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黄斌 《科技通报》2015,(4):233-235
轨道交通网络配网调度管理中,需要对交通网络的故障特征节点进行准确检测和识别,实现故障排除和诊断的目的。传统方法中,对轨道交通的故障网络特征识别采用模糊前馈神经网络识别方法,容易使得故障节点边缘化,特征识别性能不好。提出一种基于干扰伪峰聚焦检测的轨道交通故障网络特征识别方法,首先进行轨道交通故障网络模型构建与信号提取,对故障信号进行数学模型构建,实现对故障特征的有效提取,计算控制中心采集到的故障网络宽带波动信号的指向性增益。采用二阶累积算子对故障信号的干扰伪峰进行后置聚焦,实现对干扰伪峰的滤除,提高对轨道交通故障网络的特征识别性能。实验结果得出,该算法具有较好的轨道交通网络组网和故障检测识别能力,识别率较高,优越性明显,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无线光纤传感网络主要由能量储存有限且分布范围广泛传感器节点构成的网络,安全性能低导致容易受到攻击和入侵。文中提出运用基于节点重要性的恶意攻击定位方法,实现网络入侵中未感染节点检测过程。依据节点在网络中具有不同功能及对网络性能影响大小,对节点在网络中重要程度进行量化,获知节点重要性后对重要性高的一类节点实行保护处理;对恶意攻击行为危害性进行量化,定义入侵潜在损失,通过对网络进行异常分析判定节点性质;为更加准确定位恶意节点,运用拟合数据给出RSS(接收信号强度)信号标准差值与距离间的函数变化关系,对节点定位概率公式实行改进,利用新变方差特征的节点定位概率模型对恶意节点定位检测,从而得到未感染节点。实验证明,运用文中方法能够有效获取入侵网络中未感染节点。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光照和旋转角度下进行地理特征遥感识别是测绘领域的难点,为了实现对地理地形的准确测绘,需要进行地理特征遥感识别优化设计。传统方法中,采用遥感图像边缘特征检测算法,当遥感图像出现旋转角度时,识别性能不好。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角点检测的地理特征遥感识别算法,并进行系统设计与实现,系统通过图像传感模块采集遥感图像,经过角点特征处理器提取图像特征。在不同光照和旋转角度,采用单尺度Harris角点检测算法对图像进行检测并提取角点,得到地理遥感特征数据采集的角点模型,基于角点检测,进行遥感识别算法改进和系统实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和系统,地理特征遥感识别准确率高,耗时较少,提高对地理特征遥感识别性能。为实现对地理地形的准确测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通信传输信号的采集性能,设计了强干扰环境下通信传输信号多路同步采集系统。首先,设计了强干扰环境下通信传输信号多路同步采集系统硬件结构,并详细介绍了主要的硬件的设计过程;其次,进行了通信传输信号多路同步采集系统软件设计,对软件开发及编程进行设计并分析。经实验验证,所设计系统在强干扰环境下,信号采集灵敏度较高,对多路信号采集同步性好,并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大型网络系统中,会因为网络拥堵或者病毒入侵产生网络异常流量,通过对网络异常流量的监控系统设计保障网络的安全稳定。传统的网络异常流量监控系统采用BP神经网络控制算法,由于BP神经网络的结构单一性,对异常流量中干扰性较强的数据难以有效检测发现,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模糊PID控制的网络流量异常监控系统设计方法,在流量传输模型和时间序列分析模型构建的基础上,提取异常流量序列的定量递归熵特征,采用模糊PID神经网络控制方法进行流量监控系统设计,把监控到的异常流量通过链路信道回馈给输出层。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网络异常流量监控,能准确检测出异常的频谱特征,从而在时域上进行追溯定位,实现流量异常点的准确检测,对异常流量的准确检测概率比传统方法高。  相似文献   

6.
