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风城油田2012年起规模化应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建成重32SAGD开发区,13新钻双水平井SAGD井组22对,建产能19.8×10~4 t,采用循环预热方式预热油藏。本文以提高SAGD循环预热效果为目的,对井间温度开展敏感性分析,确定了操作压力为循环预热阶段调控的核心,提出了以提高操作压力,提升井间温度为主的调控思路,优化操作压力高于地层压力低于地层破裂压力0.5 MPa,提压时机为水平段均匀见汽后1~3天,形成了针对风城超稠油SAGD的循环预热动态调控控制技术,循环预热技术的突破为SAGD规模化推广提供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王克兢  姚兰芳 《内江科技》2009,30(1):100-100
通过对王庄油田沙一段油藏进行研究.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薄层稠油油藏的散热规律,根据由藏性质特点.对注汽强度、千度、速鹿及注汽量等参数进行研究及优化.从而提高薄层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本文以王庄郑41块为例介绍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注汽过程中的热损失研究应用.从而为薄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胡一华 《内江科技》2010,31(4):106-106
陈家庄凸起下段薄层砂岩稠油油藏,油层厚度较薄、净总比低、储层出砂严重、原油粘度变化大。基于存在问题和开发难点,开展了热采配套工艺技术研究,包括热采防砂工艺的研究、注汽管柱结构的优化、注汽参数的优化,通过以上技术集成形成了陈373块薄层特稠油油藏独有的开发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4.
针对陈庄薄层稠油油藏层薄、油稠、出砂严重、天然能量不足等因素,导致油藏注汽压力高、热损失大,产能低、递减快的状况,通过开展热采防砂技术的改进、注汽工艺的优化,CO辅助热采、水平井双管注汽试验,形成了适合陈庄薄层稠油提高采收率的开发配套技术应用模式,为稠油规模继续扩大作好了充分的技术储备,对今后同类型油藏开发2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河南油田稠油老区特超稠油热采井口蒸汽干度平均为76.8%,地面输气管线热损失为6.26%,注汽过程中井筒热损失为9%~16%,井底蒸汽干度为40%~50%,热能利用率偏低,严重影响了热采开发效果。通过对整个注采系统热能损失点研究分析认为,要保证井底蒸汽干度,需提高注汽锅炉蒸汽干度,改善蒸汽集输过程保温措施,优化配套井筒隔热工艺,从而提高热能利用率,改善热采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双管注汽的井筒沿程蒸汽参数与双注汽管的注汽方式、注汽参数以及管柱尺寸等有较大关系,平行双管注采时,环空中充低压空气/钒气,若将主管看作原来单管中的注汽管,则双管的环空部分多了一个采油管柱(副管),计算热损失时需要综合考虑主副管的内径差异,井身周围温度场也是有差异的。本文考虑双管注汽方式与常规笼统注汽方式的差异,基于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原耻,建立了稠油油藏热采井的双管注气并井筒沿程温度场计算模型,该模型稳定可靠,易于求解。  相似文献   

7.
孟庆丽 《内江科技》2011,32(11):111-112
陈家庄油田南区为薄层特稠油油藏,具有“储层薄、油稠、出砂严重、舍油饱和度低”的特点,针对以上问题开展薄层稠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一是精细地质研究,建立了油藏地质模型,进行精细地层对比与划分,强化砂体平面油水关系分布描述:二是开展薄层水平井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并优化设计了热采水平井的井网井距、水平段长度、经济极限厚度等参数;三是完善热采工艺配套技术,进行肪砂工艺、注汽工艺、水平井配套工艺技术研究应用;四是配套完善热采管理,结合生产动态优化热采选井.确定合理的注汽强度、制定合理转周时机图板,进行热采周期内差异化管理通过以上研究工作实现陈南薄层特稠油咎体动用.目前已.挚体动用储量2529×10^4t,建成33.8万吨产能的规模,采收率达到17%,储量动用程度达90%  相似文献   

8.
春光油田春10井区为典型的稠油油藏,目前采取蒸汽吞吐的方式进行开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暴露出较多问题。蒸汽吞吐生产效果受油藏地质特征、井参数、注采参数等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应用统计法、灰色关联法、对比法、数模法等分析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而后对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统计法、灰色关联法在本区影响因素评价中不适用,综合对比法、数模法分析结果,认为影响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为油层厚度、水平段长度、水平段垂向位置、注汽干度。针对主控因素进行了数模及实验研究,得到了适合于春10井区油藏热采开采的最优化参数,为本区及同类油藏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稠油热采工艺中,配套使用金属扩张式封隔器和井下温度补偿器,可以减少井筒热散失,提高井底注汽干度,防止蒸汽窜入油套环形空间,保护套管。但在注汽过程中,粘附在套管和隔热油管壁上的各种固体物质脱落堆积到封隔器处,水分蒸发后变硬,造成转抽作业时管柱卡,井口无法打开,处理不当会给生产经营带来巨大的损失。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形成了有效的解卡方法,设计加工出了专用工具,攻破了困扰稠油作业的一项难题。  相似文献   

