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高职院校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达到了"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做到了"课赛融合",进一步深化了教学改革。许多高职院校意识到了建设和完善实训基地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系重大,所以如何建设一个先进、现实、通用、开放的实训基地是所有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问题。我以我院建筑财会实训基地为例,希望能为兄弟院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2.
周思思 《科技风》2023,(9):41-43
以指导学生参加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工程制图》赛项为例,总结本校的备赛过程,以赛促学,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同时,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促进专业课程的深度教学改革和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胡晓锋 《科教文汇》2014,(7):170-171
现阶段,高职院校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达到了“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做到了“课赛融合”,进一步深化了教学改革。许多高职院校意识到了建设和完善实训基地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系重大,所以如何建设一个先进、现实、通用、开放的实训基地是所有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问题。我以我院建筑财会实训基地为例,希望能为兄弟院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工程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注重实践、立足实践,积极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工程教育的重点。从校内整个教学过程、产学研一体化的工程实训中凸现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的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等重要途径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工程化的训练;通过积极参加技能大赛升华工程教育的内涵,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精艺"。全方位、多层次的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5.
孔琳 《科技风》2013,(5):193
本文探讨了机械类设计专业以组织和参加专业技能竞赛为平台,"以赛促教",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专业技能的教学水平,形成了"竞赛—教学—教研—教改"氛围的专业教学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4)
针对高职土建类专业基础课《工程CAD制图》存在的教与学问题,结合"以赛促教,以教助赛",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环境、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改革,并对改革前后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了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该课程综合改革行之有效,学生学习兴趣增浓、动手能力增强、学习成绩增高。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6,(8)
随着当今高校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良,与教学方法体系的不断完善,很多高校推出了各种创新式的教学理念,并在实践中得以实施。经过多年在企业从事实践工作与在高校从事教学的经验得出:在进行《家电产品设计》课程时,采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理念,真正体现出理论联系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组织学生参加相关家电产品设计课程内容的产品设计大赛,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更直接有效的掌握家电产品设计流程与方法,并研究出一套更为完善的《家电产品设计》课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应用教学法,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以及有效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接触网技能大赛为例,通过对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队员培训的各个环节进行探索、研究,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接触网节能大赛的培训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课程教学,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内江科技》2016,(5):119-120
职业技能大赛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技能大赛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规化,其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的导向目标。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与职业技能大赛融合中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从赛教相融、以赛促建、以赛促练、以赛促教几方面入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专业技能项目比赛因其传统的赛项组织模式,存在报名率、参赛率及竞赛成绩较低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发挥技能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练的目的。本文以高职院校"高铁扣件安装大赛"为例,在分析赛项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信息化技术建立了赛项"管教赛评"模式,该模式的运用很大程度解决了传统赛项组织模式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各个高职学校都在针对学生的教学及就业进行理实一体化教育模式的改革。而传感器是智能制造研究与应用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项专业技术。本文通过对传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剖析,综合阐述"以教带做、以做助学、以学培赛、以赛促改"的一种前后衔接,不断循环与改进的创新型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最终实现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为社会提供动手能力强,专业素养、职业素养都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2.
陶权  何琳 《大众科技》2012,(6):203-205
技能大赛的举办引领了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加快校企合作的过程,促进了学风校风的建设,树立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教学活动观。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1,(1)
通过"教、训、赛、创"教学模式的探讨,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方式。本文以高职的会计专业为例,从理论教学、实训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技术技能比赛、就业创业教育等方面进行探究,寻找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为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熊先锋 《科技风》2014,(17):230-230
全国汽车专业技能大赛为各职业学校的汽车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但离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目的还有差距,有必要对技能大赛的组织形式进行必要的创新,引导各校从专业内涵建设的诸多方面下真功夫。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1,(32)
五年制高职"综合地质编录技术"课程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岩矿鉴定与综合地质编录技术赛项的重点核心技能运用实践课程,亦包含了地质职业资格证书《地质调查员》的核心内容,笔者在此基础上实践开发出的地质调查专业核心课程,编写出版了包含钻孔岩心综合地质编录、实测地质剖面综合地质编录、探槽与探坑综合地质编录、岩土工程综合地质编录和地质填图综合地质编录的实践内容的《综合地质编录技术》教材,构建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赛教融合、赛证融通、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地质专业"综合地质编录"课程改革模式,以达到课赛证融通体系构建、促进地质专业标准、证书、技能、岗位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相似文献   

16.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对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职业教育教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工程测量课程为例,分析了目前中高职院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形式、目的、实施方式和实施成果,认为赛教融合教学模式在推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心良  郑书莉 《科教文汇》2013,(3):48-49,5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中外合作专业以课程内容设置与比赛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与比赛结合,实习岗位和实习基地与竞赛结合,组织学生参与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效果显著。并在加强校企合作提升竞赛水平,融合专业资格证书认定和学科竞赛,提升"项目+竞赛"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竞争软实力等方面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9.
杜玲 《科教文汇》2013,(11):74-74
会展专业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针对目前会展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以赛促教促学三方面,探讨会展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1,(29)
工匠精神是追求完美、打造行业最优质产品的理念,对高职教育有重要的指引价值,是培养学生良好综合素养的指航明灯。为了构建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推进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加强专业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于工匠精神的培养,通过发挥专业课教师身正为范作用、修订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理论教学引领、实践操作渗透、大师讲堂传递匠心能量、以赛促教和以赛促学检验工匠水准等方式开展了《全口义齿工艺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学院匠心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教师职业精神充分展现,学生职业认同感明显增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不断提高,企业对学生满意度和认可度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