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家长为此焦头烂额.在这件事情中,沉溺于网络中的青少年和他们的家长都是我们服务的"潜在案主",因为他们都可以期待从我们的服务中获益,所以家庭治疗的模式应该在服务中大量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家长为此焦头烂额。在这件事情中,沉溺于网络中的青少年和他们的家长都是我们服务的“潜在案主”,因为他们都可以期待从我们的服务中获益,所以家庭治疗的模式应该在服务中大量运用: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网吧”问题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网吧问题的原因探析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中国的网民数量已节节上升,数字背后是网络产业大发展。但面对这个成就,是否该想想网络为我们的孩子们带来了什么?网络中出现了许多法律道德失范现象,而青少年是最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这就提醒我们,必须重视网络法律道德建设,必须加强青少年在网上的自我保护能力。在我们的网民里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他们的成长注定会深深打上网络的烙印,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青少年在网吧上网现象堪忧,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已经呼吁进行网吧管理,青少年在网吧上网现象已经引起了各界的重视,这应…  相似文献   

4.
网络依赖带给青少年成长许多负面的影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也切实感受到了这种负面影响。我们想方设法,希望这一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呼吁社会,希望社会通过一定的法律条文限制青少年进入网吧;我们告诫家长,希望通过家长的严格管教,阻止青少年沉溺网络。然而,强烈的呼吁和谆谆的告诫,并没有使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青少年网络依赖问题仍然是困扰我们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实让我们不得不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以往的经验中,我们更注重考虑社会及家庭的因素。青少年网络依赖问题确实离不…  相似文献   

5.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要心理原因: 一、挫折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遭受挫折困扰的青少年往往不能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在学习上常是失败者,在人际交往中是被遗弃和排斥者。这类青少年常受到同龄伙伴的嘲笑和欺负,家长及老师也另眼相看,于是他们便到网络中来寻找自己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6.
高旭  姚岚 《辽宁教育》2005,(2):22-23
网络依赖带给青少年成长许多负面的影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也切实感受到了这种负面影响.我们想方设法,希望这一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呼吁社会,希望社会通过一定的法律条文限制青少年进入网吧;我们告诫家长,希望通过家长的严格管教,阻止青少年沉溺网络.然而,强烈的呼吁和谆谆的告诫,并没有使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青少年网络依赖问题仍然是困扰我们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实让我们不得不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已经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群体,它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在帮助网瘾青少年顺利转化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准确合理地对自己进行角色定位,对转化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应该成为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关注者,也应该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成为耐心的聆听者,面对他们发展的困境也应该成为他们悉心的指导者和真心的帮助者,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到转化网瘾青少年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网络依赖"的成因及其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旭  姚岚 《辽宁教育》2005,(1):22-23
网络依赖带给青少年成长许多负面的影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也切实感受到了这种负面影响.我们想方设法,希望这一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呼吁社会,希望社会通过一定的法律条文限制青少年进入网吧;我们告诫家长,希望通过家长的严格管教,阻止青少年沉溺网络.然而,强烈的呼吁和谆谆的告诫,并没有使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青少年网络依赖问题仍然是困扰我们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实让我们不得不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旭  姚岚 《辽宁教育》2005,(1):22-23
网络依赖带给青少年成长许多负面的影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也切实感受到了这种负面影响。我们想方设法,希望这一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呼吁社会,希望社会通过一定的法律条文限制青少年进入网吧;我们告诫家长,希望通过家长的严格管教,阻止青少年沉溺网络。然而,  相似文献   

10.
张岩岩 《辅导员》2013,(Z2):36-37
家庭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的第一道防线,但是随着网络社交日益深入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使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在网络时代,家长必须从及时有效沟通、正确引导、提高自身网络技术等方面引导子女合理、健康使用网络,趋利避害,让互联网成为青少年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好帮手。一、及时有效的沟通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应得到家长们的重视,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从而避免因沟通不慎,给青少年带来身心伤害。(一)学会倾听,让孩子的情感得以宣泄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式过于单一,说教式、灌输式大行其道。常见一些家长在与  相似文献   

11.
由于青少年本身法制观念的缺失,以及家长和学校对青少年的上网行为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导,青少年网络犯罪频频发生,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要想有效控制和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社会、家长和学校就要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修养教育,引导他们健康地利用互联网。同时,管理部门应采取技术防范措施,优化网络环境,避免青少年受到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影响和毒害。  相似文献   