对组合网络谐振信号检测中,对网络谐振信号进行相群合成,是提高网络安全检测精度的捷径。传统方法中采用相速度和群速度均匀分布平移算法实现相群合成,在信号的子带上产生特征畸变,影响对谐振信号的检测。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采用熵权调制的组合网络谐振信号相群合成算法,实现组合网络谐振信号的检测。首先构建谐振信号模型,设计改进的前馈滤波器进行信号滤波前置处理,计算信号的熵权特征,对滤波器的抽头系数采用熵权特征进行自适应调制,实现网络谐振信号的相群合成。仿真实验证明,采用该算法进行相群合成,能准确反映信号的内部信息特征,降低对谐振信号识别的误码率,提高防火墙对谐振信号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ZigBee自组网技术构建无线传感网络进行信息交互以实现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硬件以CC2530开发板为核心,通过ZigBee协调器、路由节点以及网络节点组建了无线传感网络,对多个传感器节点进行数据采集,并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放大,A/D转换等处理,实现了近距离的节点间无线通信.用户终端通过上位机进行软件代码编写,实现数据的实时显示.系统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安装方便、小巧美观等优势,适合应用在用户住所进行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8.
交通效率是城市交通系统的核心部分,对道路上车流数量的准确计算可以实现对城市交通安全有序的控制。目前对城市道路车流数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是利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组件车载自组网,在车流数量较多时会导致网络拓扑复杂不能进行准确车流数量计算。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车流数量计算方法,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道路交通网络模型对车流信号进行采集,利用可分离谱加权方法对采集的信号进行信号分离和信号重构,消除信号中的噪声,利用云计算的框架对车流数量进行准确计算。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对城市道路上的车流数量进行准确计算,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姜德生,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光纤传感技术专家。现任武汉理工大学光纤传感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光纤传感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光纤传感、检测、诊断与控制的理论体系和工程技术;研究光纤传感微信号检测及处理方法;研究光纤材料的微加工理论与技术;研究新型光纤传感敏感材料的传感机理、光敏特性和制备工艺:研究光纤传感与控制基础理论的工程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力设备一旦规模较为庞大,会出现较为复杂的运行过程,使得信号分析过程中,非线性故障信号与其他故障信号失联。造成电力设备可靠性分析出现较大偏差。为此提出一种以无限传感网络配合故障估计分析算法的大规模电力设备可靠性分析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通过运用无线传感网络对电力设备接口信号的快速采集,对其进行准确的非线性预测性估计,保证系统对电力设备可靠性分析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证明,优化后的系统对电力设备可靠性分析较为准确,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系统是在光纤振动传感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预警系统。系统由信号传感部分,信号采集处理部分和信号显示预警三部分构成。为了区分不同外部干扰信号对光缆的激励,正确提取不同干扰下的信号特征,系统选用离散小波分析方法对信号进行去噪重构处理,并对两种去噪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现光缆沿线的实时观测,并通过人机交互界对管理员发出实时预警。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9,(8)
本文通过对传统光纤端面检测技术弊端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高精度新型光纤端面检测装置。并对该装置的研究思路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描述,主要包括图像采集部分,硬件部分,软件部分组成;光纤端面图像的显示利用BMP编码格式,同时调用API函数绘制和显示图像,并根据光纤缺陷图像灰度不同设置的阈值实现对光纤端面缺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异常振动环境,需要对振动心境进行实时报警。利用传统模型进行异常振动信号采集,受到多信号属性纠缠的影响,降低了采集的准确性。提出基于多特征属性集成算法的无人机飞行异常振动信号采集方法。采集大量的无人机飞行异常信号,并计算上述异常信号之间的关联性。对上述信号进行连续小波变换,提取无人机飞行异常信号的特征,并对提取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建立多特征属性集成模型,实现无人机飞行异常振动信号的采集。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算法进行无人机飞行异常振动信号采集,能够极大的提高采集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设计低通陷波器对提高信号检测精度具有重要价值,从而实现对单频信号及包含线谱成分的信号检测。传统的低通陷波器设计方案采用二阶自适应格型IIR陷波器,信号和背景噪声形成同构,导致滤波性能不好。提出一种基于高频调幅增益多路反馈的低通陷波器优化设计方法。分析低通陷波器幅频响,进行硬件电路设计,采用DSP的电源电路对陷波器进行供电,通过自适应级联方法进行陷波设计,用多个固定陷波器级联抑制干扰成份,得到基于高频调幅增益多路反馈的低通陷波器,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陷波器进行信号采集和滤波,具有较好的信号输出增益,滤波性能较好,提高了对目标信号的检测能力,展示了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章晓春 《科技通报》2015,(3):153-155,160
