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乔洪波 《考试周刊》2011,(24):213-214
管理好职校新生有利于从源头改善职校的风气。职校班主任应领悟"破窗效应"的核心含义,注重对职校新生"破窗"行为的防范与修复,既要避免"第一扇破窗",又要及时修复"第一扇破窗",还要鼓励和强化"补窗"行为,这对职校新生班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赵红煜 《考试周刊》2012,(57):180-181
本文从"破窗理论"及其意义出发,得出了该理论对学校的班级管理的启示:"曲突徙薪——防止出现第一块破窗;防微杜渐——及时发现、修复第一块破窗;亡羊补牢,为时不晚——避免更多破窗的出现"等,并提出班主任运用该理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关键点,如树立良好的班风及及时纠正学生所犯错误,同时又要让学生接受教育,看到成功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浅议『破窗效应』对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窗效应"是关于环境对人们心理造成暗示性影响的一种认识。美国政治学家詹姆斯·威尔逊和犯罪学家乔治·凯琳提出了"破窗理论",他们提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且窗户没有得到及时修理,人们就可能受到这—扇破窗户的暗示而去打破更多的窗户玻璃。同理可推,在一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一些不良风气特别容易滋生。这就是"破窗理论",也称"破窗效应"。  相似文献   

4.
中学实验课堂"破窗现象"时常凸现,"破窗效应"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效率低下,增加了课堂管理的难度。本文通过透视中学实验课堂"破窗效应"的诱发因素,归纳总结常见的"破窗现象"及其引发的"破窗效应",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班级管理中经常出现破窗理论中的“破窗”现象,班主任老师要及时的修复这些漏洞,就必须制定符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对“打碎玻璃”的行为的处理要及时,注重处理结果对其他学生正面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学的班级管理,是大学学生工作的基础内容,它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氛围和学风、校风建设。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运用破窗理论,可以使管理者洞察破窗现象,修复破窗甚至从根本上杜绝破窗,可以使班级管理更加注重细节,注重防患于未然,注重防微杜渐,从而向精细化管理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7.
吴俊 《文教资料》2014,(21):91-92
"学知识"和"学做人"是高等教育培养人的核心目标。落实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首先要落实"学做人",然后要落实"学知识",两者都落实到位,才是完全育人。育人既是根本任务,又是第一任务。而"学做人"是高等教育"第一任务"中的"第一任务",这也是它的本质所在。高等教育的"学做人"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都是塑造人的人格和灵魂。高等教育的第一任务"学做人"主要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完成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高等教育第一任务"学做人"的主要途径和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8.
刘传洲 《考试周刊》2012,(7):196-196
新时代的学生不再是等待灌水的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开启的门,班主任的工作也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班主任必须具备"三心",才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高校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鲜明指出"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各级领导干部作为高校建设的中坚和骨干,怎样才能完成好各个"硬任务",肩负起这个"第一责任"。关键取决于有没有过硬的能力素质,我们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长治久安,推动高校建设科学发展的高度,认清加强安全稳定工作上的重大意义,牢记肩负的重要职责和领导责任,积极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增强履行第一责任的实际性,促进平安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破窗效应"理论,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认为假如某个建筑物的一扇窗子或一块玻璃被人打碎,却得不到及时维修或补上,会造成更多的窗户玻璃被破坏,甚至整个建筑物都将被摧毁。这指出,环境会对我们产生强烈的暗示和诱导作用。同样,在班级管理中,常常会有"破窗效应",受环境的暗示和诱导后,学生开始滋生、增长违反纪律的行为,进而导致不正之风蔓延到整个班级,对班级建设造成不良后果。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班级建设中“破窗效应”的易发环节和诱发因素,为班级建设提出了几项有效防止“破窗效应”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是要学会和学生"斗智斗勇"的,既需要长久的"运动战",也需要偶尔的"游击战"。  相似文献   

13.
班级管理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保证,是班级集体建设的基本手段,同时为学生人格的陶冶提供理想的环境。所以班主任应搞好班级管理。据笔者多年带班经验,在班级管理中把环境育人的“破窗理论”和心灵育人的“护花原理”结合起来,可使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有机融和、高度统一,并且能在教育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的话,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其结果是: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这就是凯琳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班级建设中"破窗效应"的易发环节和诱发因素.为班级建设提出了几项有效防止"破窗效应"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能敏锐地发现班级中一丝丝的风吹草动,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在平等沟通中消弭"破窗行为";及时发现问题,在防微杜渐中修缮"破窗行为";整合多种力量,在齐抓共管中防止"破窗行为",从而在谨防"破窗行为"中促进班级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6.
高校在培养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要培养和谐的人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文化育人的理念、和谐教育的理念这"三大理念",努力夯实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这"两个建设",切实提升理想信念意识、思想道德意识、心理健康意识这"三种意识",全面统筹"3+2+3"的协调发展,努力造就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本文通过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班级管理观的现状分析,提出教师要更新班级管理理念,"以生为本",推行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重视班级共同体的建设,转变班级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强与各方力量的协调和交流,形成教育合力的策略。作为一个班主任,既肩负着教书的责任,也担负着育人的重任,因而一个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要求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班级养成教育的"圆"、"方"互动。  相似文献   

19.
要想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用"心"去管理班级,更要懂得如何去关心、爱护学生。分别从班级管理先"有为",后"无为"及关爱学生,多角度入手两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应对好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新局面,处理好当前高校面对的新问题、新矛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高校,就必须牢牢把握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这一关键,保持"先进性",突出"创新性",坚持"多样性",使高校校园文化成为和谐高校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和广大师生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