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首钢厂区附近小区域为研究区,采样分析表层土壤Cd、Cu、Pb、Cr、Zn、Ni、Mn、Fe的含量.描述性统计表明:Cd、Pb、Zn、Cu含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Cd、Cu、Zn存在污染问题,Cd污染最为严重.进一步应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并使用GIS工具进行地统计分析,发现8种金属可由3个中等空间自相关的主成分(PCs)反映:PC1包括了与交通及机动车辆关系密切的Cd、Cu、Pb、Cr、Zn;PC2包括了主要来源于首钢厂区的Cr、Mn、Fe;PC3仅有Ni,分布是随成土过程形成的.总体而言,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于交通和机动车辆,需密切关注其对环境的危害及人群的潜在健康风险.本研究对该区域土壤污染风险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等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谭垚 《大众科技》2022,24(1):28-31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与建设,城市人口的不断汇聚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不断面临新的问题,迫切需要对城市表层土壤开展调查研究以获得污染来源和污染区域.文章利用X射线荧光仪采集表层土壤Cr、Ni、Cu、Zn四种重金属污染元素的含量,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区域内四种元素含量等值线图和潜在危害指数等值线图,为污...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湘江长沙段底泥进行采样分析,研究其中V,Cr,Mn,Co,Ni,Cu,Zn,Cd,Pb和As等10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规律,利用Hakanson污染程度修正指数(mC_d),Nemerow综合指数(P_s)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评估其环境风险。进一步的,本文还通过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HCA)和Pearson’s相关性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探究重金属的可能来源。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土壤中总Cr、Cd、Zn、Ni、Pb、Cu六种重金属的分析方法。土壤样品经盐酸、硝酸、氢氟酸和高氯酸混合溶液消解后,用KED模式,内标法测定总Cr、Cd、Zn、Ni、Pb、Cu六种重金属,测量结果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在0.57%~3.04%之间,土壤的方法检出限在0.0015~1.38mg/kg之间,均满足测定土壤中重金属测定的要求。该方法操作步骤简便快捷、仪器稳定性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基于因子分析法分析研究某城市城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类型。采用城市土壤单点样本采集方法,通过测试获得了城市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Ni、Pb、Zn)的浓度数据。结合不同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特征可以看出,城市中某些重金属污染的传播具有规律性和相似性,同时有的重金属元素来源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该城区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进行了分析,可以找出部分元素间的联系,从而确定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北北部黑土重金属污染趋势分析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对中国东北北部 2 2个县市黑土可能发生重金属污染的污染源进行了系统调查 ;对土壤样品中Cd、Pb、Cu、Zn进行检测分析 ,4种重金属的检出范围依次为 0 0 1 3— 2 31mg kg ,1 0 5 2— 5 7 48mg kg ,42 1 3— 2 2 7 1 0mg kg和 9 95— 46 1 8mg kg .结合单污染指数评价法和表底土比较 2种方法进行污染评判 ,结果表明 ,土壤样品中重金属Cd的污染最为明显 ,其污染多集中在中度和重度水平 .对于重金属Pb、Zn和Cu的污染用单污染指数评判没有准确反映污染的真实情况 ,同时说明不同评判方法的精确性有较大的差距 .用表底土比较法对Pb、Cu、Zn 3种重金属进行评判 ,发现其在采样区域的污染水平仍非常明显 ,依次有 5 7 1 %,2 1 0 %和 5 3 3%的表土样品受到这 3种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 .大部分受到污染的土壤样点大多集中在市内工业区附近土壤和城乡结合部菜地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沿线采集榆神高速公路两侧土壤样本,测定土壤内重金属Pb、Zn、Cu、Cd含量,分析其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榆神高速公路两侧重金属污染程度各不相同,重金属Pb、Zn污染程度达到轻度污染,Cd达到中度污染,Cu接近中度污染。重金属Pb、Zn、Cu、Cd含量均超过土壤背景值。土壤内重金属污染的Muller指数数值大小排序为CdCuPbZn,Cd生态毒害效应最严重,Zn危害最小。此外,重金属含量变化差异与土壤有机质以及粒度组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5年8月广西近岸海域环境调查资料,分析讨论了该海域表层海水中7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广西近岸海域海水表层重金属Cu、Zn、Pb、Cd、Cr、Hg、A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06、12.5、0.70、0.12、2.38、0.048、0.61μg·L-1。Zn、Pb、Cd、Cr、Hg、As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Cu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各站位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在0.37~0.64范围区间,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低,总体属清洁水平。  相似文献   

9.
