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数学情境化设计在数学课程构建中愈显重要.以中国、新加坡现行的初中数学教科书为分析文本,选取两国教科书共有的"统计与概率"领域中的"数据的集中趋势"一节(Averages of Statistical Data一章)的习题为研究对象,对习题情境的类型、真实性两方面进行横向比较.发现两国习题情境设计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两国习题情境分布均侧重个人情境和职业情境,情境真实性均以非真实情境为主;中国情境习题数量远远少于新加坡情境习题数量,并且中国在这节内容上没有设置无情境的习题,而新加坡无情境习题占比23.2%;在真实情境设置上,中国出现了让学生亲自收集数据、做调查的习题,而新加坡教科书没有设置.由此,给我国教科书"统计与概率"领域的习题情境设计带来一些启发:合理分配习题情境类型,适当增加习题数量;加强习题情境的真实性,保持调查研究类习题.  相似文献   

2.
选取现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数学》教科书和美国McGraw-Hill/Glencoe出版社的Impact Mathematics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统计了习题的数量、类型、背景和要求水平、结论的开放性等指标,利用SAS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辅以习题案例,研究发现中美教科书关于这几项指标中在统计学意义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为中国当前初中数学教科书的研究和编写提供了一些建议:丰富习题背景知识和实物图片,适当加大习题的要求水平,增加开放性题目数量,设计更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习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采用SEC一致性分析模式,从内容主题和认知水平两个维度分别对湘教版和北师大版教科书概率与统计习题与课标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版教科书都更注重随机事件与概率主题,湘教版的概率与统计习题在内容主题上的整体分布与课标的吻合度比北师大版略大;两版教科书与课标在认知水平B上一致性最强,在水平A与水平C上均弱.整体上两版教科书的概率与统计习题与课标的一致性均达到一定程度一致.基于此,对教师教学提出以下建议:均衡调整部分主题的习题;适当调配各认知水平习题.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韩国、新加坡、日本与俄罗斯十个国家现行的初中数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对"数及运算""方程""三角形""空间图形""统计"五个知识主题的全部习题从数量、类型、结论开放性、难度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十个国家习题各有特色:美国、澳大利亚习题量多相对简单些,俄罗斯习题最难,中国习题难度居上。进一步分析发现异中有同:习题呈现出区域特色;习题分布有所侧重;习题设计注重层次性;注重与实际生活联系。由此给中国教科书编写带来一些启发:适当增加教科书习题数量;增强习题结论的开放度;继续保持习题难度水平。  相似文献   

5.
从“数与代数的数与运算”、“方程”、“空间与图形的三角形”、“空间图形(立体)”和“统计与概率的统计”比较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简称“人教版”)、英国牛津版《数学链接》两种初中数学教科书。分别从教科书的内容广度、内容深度、例题难度和习题难度等方面作出比较,得出两国教科书的综合难度。中国初中数学教科书的综合难度水平整体上高于英国初中数学教科书,“方程”和“空间与图形的三角形”这两方面难度差距最明显。  相似文献   

6.
采用了苏州大学鲍建生教授提出的刻画数学题综合难度的多因素模型,对中国与新加坡初中数学教材中统计习题的综合难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两国教材统计习题在五个因素上相对比较平衡;我国在“背景”和“知识含量”两个因素上高于新加坡;在其他三个因素上,新加坡教材略高于我国.  相似文献   

