,或描述特定景物。如指导学生写—件事时,可出示“…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写作提出如下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由,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与他人交流写作体会,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我们应刻不容缓地采取积极步骤,开放作文教学,拓展交流空间,鼓励自主作文,使学生在整个写作训练过程中始终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以培养其创新精神。为此,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