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苗苗 《科教文汇》2011,(26):98-99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教学不可忽视。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朗读,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范读,引发激情;自读,明理悟情;导读,体味真情;引读,情感潜移;续读,深化抒情;演读,自然表情。  相似文献   

2.
张军花 《科学中国人》2014,(2S):245-245
《小学语文新课标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其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可见,朗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语文课堂上,诸多原因使朗读教学不能真正完成任务:有的是教师的讲和问代替了学生的读;有的是读前没有明确要求、读中没有适时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反馈;还有的是教师自身的朗读水平有限,朗读指导方法单调机械,只重形式。  相似文献   

3.
赵子平 《知识窗》2012,(1X):41-41
<正>一、读的种类及作用"读"包括朗读、默读。"朗读和默读是阅读的两种形式,也是教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训练。"朗读就是反复地读,最终达到能背诵的程度。它是视觉、发声、听觉、思维活动的结合,它对语文学习的作用是其他形式无法替代  相似文献   

4.
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对"朗读"是这样下的定义:"朗,明也","读,诵书也"。"读书"首先要会"读",朗诵是读的基本方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朗读摆在第一位,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做好语文朗读的教学工作,能让学生感受文章之魂,提高理解能力。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语文朗读的重要性,提出语文朗读教学的策略,抛砖引玉,希望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吴胜 《科教文汇》2008,(15):70-70
朗读已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量使用,“少一些分析,多一些朗读”的课堂教学观念,已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同仁的共识。但是对于如何指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朗读,这一直是一个困扰我们语文教师的问题。在现实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朗读指导是随意的,无序的。课堂朗读,往往读前没有要求,读后没有及时评价反馈,想让学生怎么读就怎么读。这样的朗读教学常常是事倍功半,不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它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蕴藏情感的最佳途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能够使学生感知语言文字,心得文章的深层含义和美学特色,增强语感和思维能力。所以,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基本练习,运用好的朗读方法,激发学生朗读情趣。但是仔细观察我们的课堂,朗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在读准、读通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朗读教学,优化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7.
金利英 《科教文汇》2009,(26):117-117
朗读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但在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朗读被忽视,朗读教学成为附属品,学生的朗读能力低下。面对学生不敢读,不愿读,不会读等现状,笔者围绕师和生两方面就中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8.
苏培英 《科教文汇》2011,(11):104-104,108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孟子》中就有"诵其诗,读其书"之说。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说明了诵读诗书的重要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加强朗读方法的指导,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通过导语、情境、范读、言语、分角色读、自由表演读等方法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朱芳 《科教文汇》2011,(29):158-159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方法千变万化,归于一条,就是兴趣是基础,创新是活力,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是根本目的。听录音或教者范读,听录音或教者领读,教者做好活力示范,可以显现朗读的"醉酒之窝";小老师领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分角色读,情景朗读,互助朗读,熟读成诵,加强课堂朗读训练,可以燃旺朗读的"小宇宙"之火。  相似文献   

10.
朗读是听读活动中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也是语文教学的第一学法。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着不重视朗读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结合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例,重点阐述如何加强朗读。  相似文献   

11.
培养优良的语感主要靠有声的读,这其中朗读的情感表现尤显重要。在朗读文章前,先要了解朗读的内容,确定朗读基调和情感基调。多读、多想最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学科必须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四大基本功。读是学生撷取大量文字信息的重要手段,阅读也是理解和写作的基础。在传统的语文笔试考试中,往往不能直接考查出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朗读的重要性容易被师生忽视,其实朗读能力对一个人的一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如何指导学生抓住朗读训练的要点,切实自我提高朗读的效果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培养优良的语感主要靠有声的读,这其中朗读的情感表现尤显重要。在朗读文章前,先要了解朗读的内容,确定朗读基调和情感基调。多读、多想最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朗读,也叫诵读,就是将无声的文字化作有声的言语的过程。它把“目视”与“口读”结合起来,听读并举,声情并茂,有利于理解、体验、记忆,便于培养语感。根据朗读的方式和水平不同,它可以分为宣读、美读和吟读。其实通俗一点说,朗读就是用声音的语言读懂课文,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声音表达出来。同时,在朗读中,也要认识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章所具有的特点,因为朗读是学会品评文章、积累材料,把别人的转化为自己的过程。因为朗读本身就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最基本的途径,在这一过程中能感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接受美的熏陶,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时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朗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就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情况来讲,朗读教学仍然存在着讲的时间多读的时间少、朗读教学的目的不明确以及教师朗读教学缺乏相应的指导造成教学效果欠缺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吴金木 《今日科苑》2010,(8):334-334
叶圣陶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这该是对语文学习方法和目的的高度概括了。语文课重视读,运用录音范读或多媒体展示,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朗读水平,并注意朗读技巧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课堂上学生要熟读精思,体味文本的文学韵味。  相似文献   

17.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朗读印象出发,讨论了朗读的价值考量。然后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朗读的操作策略。引导学生有效朗读可以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放飞想象的翅膀,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性,感受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提高了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要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语文老师必须转变观念,走出应试教学的误区,把教学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落实到每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读书方法多如牛毛,归纳起来有十:1.从读书时出声与否来看:朗读与默读。朗读是阅读的起点,默读是朗读的发展。朗读时,“发声”这个能动因素和“耳听”这个被动因素同时刺激大脑,有助于记忆。同时文字经过耳朵的考验,才使人注意其音韵之美,因此读诗歌,最好用朗读。2.从读书的广度和深度来看:泛读与精读。泛读注意面,解决“博”的问题;精读注意点,解决“专”的问题。泛读就是泛出专业门外,泛到百家门前,“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溶铸百家,撷采英华”。精读就是“聚焦”,攻其一点,步步深入。3.从读书的速度来看:慢读与速读。通常慢读与精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