12.
张岩岩 《辅导员》2013,(16):36-37
<正>家庭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的第一道防线,但是随着网络社交日益深入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使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在网络时代,家长必须从及时有效沟通、正确引导、提高自身网络技术等方面引导子女合理、健康使用网络,趋利避害,让互联网成为青少年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好帮手。一、及时有效的沟通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应得到家长们的重视,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从而避免因沟通不慎,给青少年带来身心伤害。(一)学会倾听,让孩子的情感得以宣泄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式过于单一,说教式、灌输式大行其道。常见一些家长在与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无罪     
提到网络,许多老师和家长都会摇头摆手,在他们看来,网络仿佛一个杀手,扼杀了青少年的思想,扼杀了青少年的前途……总之,就是十恶不赦啊!  相似文献   

14.
网络引发的犯罪最主要是因为游戏当中出现的暴力情节诱导,使青少年现实和虚幻模糊不清。心理和精神上的强烈需求使他们冲动从而引发犯罪,给我们的家庭和社会蒙上了阴影。究其根本,家长没有给孩子有关网络的正确引导,网吧为了利益将其视而不见,相关的部门提出了诸多的议案但都见效不佳。那么,对于网络游戏我们应该到底该怎么办?就让我们从  相似文献   

15.
对今天的中学生来说,上网已不只是一种时尚,而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世界的神奇和精彩给学生带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拓宽了他们求知的途径,扩大了他们的社会交往面,为学生创造了自我实现的新空间.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了网络带来的负面效应:在开放、精彩的虚拟社会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年学生还缺乏应有的道德选择与判断能力;暴力、色情、黑客、不道德与犯罪行为等不良网络内容,直接危害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少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之中,毫无节制;网络的开放性、无约束性及匿名性往往导致一些青少年道德失范……这一系列问题,都引起了教师和家长的担忧.  相似文献   

16.
对今天的中学生来说,上网已不只是一种时尚,而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世界的神奇和精彩给学生带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拓宽了他们求知的途径,扩大了他们的社会交往面,为学生创造了自我实现的新空间.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了网络带来的负面效应:在开放、精彩的虚拟社会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年学生还缺乏应有的道德选择与判断能力;暴力、色情、黑客、不道德与犯罪行为等不良网络内容,直接危害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少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之中,毫无节制;网络的开放性、无约束性及匿名性往往导致一些青少年道德失范……这一系列问题,都引起了教师和家长的担忧.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新媒体发展非常迅猛,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角落。当代青少年对新媒体感知能力强,有着自己的话语体系,在与家长和教师的交流沟通上会产生代际上的文化冲突和"语言代沟"。一方面新媒体铺天盖地地袭来,无孔不入地进入青少年的生活,他们对于网络虚拟世界中产生的新生事物的喜闻乐见、驾轻就熟,以及从中获得的成就感与尊重,都是难以在现实世界中得以体验的;另一方面,家长、学校、社会对  相似文献   

18.
网络中的腐朽思想,严重腐蚀着某些青少年的灵魂,把他们引入歧途,冲击着他们的道德观,导致严重的网络道德问题,使青少年言行随意放纵,价值观念模糊,人际交往出现障碍。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网络的弱规范性、自由性和现实道德的影响。针对青少年在网络中所出现的种种道德问题,我们不能粗暴地切断青少年与互联网的关系,而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者并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强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不让他们在网络世界中迷失方向,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19.
张坤 《上海教育》2012,(2):26-27
德国的小学生会把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当成自己的榜样,而对待历史名人,他们又能够平和地对待,批判地吸收。众所周知,在德国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很多享誉盛名的诗人、音乐家、哲学家和科学家。对于他们的作品或发明,我们往往耳熟能详。我们很多青少年把他们看成榜样或者偶像。那么,德国的青少年怎样看待他们呢?德国的教育者和家长又是怎样向青少年讲述历史名人的呢?  相似文献   

20.
刘大军 《师道》2002,(11):52-52
青少年沉湎网络进而违法乱纪的例子常见诸报端,令教师、家长“闻网色变”,有的甚至严禁青少年上网,让他们彻底与互联网绝交,天真地认为避开互联网就能避过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蚀。笔者认为,面对网络,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将孩子和洗澡水一块倒掉”。只要我们能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引导、有效的规范和约束,就会趋益避害,互联网就会越来越发挥其特有的德育功能,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