10.
李颖 《内江科技》2012,(3):146+198
胜利油田陈25块为薄层稠油油藏,应用水驱方式开采后,油水流度比大、油井含水高,严重影响了区块整体开发效果。需尝试新的开发方式,提高单元开发水平。在细致地油藏地质描述、开发效果评价、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水溶性自扩散体系水溶液室内驱替实验、经济评价的基础上,我们对陈25区块实施并完成了自扩散降粘剂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进行注水井伴注矿场实验后,效果显著,该块增加了水驱油效率,提高了渗流能力,经济效益显著,达到了化学驱油、降水增油的目的,解决了陈25单元薄层稠油区块改善水驱效果的问题,对稠油区块的开发具有很好示范作用,具备广泛的推广价值,为水驱薄层稠油油藏探索了一种新的经济有效的改善水驱效果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陈鹏 《中国科技纵横》2014,(24):217-217
蒸汽驱开采是稠油油藏经过蒸汽吞吐开采以后接着为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必然的热采阶段,开展分层汽驱工艺技术研究是减少注汽时层间干扰,提高油层纵向动用程度和蒸汽驱效果的重要方法。辽河油田已经在利用两种新的完井方法,通过单井对多个油层有控制地注入蒸汽。利用这两种完井方法(即平行管柱注入法和限流量注入法)可提高蒸汽的利用率,并且可减少新钻的注入井数。本文评述同心管柱注入法并介绍这二种新方法的概念细节。同时还介绍有关应用这些方法的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12.
辽河油田W块为深层薄层状特超稠油油藏,2005年采用水平井蒸汽吞吐整体开发。在水平井蒸汽吞吐周期生产规律研究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影响水平井蒸汽吞吐的主要地质参数及动态操作参数进行了研究,认为油层厚度、流动系数、注汽速度及蒸汽干度是水平井蒸汽吞吐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内江科技》2016,(9):24-25
水平井在开采低渗透油藏、薄层油藏和稠油油藏等特殊油藏方面有着直井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由于钻井液在水平储层段裸露时间长,钻井液对储层的浸泡,导致水平段污染严重。与此同时,储层段为低渗透层,油气产量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针对以上两种情况,需要借助酸化压裂等增产措施来降低水平段的污染,增加水平井产量。泡沫分流酸化是一种很好的水平井增产技术。本文从水平井酸化技术难点出发,分别从泡沫的分流特性、泡沫酸FCF-N流动特征进行研究,加深了对泡沫分流酸化的认识,对泡沫分流酸化的现场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大王北油田大37块为一个多薄层、低渗透油藏,储层连通性差、注采井距大、层间动用差异大,油藏采收率较低。本文通过对该块剩余油分布状况的分析,研究了整体加密的可行性及挖掘非主力层潜力,以进一步提高主力层采收率。2006年,该块共钻加密新井45口,新增产能11×10t,油藏采收率提高5.0%。  相似文献   

15.
李德忠 《内江科技》2013,(11):49-50,38
<正>针对非均质油藏油井井段长、夹层大,地层亏空、出砂严重、层间物性差异大、常规防砂有效期短的防砂难题,研究设计了一趟管柱进行2段以上的分段防砂施工。在现场3井次的应用效果表明,分段压裂防砂工具及管柱性能可靠,施工参数设计与油藏紧密结合,一次实施成功率达到了100%,为油田开发中后期疏松砂岩油层多层井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压裂防砂技术,解决了非均质油藏多油层油井压裂防砂难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低渗透油田注水井堵塞严重、层间矛盾突出、全井酸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成功研制出高温高压分层酸化工艺管柱。该管柱主要由锚定补偿机构、高温高压Y341可洗井封隔器、分层酸化节流机构、定压配水器等配套工具组成,耐高温高压,密封可靠,坐封酸化一次完成,通过投球能够实现不动管柱分层酸化。该管柱研制成功后,在B59-5井成功实施了不动管柱分三层酸化,酸化效果明显,从而为该类油藏有效注水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空心杆掺水工艺在新滩油田的运用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滩试采2队所管的新滩油田属普通稠油油藏,采取冷采与吞吐相结合,在开发过程中螺杆泵杆断频繁,注汽开采有效期短,热采后期因油稠光杆缓下躺井严重,蒸汽吞吐和常规冷采抽油机井生产参数低,抽油机负荷重,掺水效率低,通过探索使用空心杆泵上掺水工艺,有效治理了一批油稠管理难度大的井,相对延长了吞吐井低含水果油期。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结合使用情况,进行了总体评价与部分改进。  相似文献   

18.
针对普通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低、欠注问题突出的特点,从欠注原因分析和稠油渗流机理考虑,提出复合活性水降压增5i+CPE驱的降低油水流度比、提高深层稠油流动能力的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在营12斜244和营12斜2545i水井应用后,油压下降、日注增加,对应油井动液面回升、含水下降、日油增加,取得较好效果,对深层稠油油藏改善水驱效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营11断块沙三段为东辛油田高压低渗透油藏。开发初期大部分油井都实施了水力压裂投产,并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然而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由于人工裂缝闭合,加上前期注入水质不合格,地层堵塞伤害严重,注水井欠注,注水效率低,地层能量下降大,导致油井产量低,区块“注不进,采不出”的生产矛盾突出,开发效果不理想。针对以上问题,近年来通过开展精细过滤深度处理水质、高压注水、酸化解堵增注、水力压裂增产、小泵深抽和井网加密等工艺技术的研究和集成应用,为油藏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将单元区块的采油速度由原来的0.56%提高到目前的1.53%以上,实现了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20.
李明金 《内江科技》2015,36(6):46-47
锦25-32-26块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欢喜岭油田西部,区块于楼油层原油粘度大且油层薄,利用直井开发油汽比低,无法实现经济有效开发,区块自2004年至今一直处于低效开发状态,目前开井只有2口,日产油5 t,采油速度只有0.55%,区块处于基本停产状态。针对区块存在的问题,通过油藏精细描述、油藏工程等方法,在精细构造研究及精确储层预测的基础上,对锦25-32-26块薄层稠油利用水平井开发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确认该块适宜采用水平井开发,共部署完钻水平井2口,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提高了区块的储量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