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高二教材哲学常识中 ,对于什么是主要矛盾 ,什么是内因外因 ,课本讲解得非常清楚 ,但主要矛盾和内因外因之间的关系怎样 ,主要矛盾存在于什么地方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否就是主要矛盾等问题 ,许多学生并不明白 ,更有甚者 ,错误地把事物的主要矛盾等同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笔者认为 ,要弄清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主要矛盾一定存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之中唯物辩证法在谈到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认为 ,事物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 ,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它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方向。事物…  相似文献   

2.
高一《思想政治》教材建设应注 意突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的统一。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是辩证统一的 经济问题如同一切客观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事物的质是事物内部固有的一种规定性,它决定于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要认识事物质的规定性,在分析事物内部矛盾时,必须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等,它又是事物的一种规定性。质的分析与量的分析是互为前提、相互转化的,一方面,一定的质决定一定的量,质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不同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矛盾特殊性原理时,教材对主要矛盾是这样论述的:“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许多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种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而高一《思想政治》教材在论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时,有这样一段表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并决定和制约着这个社会的其它一切矛盾。”那么,如何理解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关系呢? 首先,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有根本的区别。基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全过程,并决定整个过程的根本性质的矛盾。它的解决即是事物整个过程的终结,事物的根本性质也就随之发生变化。一个事物包含着许多种矛盾,所有这些矛盾的特殊性对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区别开来都有作用,但是其中只有基本矛盾的特殊性对于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从根本性质上区别开来具有决定意义。而主要矛盾则是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某一事物在自身发展的全过程中经历几个阶段,决定于它所包含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区分  相似文献   

4.
吴晓春 《中学文科》2007,(9):143-143
本文的产生源于对两个哲学问题的不断思考。 一、决定事物性质的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还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关于事物性质的决定因素,人教版高二哲学教材上有两种观点,分别阐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力,哲学界通常有两种表述。一是把矛盾概括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二是把内部矛盾概括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即“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提法。这两种概括都肯定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但前者对矛盾未加限制,后者只指出了内部矛盾的作用。本文拟就第二种概括谈几点初步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6.
高校理论战线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和正确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唯物辩证法认为,认清事物的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尤其是首先认清和抓住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社会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部矛盾,都有其特殊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既不同于其他社会形态的主要矛盾,也不同于社会主义社会其他阶段、其他时期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已经建立和初步巩固,人民群众已经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7.
高一政治教材第 9页指出 :“人们购买商品都希望‘物美价廉’ ,这是商品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的反映。‘物美’是使用价值的标准 ;‘价廉’则是人们从价值的角度提出的要求。人们在选购商品时 ,总是力图找到这两个标准的最佳结合点。”依笔者看 ,这里的“价廉”是从价值的角度提出的 ,提法值得商榷。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反映的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始终和商品的自然形式结合在一起。比如 ,大米的使用价值是食用 ,满足人的生理需要 ,…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实现物质与精神两大哲学范畴的辩证统一,促进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和谐发展,解决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保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指出,只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同主观唯心主义学风作斗争,才能准确领会和全面贯彻这一方针,推动社会前进和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说教材(一)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本知识是第四课的第一框题,承担着与第二、三课衔接的任务,同时又为下一框题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本框题首先概括了前两课的内在联系,提出: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然后过渡到将要阐述的内容:事物的变化、发展,既离不开事物的内部矛盾,也离不开事物的外部矛盾。”最后指出: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各知识点环环相扣,逻辑思维严密,通过这种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相似文献   

10.
《矛盾论》中有这样一个观点,即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内部矛盾即内因引起的。这集中表现在两处:一处是在批判形而上学时,说形而上学认为,事物数量增减和场所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是由于外力的推动”。意思是说承认外力的推动是错误的。一处是在给唯物辩证法定性时,说唯物辩证法是“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并且认为形而上学由于否认了这一点,因此“他们不能解释事物的质的多样性,不能解释一种质变为他种质的现象”(以上均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75、276页)。那么,事物的发展是不是都是由内部矛盾引起的?承认了外因的“引起”作用,是不是就不能解释事物质的多样性?下面我们用一些事实来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课本第67页:“回顾近代以来几次国际关系的演变情况,分析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这里联系课文来理解,可以看出在表述上,编著者已把国际关系与国际格局混为一谈了,而这两者是含义不同的两个概念。“关系”与“格局”含混$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相似文献   

