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离婚叙事与家庭关系对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父母离异会对子女的心理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这一结论已经被国内外众多研究所证实.相对于离异事件本身,消极的离婚叙事与不良的家庭关系对于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负面影响更加严重.消极的离婚叙事通过建构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心理放大了父母离异对子女的负面影响,并通过"内化"使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得到了强化.不良的家庭关系增强了离婚事件的负面作用,使子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甚至是一生都生活在父母离婚的阴影中.如果离婚已经不可避免,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减少父母离异对于子女的负面影响:首先,建构温和的离婚叙事以取代消极的离婚叙事,给予家庭成员更多的理解与接纳,避免子女产生消极的自我认识与评价而出现心理问题;其次,父母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选择和平友好的方式离婚,同时仍尽力承担作为父母对子女应尽的抚养与教育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带来社会结构的一系列嬗变,包括家庭关系的变化,而离婚家庭的急剧增多就是其表现之一。离异家庭子女是父母婚姻破裂后出现的与完整家庭子女不同的特殊社会群体。这个群体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而逐渐扩大。父母离婚、家庭解体不仅会严重影响离异家庭子女的智力、性格和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遏止其社会性的顺利发展,导致离异家庭子女出现社会性发展不良。近年来,我国对离异家庭子女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研究的内容包括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3.
西方社会父母尽义务抚养子女,子女到一定年龄后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组成自己的家庭,然后又尽义务抚养自己的子女。家庭养育子女基本上是像接力赛跑中的传递接力棒一样一代一代向下传递。从父母传到子女是单向的。这种“接力”式的养老模式的出现,是因为在现代西方国家,已有相当一部分的家庭赡养功能由社会机构所代替。美国:亲子关系比较理性在美国,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是显得比较“理性”的。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人很小就有了自立的意识,这种意识不仅影响到与父母的关系(不愿过多依赖父母,从而也减少了与父母共同生活的程度),也影响到与子女的…  相似文献   

4.
孩子应当十全十美,这种不切实际的企盼是招致父母严词攻击子女的又一常见导火索。许多在言辞上虐待子女的父母本身就是很成功的人,但是十分常见的是,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家庭变成了事业压力的发泄场所。(酗酒的父母也会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然后又用孩子的失败作为酗酒的理由。)追求完美的家长们似乎生活在这样的幻想之中,即如果能让孩子十全十美,他们的家庭也就十全十美了。他们把追求安定生活的重担放到孩子身上,这样便可以回避他们作为父母无法提供这种生活的事实。孩子失败了,就成了家庭问题的替罪羊。这时,孩子又得承受他们的责难。  相似文献   

5.
家庭生活与道德教育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子女作为家庭一员的成长是以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为基础进行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对孩子来说,是人和人关系的开始。它既是非常密切的,又是延续得很久的。  相似文献   

6.
离异家庭子女是因父母婚姻关系破裂,从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在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子女不一样的特殊社会群体。  相似文献   

7.
在家庭生活里,常常可以看到,子女做错了事,父母加以严厉的管教,但是子女并不因父母管教得严厉与父母离心,表现出俗话所说的“打不开、骂不开”。什么道理呢?因为子女早已在日常生活中深刻地感受到父母之爱,他们能理解父母严厉的本意。 如何做到“爱生如子”呢? 首先要有心理准备。只要想想这些学生在家里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都是父母“唯一”的希望。当他们出现这样那样问题时,我们不妨设想,他  相似文献   

8.
本期观点     
《父母必读》2008,(10):14-14
父母精神紧张会影响宝宝的健康过去的研究已经表明,压力能够影响自身的健康情况,但对于压力如何影响他人健康的研究还不多。英国研究人员对120名5~10岁的儿童和他们的父母进行了为期3年的跟踪研究,要求父母每周记录其子女的健康状况(如果子女生病还要记录他们的体温),每6个月都要填写有关他们自己精神健康、压力事件以及家庭冲突的问卷。  相似文献   

9.
孩子为什么离家出走?家庭因素。一是家长对子女过分偏爱、溺爱。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过惯了娇生惯养的生活,在家中是小皇帝。随着孩子眼界的拓宽,他们的欲望会越来越膨胀,一旦家庭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他们便会有闯荡社会的想法。二是家庭缺少温暖,有些家庭父母双亡,或离异,或是父母长年外出做生意、打工,使孩子的物质和精神渴求难以满足,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而产生自闭或厌倦心理,于是采取一些诸如离家出走等方法来逃避现实。三是家长与子女缺乏理解,交流不畅。孩子和家长在思考同样的问题时确实会有认识上的差异,因而难免在一些问题上出现分歧,若长期得不到沟通,一不顺心,孩子便会离家出走。四是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家庭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过严。孩子做错了事,或是学习成绩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害怕父母批评,从而离家出走。  相似文献   

