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实行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中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1是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决定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基本走向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过程以及结果评价等方面以全新的观念作为理论内核,探索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引入实践性更强的教学模式,"亲历式创业"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创业团队的形式启动和实施创业项目,通过在创业过程中应对和解决创业困难,能动地提升学生综合创业素质。对这种体验式教学的教学理念、开展过程、教师角色等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明确"亲历式创业"教育的关键点,并提出对该教学模式效果进行评估的多维度标准,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3.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国家为培养现代创新创业人才,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我国实施多年,已经形成了学校、地方、国家三级体系。作为计划实施对象主体的大学生对计划实施的"满意度"是衡量计划实施效果和质量的主要依据,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的"满意度"是高校大学生对学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满意程度"的量化描述。通过对参加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大学生对项目实施的"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大学生对学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满意度"总体上"较高",但也存在一系列影响大学生"满意度"的项目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和大学生们的诸多意见及建议,将为学校继续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项目管理改革提供量化实证依据,进一步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切实提高高校专利的实施率,进一步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作用,论文利用浙江省高校458件专利实施情况的调查数据,从专利实施激励政策、专利研发投入力度、专利合作研发方式以及专利技术特征等方面,实证分析了影响高校专利实施率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专利实施政策、研发投入、研发合作方式以及专利技术特点均对专利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具体地,专利实施激励政策越强、研发资金投入越多、企业参与合作研发以及具有渐进式创新特征的专利更有利于得到实施应用。该研究结果对当前情况下指导我国高校专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河南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区域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依托地缘优势,创造出了许多区域特色.河南农业大学成功组织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探索出"课题 基地 公司 农户"的示范推广模式;郑州大学坚持"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的现代办学理念,构建"企业-学校-院系(研究所)-课题组"产学研链条;河南高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建立"学科带头人 创新团队"的人才队伍,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正>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体系改革是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大调整,在新的科技计划体系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作为"五大板块"之一,承担着支持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培养人才和团队、推动学科交叉等重要职责,成为培育源头创新的主渠道,近年来科学基金投入持续加大,为我国新一代学术领军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稳定发展提供了更好保障[1]。高校作为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理应在源头创新中发挥中坚作用,高校承担科学基  相似文献   

7.
田闯 《科教文汇》2008,(28):24-24
本文从大学的角度简述了德国的科技创新政策,分析了默克尔政府的大学创优计划、2020高校公约、加强对应用技术大学的研发资助、贷款助学、鼓励人才流动、加强产学研联合等创新政策。  相似文献   

8.
"2011协同创新中心"计划的实施,推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发展。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前沿类和行业类2类协同创新网络进行研究,基于协同关系阐述结构特征,并基于论文合著历史分析两类协同创新网络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势,同时开展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类协同创新网络在网络规模、网络结构和发展方向上均存在差异,同时强连结关系的地理邻近性特征显著,高校在网络中向合作深度方向发展的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教育部实施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工程,意在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文章结合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便携式微型示波器"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从项目申报、具体实施、存在问题、改进对策等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初步探索与思考,以期培养适应新时代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0,(26)
所谓"新常态"是相对我国传统经济的收益高、污染高、成本高、能耗高为特征的"旧常态"而言的,这种新常态具有效率高、创新强、投入低、管理水平高、可持续化发展的特征。我国高校在此背景下的发展只有以平安和谐为主旋律,才能为"新常态"背景下的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保障。因此,现代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勇于面对新的挑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的发展模式:认识"新常态",把握高校构建平安校园的新要求;拓展新思路,驾驭高校构建平安校园的新局面;采取新措施,打造高校构建平安校园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教育部实施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工程,旨在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文章以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基于能源互联网的风光储多能互补发电系统"为例,结合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从项目立项、项目管理、项目实施、项目考核等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创新训练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以期提高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开展效率.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亟待开展正规创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归根到底是人才培养问题.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分薄弱,问题甚多,极大制约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新战略目标,我国高校实施正规创业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高校在专利运营方面,存在着专利有效实施率低、实施绩效不足的现实问题。通过分析可知,制约我国高校专利高质量运营的主要原因,在于专利运营团队的专业性不强,专利运营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不足,以及专利运转模式不顺畅等因素。有鉴于此,在合理借鉴美国、日本专利运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高校应着力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路径,进一步强化专利运营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高校在专利运营激励和保障机制上的自主权和利益分配权,不断深化高校、企业在专利运营模式上的合作与协同。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创新创业(简称"双创")训练计划项目是教育部实施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工程,对大学生的学术创新、实践操作与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文章结合桂林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学生参与"双创"训练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基于能源互联网的风光储多能互补发电系统"为例,对大学生参与项目过程中的心态变化过程与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提升大学生参与"双创"项目的实施效益.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师私自转化科技创新成果问题是引发高校科技创新成果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高校和教师之间的纵向隶属关系常阻碍高校通过侵权法获得救济,现有的行政处分和确认之诉等处罚方式难以有效遏制教师私自转化科技创新成果的行为。高校教师的私自转化行为一直处于行政法、专利法、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缝隙"之中。面对立法规定缺失、司法制裁无力的窘境,高校仅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难以有效维护自身有关职务发明的相关权益。对此,我国立法机关与高校应借鉴德国、美国等国家的立法思想与法律制度,尝试建立报告通知、前发明转让协议(pre-invention assignment agreement)、未实施科技创新成果权属再分配等制度,进一步有效遏制高校教师私自转化科技创新成果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发布和实施,我国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进入新的阶段。地方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新挑战,同时也找到新的发力点。基于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课程目标、学情等因素,本文认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必须遵循"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精神实质,参照其标准和做法,制定好校本测评体系,做好与校本测评体系相配套的教材选编和创新教法等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7.
我国“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协同创新中心是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等组成的创新组织模式。针对国内协同创新中心组建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性问题,以我国首批"2011计划"的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样本,对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过程及特点、协同创新中心的结构层次与主体成员的显著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据此得出结论与建议,以期对于协同创新中心的理论研究和现实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2012年我国启动实施了"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的"2011计划",开启了协同创新政策的国家意志。知名高校由于其各方面资源优势突出,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而作为高等教育中流砥柱的地方高校由于实力问题,始终都没有形成适合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人才的培养质量、制约了地方的发展。阐述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转型发展的客观性与迫切性,基于普适计算与信息链理论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其它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转型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在现代化社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地方本科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有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就业,而且还有利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基于学生就业、高校人才培养、社会认可及高校就业指导等问题,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也具一定必要性。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需进一步完善,以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技能。  相似文献   

20.
正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高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发挥科教融合、人才汇聚、学科综合、国际合作等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科技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贡献卓著,为国家创新发展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在国家"211""985"和"双一流"等支持下,一批高校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