12.
目前哲学界关于“外部矛盾”这一概念的表述虽然不尽相同,但基本含义都是把它表述为,相对于某个事物(或系统)的内部矛盾来说,这个事物(或系统)与另一事物(或系统)所构成的一种矛盾。我认为这种表述是不确切、不科学的。黑格尔说:“如果在运动、冲动等等中,表象由于这些规定的单纯性,不能发现矛盾,那么,相反地,在各种关系的规定中矛盾就能直接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13.
自然段教学“四性”□福建省长汀县实验小学张昌辉一、典型性典型是从一般抽象出来,具有一般基本特征的代表。认识事物的典型性是科学地认识事物和解决事物内部矛盾的基础和前提。中年级学生的阅读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基础的。因此,必须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选择课文中内...  相似文献   

14.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是高考中的热门考点之一,它是对电解质溶液知识的综合性考查.很多同学对此类问题总是“举棋不定”“心有余悸”,下面笔者通过几个小例子来概述一下“主要矛盾”原则的应用.哲学上讲,“事物性质决定于其主要矛盾,在每个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主要性质”.我们不妨把溶液中的“平衡”称做“矛盾”,把平衡主要存在的一方称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比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比较是“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是从“分析与综合”到“抽象与概括”的桥梁,因此,比较是思维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有比较才有鉴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因此,通过比较,人们才能区别真伪,判断是非,对事物的认识才能更精确。语文课比较教学就是将比较研究引入语文教学领域的一种科学的教育手段。教师运用“比较教学”把新旧教材联系起来,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温故知新,触类旁通,有助于学生掌握教材的特点、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说教材 (一)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 本知识是第四课的第一框题,承担着与第二、三课衔接的任务,同时又为下一框题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本框题首先概括了前两课的内在联系,提出:"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然后过渡到将要阐述的内容:"事物的变化、发展,既离不开事物的内部矛盾,也离不开事物的外部矛盾."最后指出:"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各知识点环环相扣,逻辑思维严密,通过这种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契机”一词近年来在各式各样的文章中经常出现,已经不为人们所陌生。笔者试图将这一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进而探讨“契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一、“契机”的概念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意义“契机”的涵义我们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首先,从哲学层面来讲,“契机”是指对事物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或决定一事物转化为它事物的关键因素。在事物发展的某一阶段,这样的因素可能以非主要矛盾方面或偶然因素的形式存在着,随事物的发展则成为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主要环节。其次,从科学的层面来描述,“契机”体现了系统或…  相似文献   

18.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七册44页例2、58页例4和第九册45页例6都属于求时间问题,而计算结果的单位名称均用“时“表示。我认为,应该用“小时”表示,不该用“时”表示。 因为“小时”与“时”是分别表示“时间”和“时刻”两个不同概念的单位名称。“时刻”指的是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所指出的某一位置的读数。表示一日内的某一瞬间,一般用“时”表示。例如,“爸爸8时上班”,这里的“8时”就是时刻。“时间”指的是两个不同时刻间隔的量,一般用“小时”表示。例如,“爸爸工作了8小时”,这里的“8小时”就是时间。 因此,以我之见,教材不该将“小时”与“时”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9.
此番SARS中SARS后,每一个关注祖国发展的海外学人,都 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引发相关思考。我是从“以法治国”的角度来思考SARS的。“以法治国”的理论基石应是“三个支柱”:第一个支柱是人权,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第二个支柱是21世纪的国际法律新秩序;第三个支柱是“民本位”、“三贴近”,务实、务民、人本。三者的关系应当辩证互动。因此,通过抗击SARS,应重新审视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我把这两者互依互促的关系归纳为八个字:借鉴、融合、参与、贡献:即我们要注重“借鉴”外国法治经验(如:预防与惩治相结合的机制),将有些国际惯例的东…  相似文献   

20.
高二《思想政治》教材(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2版,下同。)第76页在论述“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时是这样表述的:“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笔者认为“相互制约”一词欠妥。其理由如下: 首先,从教材本身的表述与学生的实际理解水平来看。教材从两大方面说明上述观点。其一,个人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