10.
《幼儿教育》2012,(11):19
"不",是孩子讨厌听,父母讨厌说的一个字。父母如何聪明地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其实也是一门艺术。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最新载文,刊出哈佛大学教育发展心理学教授、《改变想法的艺术》一书作者霍华德·加德纳总结出"对孩子说‘不’的5种积极方法",值得我们学习。1.用"可以"取代"不行"。纽约市犹太家庭及儿童服务局首席心理学家布鲁斯·格莱朗博士表示,听到父母说"不"时,一些孩子无法理解父母为什么会拒绝自己的要求。例如孩子提出要吃糖,父母说"晚饭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家庭有益孩子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的特别关注,我们与广大读者讨论建立和谐家庭的问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建立和谐社会须从建立和谐家庭开始。和谐的家庭,能够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孩子,使孩子具备永恒的生命基础,长大以后会成为社会的栋梁,让父母自豪;不和谐的家庭,很容易生成人格缺陷的后代,甚至会成为社会的负担或群体的败类,令父母一生都不得安宁。建立和谐家庭,责任主要在父母,关键主要在沟通。不少家庭教育的失败源于没有与子女进行很好的沟通。你重视了沟通,你就取得了教育子女的发言权,也就具备了建立和谐家庭的基础,因为,心与心的距离是世界上最近的距离,如果没有沟通,也可能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亲子关系也不例外。当然,沟通也要讲究方法。首先要真诚,以心换心,人最难拒绝的就是真诚;其次要信任,信任是保持良好关系的基石;再次要尊重,尊重同样适用于家庭,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就不需要尊重,实际上孩子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建立和谐家庭,还有两个方面需要我们注意:一是,所有家庭成员要互相关爱;二是,随着子女的成长,父母要适应亲子关系的微妙变化。请广大读者认真阅读本期晏红同志的文章,相信会给您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2.
很难说在漫漫教育教学的长途中,教师会遇到什么样的教学事件和教学风波.时代在变,社会风气在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对教师的要求在变,每个家庭和父母对自己子女的培养目标在变,于是各级政府部门为了应对家庭和社会的要求,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原则要求等也在变.  相似文献   

13.
壹、绪论 价值观是一个人或社会用以衡量周遭事物或行为的标准。反应在家庭生活中,价值观塑造了人们对家庭议题的界定,而家庭生活的内容则是个人或社会价值观的投射。价值观是我们处理事情判断是非、做选择时取舍的标准;也可以说是一种深藏于内心的准绳,在面临抉择时的一项依据。价值观会指引一个人去从事某些行为,例如:“诚信”的价值观,会让个人坦承面对困境及对家人说明事情的真相,提升家庭成员的信任度。“纪律”的价值观,会让父母依规定行事,产生家庭规范的执行力。“关怀”的价值观,会让父母关心子女,了解子女的困境,让子女有同理心。不同的价值观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进而产生不同的家庭文化。因此,价值观的研究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家庭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对家庭议题的界定,并提供了解决家庭问题的基本假设。  相似文献   

14.
新冠疫情对家庭而言是一次重大危机事件,在此期间,由于父母面临着平衡工作、家务、子女照顾等带来的挑战,分身乏术,使子女不可避免地承担部分家庭照顾责任和父母角色,即家庭中发生亲职化现象。亲职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会给儿童带来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关于亲职化缘何产生相互矛盾的结果,尚缺乏系统论述。本文从个体自身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出发,分析亲职化为何对儿童产生相互矛盾的影响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帮助亲职化儿童身心获得健康发展。具体建议包括:父母给予亲职化儿童照顾家庭的认可和鼓励、培养亲职化儿童复原力和控制感、给予儿童适宜的亲职化体验、营造健康的家庭系统。  相似文献   

15.
孩子从出生起就生活在家庭的摇篮里,在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并在家庭生活环境和父母举止言谈的耳濡目染中形成一定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父母的修养如何,直接关系到孩子们沿着什么方向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父母的修养是孩子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条件。第一,父母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他对工作、对周围人和事的态度以及家庭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对孩子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父母在家庭里是负有教育责任的长者,而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和应遵循的原则就是以身作则和为人师表。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也不例外,在开始教育自己的子女以前,首先应当检查自身的行为。我们有的父母似乎不太  相似文献   

16.
一、学习内容分析【课标要求】选择性必修课程之模块2《法律与生活》2.1熟知监护、抚养、扶养、赡养、继承等民事关系,培育家庭责任意识。【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思想政治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5“家庭与婚姻”第一框内容,分为两目。第一目“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介绍了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抚养和教育的义务、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赡养扶助和保护父母的义务以及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辛洪 《华章》2013,(32)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青少年早期教育的场所就是家庭,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从小青少年就生活在家庭里,活动在父母的周围,家长的言行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师之以范,教之得法,就会使孩子获得巨大正能量,反之,不良的家庭教育会影响孩子使之产生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18.
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客观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社会、学校、班级、老师、家庭等。我们在这里所探讨的仅是家庭诸因素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它有自身特定的社会功能,其中的重要功能就是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正规的学校教育的功能越来越显著,但是,家庭依然起着许多正规学校教育所不能起的作用。应该承认,一个人的教育是在家庭中起始的,父母是子女最早的启蒙者。父母的文化程度,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使用MHT和EMBU研究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学习焦虑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以及过分干涉保护是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是子女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孤儿的出现是一种不健全现象,我们有必要研究和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些不和谐家庭给子女带来了心理障碍,父母与子女缺乏沟通,孩子们缺少伙伴,要加强父母的家庭责任感,要多和孩子沟通,家长要和孩子做真诚的朋友。学校要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设心理辅导课,进一步改进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