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影响和跨地域社会流动的加剧,农村家庭结构出现了小型化、老龄化,加上出生率的下降以及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农村空巢家庭、空巢老人的数量大幅度增加。空巢家庭的形成是社会、子女以及空巢老人自身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低、社区养老机制薄弱,除此之外,空巢老人还面临着经济负担重、缺乏精神慰藉等问题。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不仅要充分发挥社会的作用,发展农村社区,更重要的是空巢老人自身要端正心态,正面看待空巢现象。  相似文献   

2.
王树义 《科技风》2023,(4):141-143
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使农村全面进入乡村振兴的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的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农村大量青年人口向城市流动成为普遍趋势,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产生了农村“空巢”现象。留守老人的“空巢”生存状态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文章通过河北农村“空巢”家庭居住状况调查,综述了这一特殊群体的居住基本状况和生活诉求,并由此提出针对现有房屋室内功能改造提升策略,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以改善居住条件、提升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3.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空巢家庭的形成时社会、子女以及空巢老人自身作用的结果。他们普遍存在生存压力大、生活压力大、心理压力大等诸多问题。本文就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当今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日益庞大,而农村空巢老人是这一人群中最重要且所占比例较大的一部分。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为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大力推动,加上老龄化、核心家庭化的持续影响,以及传统孝道文化的缺失使得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农村空巢老人这一群体在经济供给、日常生活、精神赡养、医疗保障等四个方面存在严重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思考,旨在从弘扬“孝”文化、发展经济、完善制度保障、转变养老观念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让农村空巢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幸福、祥和、快乐的安度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6.
空巢老人是伴随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而出现一代弱势群体,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空巢老人的生存状况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医疗、收入情况,已经成为县、乡、村级政府不得不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对通山、阳新县的部分农村的走访调查得出结论,研究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生存状况并提出对策以期解决其生存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龄化,空巢化问题日益突现,引发了一些矛盾。围绕着老年人的卫生健康服务展开调查,发现老有所医、健康管理、保健服务滞后等现象不容乐观。分析缘由发现存在客观环境欠佳、管理职能分割、健康意识不足等种种因素。最后提出解决方案,加强政策扶持、完善体系建设、普及健康知识、筑巢关怀等措施特别为空巢老人采取筑巢关怀行动,提高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沈阳市全面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和全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沈阳周边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市里,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巢老人。针对这样的背景情况下,本文以沈阳市农村为例,认真研究沈阳市周边农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找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一种适合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模式,提出真正解决沈阳市周边农村养老保障"老、大、难"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雪梅 《内江科技》2014,35(8):117-117
通过对巴中市南江县石滩乡铺垭庙村的空巢老人生存现状的调查研究,简单描述了中国农村空巢老人生存现状,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以期能够促进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有健康有储蓄有伙伴有归宿有快乐有尊严就像赵本山的小品《钟点工》里的经典台词屋里憋屈型一样,空巢老人是当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名词。空巢原本指小鸟离巢,如今却形象地用来描绘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空虚寂寞的老人们。对于更多的老人来说,物质养老不再成为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空巢老人"现象已成为重要的老龄问题之一。如何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如何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新课题。文章以长江大学300名空巢老人作为被研究对象,并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预计到2025年,人口老龄化将变成一个极其严峻的社会问题。其中,空巢老人面临的心理、生理、社交等方面的问题正在不断加剧。本文提出了空巢老人陪伴型机器人概念设计,老人可以通过发出语音指令控制机器人行为,机器人可以随时监测老人身体状况并及时反映给子女,机器人也可以充当孩童给予老人心理慰藉,真正实现全方位的陪伴。这样可以缓解空巢老人问题给社会带来的压力,同时尽可能使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幸福快乐。  相似文献   

13.
以社会支持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全国老龄委统计和信息工作座谈会公布的数字,研究分析由河北省钻石公益基金会主办的"农村养老两会提案研讨会暨《河北省空巢老人生存状况调研报告》发布会",将理论数据与调查相结合,从精神自养、非正式支持、正式支持三个方面入手,对西王看村农村空巢老人精神支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吕晓燕 《今日科苑》2011,(20):103-104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远离父母居住地且老伴早逝的中老年群体。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我国老龄办2007年发布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显示:2000年到2006年底,  相似文献   

15.
空巢老人人际交往与社会支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是空巢老人安享晚年的重要保障。以武汉市洪山区的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了解空巢老人的人际交往现状及社会支持需求,分析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保定市社区空巢老人的问题、保定市空巢老人的体育现状与分析、保定市空巢老人参加健身活动场所情况、保定市空巢老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情况、空巢老人对于健身指导员的看法等问题做了调查分析,以期能为保定市空巢老人的健康锻炼奠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空巢老人比例的不断上升,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性问题。在穿戴式智能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将穿戴式设备与大数据融合,实现一套以穿戴设备为基础,通过大数据分析、处理、反馈形成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老年人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突发疾病时的救治率。本文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下的老年用户穿戴设备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小城市及农村家庭子女外出打工的人数众多,导致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居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面临的问题。家庭和办公场所小件货物快捷运输市场需求越来越多。本文设计的小型搬运车可以解决小件货物少批次、少批量的快捷运输需求。小型搬运车轻便,耐用,提携移动方便,占地面积小。能很好地减轻家庭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的“空巢”现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空巢老人,即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其中包括无子女的老人和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在当今中国,传统的家族居住已经成为历史,“空巢家庭”的出现和不断增多应该说是时代进步和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西方一些较发达的国家都经历过这个过程。空巢老人需三大保障目前在中国一些主要的大城市,空巢家庭已占老人家庭的1/3左右。未来10年,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龄阶段,空巢家庭将成为老人家庭的主要形式,所占比例有可能达到90%。空巢感也就是孤独感,但这种孤独感里又增添了思念、自怜和无助等复杂的情感体验。有空巢感的老人,大都心情抑郁,惆怅孤寂…  相似文献   

20.
<正>项目背景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显示,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64亿,农村留守老人总人数高达1600万人左右。国家卫健委预测,2035年左右,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速,农村和城市留守老人和空巢老人的数量将持续增加。根据2022年10月民政部发布会指出,我国老年人口中空巢老人占比目前已超过一半,部分大城市和农村地区,空巢老年人比例甚至超过70%。老年慢性病患者不按时吃药、忘记吃药、漏服药、吃错药的占比越来越高,由此引发的病情加重、死亡率上升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据中国老龄协会报道,目前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慢性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如此庞大的人群健康由谁来守护?利用“互联网+”范畴的信息技术帮助老年慢性病患者准确服药,智能医药箱便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