杭州市居民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和酸可溶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杭州市50个居民小区土壤重金属元素(Cd、Co、Cr、Cu、Ni、Pb、Zn、Mn和Mo)的含量、形态和酸可溶性。结果表明,与农业土壤相比,该市居民区土壤中Cd、Cr、Cu、Ni、Pb、Zn、Mn和Mo均有不同程度的积累;除Cr、Mo外,居民区重金属的积累一般低于该市商业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积累量随居民区建成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居民区土壤中Cd、Co、Cr和Ni主要以稳定的残余态为主;而Cu、Pb、Zn和Mn则以可提取态为主。除Zn、Mn外,重金属的酸可提性组分均较低.土壤重金属的稀酸提取量主要与提取平衡液的pH有关,随pH下降而增加,但大部分土壤中酸可提取的重金属量较低,因此杭州市居民区土壤在正常条件下不会有较多的重金属释放。  相似文献   

10.
依据2016年4、7月和9月在广西北海市铁山港附近海域进行的海洋环境综合调查结果,应用单因子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该海域海水的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应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讨论了该海域表层海水中5种重金属的含量及污染评价,以及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铁山港区域用海大部分海域水质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但靠近港口和工业开发区域用海的海域开始受到污染且范围逐渐扩大。海水表层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低,总体属清洁水平。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风险程度轻,属于低潜在生态风险的范畴。  相似文献   

11.
建立ICP-MS等离子体质谱法一次进样同时测定了土壤中重金属Cr、Ni、Cu、Zn、As、Cd、Pb元素含量.实验表明,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宽,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4~0.9999范围内;元素检出限低,7种重金属元素检出限范围为0.0218~0.405mg/kg;精密度良好,测定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时标准偏差均<4%...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以我国某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克里格插值法绘制8种重金属元素在该城市的空间分布图;将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相结合,对该城市不同区域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基于对流-弥散方程(CDE)建立模型,确定污染源的位置,有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重金属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玉环湖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环县在台州属于严重缺水地区,漩门二期工程形成的玉环湖蓄淡水库是玉环县宝贵的淡水资源。为提高和改善玉环湖水库水质,调研小组对玉环湖不同库区及支流的底泥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估。通过采集该水库主库区、盲肠段、支流共15个底泥柱状样品,测定了浮泥层及不同深度底泥层的Pb、Cr、Cu、Zn四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库区内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浓度水平空间上呈较大差异,部分区域存在一定的表层富集现象。其中,盲肠段由于水体更新较弱,整体重金属污染水平高于主库区。同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别对底泥重金属进行了累积性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价。通过地累积指数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价可知,玉环湖整体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生态风险危害较轻,但各测点之间存在较大差异,2和7号监测点重金属污染程度较高,尤其是Cu达到了极强的程度,生态危害风险则到了重度级别,说明库区部分位置已存在重金属污染和富集现象,需引起重视,加大入库支流的水质治理。  相似文献   

14.
根据某城市土壤表层中的8种重金属Cu、Pb、Cd、Hg、As、Cr、Ni、Zn的浓度数据,利用地统计学原理方法,研究了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Cd、Cu、Hg、Pb和Zn在工业区和主干道路区浓度偏高,并且这几种元素的富集系数又高,说明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及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大量含重金属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等;有一点源重金属浓度偏高,又属主干道路区,说明有一交通枢纽致使汽车尾气集中排放;市区中部的点源属工业区内,因此污染物来源于工厂烟囱的排放。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与冷原子吸收光谱(CV-AAS)对邯郸市峰峰矿区的郭二庄、羊渠河和陶二庄煤矿矸石山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Hakanson提出的潜在的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潜在的生态危害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u、Ph、Cd三种元素的含量超过了土壤的背景值,Cr元素的含量低于土壤的背号值;重金属元素的生态危害指数除Cd较高,其他三种元素都很低;这三个煤矿重金属生态危害程度都是低水平。但是,随着堆积年限的增长,重金属发生了转移,风险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6.
