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企业调研可知地区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情况。结合五年制高职生的职业面向和职业活动现状,可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探索实践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五年制高职模具制造专业"项目为载体、岗位相匹配‘双核’相融"人才培养模式能以培养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核心,搭建课内外职业素养培养框架,构建以职业能力课程为核心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相对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教育部提出高职院校要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行业性和职业性的特点,走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之路。我院在航空服务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分析专业的行业面向和目标岗位为基础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以目标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设计课程体系,以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为手段培养职业能力,以三步实践教学实现岗位对接,形成较完善的"任务导向,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高职人才培养改革目标,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围绕现代酒店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与五星级酒店漳州宾馆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探索.通过改革与实践,真正实现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素质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重点,体现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的紧密结合,努力形成高职教育自身的优势与特色.  相似文献   

4.
通过广泛的光电产业调研和社会人才需求分析,主要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光电子技术专业为例,提炼适应厦门地区高职院校光电技术专业的岗位群,并指明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同时还指出职业行动领域过渡到专业学习领域与学习情景方案的设计原则,从岗位导向、课证融通和素质教育三方面探索和实践"岗位导向,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出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围绕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三融四化职场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施,详细阐述了依据专业岗位调研,对市场营销专业的两个方向一超市经营、销售代表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提炼高职营销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和职业素质,以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并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借助校内实训基地,以夯实的保障机制促进专业课程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在专业教学方面有着显著的区别,高职院校培养的主要是具有岗位能力的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针对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一要进行专业定位,科学划分人才培养方式;二要创新课堂设计,改革实践教学方式;三要工学结合,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对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有机结合,以电子商务社会工作岗位技能为导向,打破原有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探索汽车营销专业《汽车构造》课程的工学结合改革方案,倡导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堂针对性教学.摆脱枯燥的专业课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人才定位以及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汽车构造课程的工学结合教学情境设计。  相似文献   

9.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综合设计和实施蓝图,是实施教学过程的依据,其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营销是一个职位群,不同的专业岗位对岗位能力的要求、标准各不相同.在多类招生背景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要充分调查人才市场需求,结合"普通高考"、"对口招生"、"专升本"三类学生的特点,提高人才培养定位与营销职业岗位的匹配度、课程设置与岗位职业技能的契合度、实践教学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使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10.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科学分析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对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岗位群工作任务进行了深入分析,促进专业对接产业、教学对接岗位,重构了"3M岗位导向、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学做结合、学工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增强学生的职业规范和职业能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依据,我校交通系主专业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类专业,根据职业岗位群及技术标准,按照校企双方"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师资共建、基地共建"的要求,构筑基础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本文以汽车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为例,对高职汽车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从岗位职业(劳动过程"行动领域")分析入手,以专业调研、论证与职业岗位分析为支撑,明确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科学构建符合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学习领域)及科目课程.实现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协调,做到"四明确"即明确职业岗位,明确人才规格要求,明确课程链路,明确证书要求,从而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虚拟岗位”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岗位培训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如何更好地实现本专业毕业生与实际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本文结合学校实习基地专业教学的改革实践,探索工程造价专业的工学培养模式——"虚拟岗位"。  相似文献   

14.
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论文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岗位系列课程得到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以工程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和关键。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结合高职教育特点以及学院专业建设实践,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四能四会"型营销人才培养的实施依据、结构设定、实施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研究,提出了"六环节"(认知一个专业、获取一个资格、开展一项调查、熟悉一个行业、策划一次活动、实习一家企业)的人才培养实施路径,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市场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要面向幼儿教师职业岗位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然而,保教结合意识不足,一直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最突出的问题。"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幼儿教师职业岗位的需求,努力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为学生将来就业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职业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内涵,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主要体现在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行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构建"双师"素质高、"双师"结构合理的工程型专业教学团队.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人才培养理念、强化校企合作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高等专科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根据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职业群(岗位群)对岗位技能的要求,结合专科办学的特点、学生的入校知识水平和音乐学科发展前沿信息,探讨了优化课程设置,提出有机地融入地方戏剧、通俗音乐、流行舞蹈等特色教学内容,并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进行音乐活动的组织、策划能力,构建以"舞台"为核心的舞台实践教学环节,创建"知识+能力+创新实践"的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围绕高职教育就业导向的背景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从切合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及适应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要求出发,阐述了高职体育院校体育保健专业"运动营养"课程内容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提高教学与就业岗位的贴近度,实现校内学习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打造"贴近岗位、突出应用、培养能力"为特色的教学新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最终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