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书刊在解释RL电路的通、断电自感现象时习惯于从自感电动势的角度去分析.然而,从电流角度分析与其是一致的.并且从电流角度去分析比从自感电动势的角度分析要清晰明了,更能方便地了解自感现象的规律,更直接地解释所产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许多书刊在解释RL电路的通、断电自感现象时习惯从自感电动势的角度去分析,然而,从电流角分析与其是一致的。并且从电流角度去分析比从自感电动势的角度分析要清晰明了,更能方便地了解自感现象的规律,更直接地解释所产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1 自感电动势 1)自感及自感电动势线圈因自身的电流变化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它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因为现象发生在同一个线圈上.  相似文献   

4.
自感: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感应”.详细地说就是线圈的自身电流发生变化时,线圈的本身就产生感应电动势(若电路闭合,就产生感应电流,使通电线圈的电流不能突变)这个自感电动势(或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原电流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当通过线圈的电流增大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线圈中会产生自感电动势,根据楞次定律可得自感电动势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当通过线圈的电流增大时,自感电动势要阻碍电流的增大,使电流增大的慢一些,由此可推知与线圈串联的灯泡在通电的瞬间因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增大,所以灯泡的亮度是逐渐变亮的。  相似文献   

6.
改进自感现象演示实验.在原自感演示实验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两个晶体二极管并联支路,能有效的演示自感电动势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纯电感电路微分方程及图象的分析,指出电感L越大,通过交流电的频率f越高,自感电动势ε_L就越大,感抗X_L也就越大的看法是不妥的。感抗的概念与自感电动势有关,但得不出自感电动势越大感抗越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现行的教科书关于"自感现象"和"自感电动势"、"互感现象"和"互感电动势"的定义存在着实质性的不一致,根据它们的实质,对"互感现象"提出了一种确切的定义.  相似文献   

9.
中学物理教材中有关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发光物体一般用小灯泡,笔者在教学中觉得有以下几方面不足:(1)当自感电动势产生的瞬时电压较高时会烧坏小灯泡,不易控制;(2)自感电动势的方向难以判断。本人在教学中对演示装置进行了改进,效果比较好,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个含有线圈的电路与电源接通、断开时 ,或电路中某些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时 ,线圈中的电流往往要发生变化 ,从而使线圈产生自感现象 .自感现象的产生又会影响到电路中某些电学量的变化 ,因而就会形成许多与自感现象相关的问题 .利用中学物理知识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时 ,有几个关键点值得注意 .1 .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导体中原来电流的变化 .这里的“阻碍”,不能等同于“阻止”,自感电动势的阻碍作用不过是延缓了电路从一个稳态到另一个稳态的时间 .将某瞬间线圈产生的自感电动势等效成一个电源 ,结合有关电路方面的知识 ,可形成判断一类问题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纯电感电路微分方程及图象的分析,指出电感L越大,通过交流电的频率f越高,自感电动势εL就越大,感抗XL也就越大的看法是不妥的。感抗的概念与自感电动势有关,但得不出自感电动势越大感抗越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自感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是由于导体回路中电流发生变化而在自身回路中产生的电感应现象.其本质是:自身电流的变化,导致其产生的磁场发生变化,从而使通过线圈自身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最终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当原来电流在增大时,自感电动势与原来电流方向相反;当原来电流减小时,自感电动势与原来电流方向相同.因此,“自感”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感应”.  相似文献   

13.
陈烈福 《物理教师》2001,22(8):33-33
你能从断电自感演示中观察到自感电动势明显地远比电源电压高得多吗?并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流向吗?笔者将要介绍的这种演示方法就可以达到此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期末统考中 ,有一道这样的选择题 :如图 1 ,开关S首先是闭合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断开S时 ,通过线圈的电流会有一个瞬时增大的过程 .B .当断开S时 ,自感电动势必须很大 ,远远超过电源的电动势 .C .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开关动作的速度有关 ,快速断开S时 ,自感电动势很大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从阅卷中 ,了解到此题学生的得分率很低 ,很多学生都在A、B、C三个答案中选择 .主要原因是不少学生对自感现象存在一些错误的理解 .现分析如下 :图 1           图 2为方便分析 ,电路可等效为用R1代表电感支路的直流电阻 ,…  相似文献   

15.
张奠丰  黄晶 《物理教师》2010,31(9):24-25
1问题的由来 人教版《物理》选修3—2“互感和自感”中的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目的是为了说明当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线圈会产生自感电动势.教材中设计的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实验已经几十年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必要对它做一改进,使实验更简单,现象更加直观、明显,且反映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张宏慈 《物理教师》2010,31(11):37-37
常见一些教科书和教师在介绍自感现象不利的一面时,都会以具有大电感的电路为例,也多会对切断电源的瞬时产生打火以致烧毁开关的现象解释为:“由于电感很大、电流变化很快,会产生很高的自感电动势,在电闸的间隙产生打火,可能烧坏电闸.”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必修加选修 (2003年新版)教材第二册第十六章第五节介绍 了两种自感现象:通电和断路自感现象,并且从 电磁感应观点作了定性解释.对于同一线圈来 说,电流变化得快,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也就变化 得快,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就大:反之电流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自感现象演示实验存在不少问题,改进的实验采用发光二极管作显示,用一个电路可演示通电和断电自感现象、感生电动势的极性及感生电流的方向.介绍了改进开发后的教学使用及示教板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自感现象实验电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理论分析,改进演示实验电路,探讨自感电动势的变化,以求达到最好的演示效果,保证实验过程演示清晰、结论科学。  相似文献   

20.
李如虎 《物理教师》2010,31(8):35-36
在自感现象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要分析电感线圈L的自感电动势对直流电路的影响问题.在电路被接通或断开的瞬间,电感线圈对电路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在中学物理实验中,为什么演示通电自感与断电自感要用2个电路,是学生感到难以理解的问题.实际上,在电工学里有一个换路定律,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十分有效.换路定律的内容是这样的:在换路瞬间,电感中的电流和电容两端的电压都保持原值而不能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