7.
我国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习题设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在对现行的通过教育部2012年教材审定后出版的人教版、北师版、华师版、浙教版、湘教版、苏教版、青岛版、上科版、冀教版等九个版本的初中数学教科书"有理数及其运算"进行比较之后,可以发现,各版本教科书习题总数量差异不大,题型基本采用计算题和封闭型解答题,无背景的数学习题占绝大多数,知识点含量在两个以下的习题较多。对于体现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习题还在探索中。关注学科素养的教科书的习题设计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总体上看,当前的初中数学教科书的习题设计正处于从关注知识为本向关注素养的过渡。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体现现实数学教育理念的我国初中数学教科书与美国<情境数学>的统计与概率,从内容设置与编写体例两个方面进行了横向比较.结果显示,在内容设置方面,<情境数学>设置了更多的统计与概率知识;在编写体例方面,两版教材均从设置情境问题入手,逐步引出数学知识,而且,人教版的章节安排较好地体现了统计与概率知识的展开顺序; <情境数学>的情境、知识内容与习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在此研究结果基础上,文章最后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五个版本教科书中的数学史料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总体数量、主题领域以及德育功能三个维度进行编码统计和比较研究进而得出初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学史在三个维度中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中美两国初中阶段"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标准在教学内容、知识背景、基本理念以及内容广度和强调重点上有异有同.本文就中国的《新课标》与美国的《美国学校教育的原则和标准》中对初中教育阶段"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小学教材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学者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文本对比法和问卷调查法等不同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中小学教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宏观层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教材的功能和地位、教材制度的建设、教材的结构、教材的评价等;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教材内容的社会学分析、教材插图的研究、教材话语呈现方式的研究、从文化角度对教材文本呈现的内容进行分析、中外教材的比较研究、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单一学科教材的比较研究等。从研究的视角、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方法上讲,我国中小学教材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This experimental study extends conflict elaboration theory (1) by revealing social influence dynamics for a knowledge-rich computer-supported socio-cognitive conflict task not investigated in the context of this theory before and (2) by showing the impact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 Students in two conditions (N = 59) compared their self-created task solution with a partly correct solution presented additionally, deviating from their solution. The other solution’s source was introduced either as a low status source (“peer”) or as a high status source (“textbook”) whereas the presented solution was identical. In a baseline condition, this comparison possibility was missing. Students in the textbook condition experienced more socio-cognitive conflict and adapted their solution more often to the correct aspect of the presented solution than students in the peer condition. Students low in 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 adapted their solution more extensively in the textbook condition than in the peer condition.  相似文献   

13.
英国高中数学教材呈现多样化、商业化的特点.中国大陆高中复数学习内容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知识呈现模式反映两国对师生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不同认识,中国教材为降低数学内容过于形式化而采取的措施不合理.英国AQA考试委员会所用数学教材难度大,知识容量大,更加形式比,复数学习包含更多内容.  相似文献   

14.
2019年第三届国际数学教材研究与发展会议主要包括教材的研究理论、教材的开发、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教材的发展、教材的比较、数字教材等主题。通过对会议论文及会议发言的梳理,可以归纳出国际数学教材研究的最新观点、成果与方向,并为中国数学教材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的改革是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也必须紧紧围绕"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标来实施。根据多年的从教实践以及关注点的变化可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应该从师资队伍建设、教材体系建设、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重新构建开放式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刘欣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3):120-124
本文讨论了教科书制度发展史比较研究的意义,在分析、比较美国、印度和日本的教科书制度发展史的基础上,指出了教科书制度的特征及我国教科书制度改革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浅评《新编大学英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借鉴西方学者教材评估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在中国英语语言环境下大学英语教材的评估应坚持的原则,并通过调研,对目前众多大学选用的《新编大学英语》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美两国几何概型相关知识学习的水平、顺序有较大差异;两国教材都采用了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但美教材的螺旋次数明显高于人教版教材;我国教材在思维水平、呈现方式、知识背景之间均不呈显著相关,美教材在呈现方式与知识背景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两国教材关于几何概型知识的导入、概念提出、知识应用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在思维水平上无明显不同;美教材较注重知识的导入与应用,人教版教材则更注重知识的体验与表征.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problem of textbook selection for teach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service course. The study analyzes the pedagogical elements of textbooks, using a model of awareness, information, and practice. Applying the Burkean pentad as an analytical tool, the article situates the pedagogical elements of textbooks in four areas: the instructor's experience, course goals, classroom situation, and teaching techniques. It then describes a tool for textbook and context assessment useful for guiding textbook selection. It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contextual inquiry to validate the assessment tool. We conclude that the assessment tool offers instructors a valuable predictor of the fitness of a given textbook to a given instructional situation.  相似文献   

20.
To explore the role of the textbook as a context variable in process—product relationships, data on teaching practices and learning outcomes from the IEA Classroom Environment Study in The Netherlands were used.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50 second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es and their teachers. Three textbooks were represented in the sample. Data collection included systematic observation of lessons and administration of tests and questionnaires to students and teachers. Nine teaching practices analogous to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the textbooks were identified, and data relating to these practices were analysed. Four of the teaching practices occurred to different degrees in the three groups of textbook users. The correlations with two learning outcomes in different groups of textbook user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or 5 of the 18 cas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textbook is an important context vari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