利用ICP和ICP-MS测定白花蛇舌草中40种无机元素的含量,为白花蛇舌草药材的临床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白花蛇舌草中无机元素含量较高的为Ca(9147.329~15374.828mg/kg),K(15933.746~20650.713mg/kg),Mg(1941.068~3869.407mg/L),Fe(327.038~1207.303mg/kg),Mn(314.607~590.270mg/kg)。重金属及有害元素Cu、Pb、Hg、As含量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限量标准值,但Cd含量均值为2.653mg/kg,超过药典限值1.0mg/kg,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1.49~1.87,评价为轻污染,在使用前需加强Cd含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为客观评价珲春盆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采集310组土壤样品,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法等进行了重金属污染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评价了研究区重金属含量水平。结果表明,参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研究区各乡镇综合污染指数在清洁和警戒级别,污染水平较轻,但哈达门乡的Cr、英安镇的Cr和Cd超标率较高,达到10%以上。地质累积指数以吉林省土壤背景值为参评标准,Hg的超标相对突出,在马川子乡地质累积指数较高,超标率达到32.43%。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较小为轻微等级,只有马川子乡均值超150,达到中度危害等级,其余乡镇均为轻微等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稻谷为研究对象,以河池市大厂村的大坪屯、大树脚屯、高峰屯、新菜园等十个屯作为采样点进行采样,然后采用采用ICP-OES法法分别对大米和稻壳分析了As、Cu、Sn、Pb、Cd、Zn重金属元素的浓度。以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为评价方法分析了稻谷重金属污染指数。结果表明,从人的角度,样品中超标元素为Pb、Cd两种元素,其中Pb浓度的最高值为0.709mg/kg,超出国家允许限量的3.5倍,Cd浓度最高为0.220mg/kg,超出国家允许限量的1.1倍,其他样品未发现超标现象;从牲畜的角度,样品未发现超标现象。根据综合污染指数法除了大坪屯的一个样为重污染外,其他未检测出污染。本研究表明重金属污染具有局部性,从人的角度而言Pb、Cd两种元素超标。进而讨论防治Pb、Cd两种元素污染的方法,给当地环保与粮食安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杜文  张霄宇  葛冰 《科技通报》2019,35(11):193-200,213
锑是一个可长距离输送的全球性有毒元素,但锑在河口不同环境要素中的迁移、转化以及其地球化学行为特征最近才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为了揭示锑元素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富集程度、物质来源及其潜在生态环境影响,本次研究以长江口及邻近海域29. 5°~32. 5°N,121°~124. 5°E区域内表层沉积物样品为研究对象,基于沉积物全样Al、Ca、Si、Ni等主量元素,以及Cd、Cr、Cu、Pb、Sb、Sr、Zn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检测分析,并采用地积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展开了锑元素在研究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累积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表层沉积物中的锑含量范围为0. 44~4. 41μg/g,平均值为1. 15μg/g;已达到了偏中度污染水平,并且具有着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尤其是在长江入海口南支与杭州湾内锑元素具有很高的潜在生态风险。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认为锑元素的主要物质来源为长江径流输入以及人为活动输入。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煤矸石中重金属(Cr、Pb、Ni、Cu、Cd、As)的潜在危害以及溶出机理,以新密市米村矿、焦作市中马村为例,采用BCR连续提取法进行不同粒级、不同风化程度矸石的形态分析。结果表明:1)米村矿区的煤矸石Cr、As主要形态为残渣态,Ni的主要形态为可交换态和残渣态,Cu的主要形态是残渣态和氧化态,Cd氧化态含量低,交换态和还原态含量差别不大,Pb主要形态是还原态。2)矸石中Cu在0.25mm的矸石中含量最高;As、Ni在2mm的矸石中含量最高。3)中马村矿各重金属的主要形态是交换态、氧化态和残渣态,其中残渣态在Ni、Pb、As、Cd中含量超过了50%;Ni的可交换态、氧化态比例较高;Cu的可交换态和氧化态含量较高。4)通过与中国土壤环境二级标准、地壳丰度、河南土壤背景值进行对比,Ni、Cd、Cu、As、Pb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环境潜在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