提出一种多路电话录音系统的设计,主要基于ARM+FPGA+DSP平台实现。采用FPGA作为信号采集部分的主控制器。FPGA负责采集音频PCM信号和摘挂机的数字信号并对PCM信号进行铃流识别和预处理,结果发送给ARM处理器。DSP处理器对DTMF信号和忙音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结果通过FPGA发送给ARM处理器。本设计系统性能稳定,成本低,性价比高,将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无线传感网络通常是以无线传感节点的能量和信号传输路径的关系构建路由协议的。传统的LEACH协议没有考虑无线传感网络中存在多嵌入不兼容通信设备的问题,一旦网络中存在大量嵌入不兼容传感节点,则这些节点的属性就会偏离普通节点,将会导致无线传感网络通信性能降低。为此,提出考虑多嵌入不兼容设备的无线传感网络路由优化设计方法。在传统的LEACH路由协议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以传感节点剩余能量作为衡量指标选取合理的节点作为路由节点,并进行均匀布置。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将多跳传输与单跳传输相结合,从而实现了不兼容设备下的路由协议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算法进行路由协议构建,能够降低网络的能量消耗和信息传输的延时率,提高了通信效率。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11)
本文介绍了多路信号采集显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信号采集与通信控制采用的是单片机AT89C52来实现的,A/D模数转换模块,显示模块,串口接口模块和单片机共同组成了本系统的硬件部分,多路被采集的信号被传感器采集送入A/D模数转换模块,经过A/D模数转换模块由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经过AT89C52的处理,再通过RS-232C接口传输到上位机,再由上位机负责信号的接受、处理和显示。并通过RT1602A字符显示模块来显示所采集的结果。用Protel软件来设计硬件部分;用单片机编译软件Keil u Vision2来设计软件部分。  相似文献   

18.
超密集网络是根据汇聚节点的拓扑属性进行测度中心加权融合的网络模型,超密集网络中容易受到类似于DOS等病毒的拒绝服务攻击。由于DOS病毒特征具有频谱混迭特性,在超密集网络难以有效识别。目前采用联合特征检测方法进行病毒攻击信息的检测识别,性能随着环境干扰影响起伏较大。提出一种基于幅频响应带宽检测的病毒攻击识别算法。进行病毒攻击的数学模型构建和信号分析,然后设计格型陷波器实现攻击信号的干扰抑制和滤波,根据病毒攻击信号的检测带宽和攻击带宽,选取不同的陷波器频率参数和带宽参数,进行频谱特征混迭加权处理,提取幅频响应特征进行病毒攻击的带宽检测,实现攻击特征识别。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对超密集网络中的病毒攻击进行幅频响应特征提取,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准确检测识别概率优越于传统算法,在网络安全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根据无线传感网络中簇头点生成过程中的多径能量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均衡抵消的相位检波能量检测算法。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信号与信道系统模型,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信道自适应均衡算法,采用横行型自适应FIR滤波器进行自适应降噪滤波处理。使用相位检波方法对UWB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信道进行能量检测和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自适应相位检波能量检测方法,能最大程度上削弱无线传感网络信道慢衰落影响,降低网络功耗,提高能量检测性能和信道传输效率,实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信道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0.
详细介绍了光纤智能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及其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该终端设备主要功能是就地完成电信号的采集,而后进行光化处理,并输出光信号,经光纤传到主控室光纤保护装置.在数字化变电站中,该智能终端与电子式互感器构成过程层,为间隔层保护设备提供最直接的电网信号.装置硬件组成包括电信号输入,电源、光化处理和光信号输出,除完成PT、CT信号的采集外,还可对多路遥信开关量进行采集.硬件平台的搭建,选用了TI公司的DSP2407作为CPU,MAX125作为高速A/D转换器,并采用HFBR1414作为电光转换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