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者:近几年来,华南理工大学在教育和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您是在任多年的老校长,一向领导有方。能向您采访,的确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刘振群(以下简称刘):我对协作组和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很有感情的。我将高兴地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包天仁教授(以下简称包):杜老师您好!我这次专程来成都探望您,同时也想采访您。作为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的主任,您见证并经历了中心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十年里您为我国的外语教育,特别是基础外语教育做了很大的贡献。在您的领导下,中心在学习、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3.
史建筑(以下简称史):吴老师,您是一位做过几十年语文教研工作的德高望重的老教研员,我读过您的许多关于语文教学研究的文章,您在张定远先生主编的《中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育思想精粹》一书中自己的照片下写了这样的话:“酷爱语文教研事业,是我一生最大的乐趣。”我在您的30多万字的《语文论集》序言中也看到您写过这样的话:“语文学习和语文研究已经成为一种难改的习惯,一种莫名的乐趣,就像我对音乐、对工艺品的爱好一样,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想,对语文学习和语文研究的酷爱,可能要伴我终生……有时候晚上已经躺下就要睡觉了,忽然想到一…  相似文献   

4.
李 :许教授 ,您好 !今天我受《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之托 ,想对您做一次专访 ,请您谈谈中学语文教育与中学生的知识结构的问题。许 :很高兴能够讨论一下现在的中学语文教育 ,这也是现在大家都比较关注的问题。李 :在学习期间有意识地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对于人的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很多文学大家学贯中西、博闻强记 ,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 ,我想这与他们的知识结构是有一定联系的。请您谈谈他们的知识结构对其文学与人生的影响 ,好吗 ?许 :知识是进行所有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人们的知识大致分为两类 :书本知识和从生活中…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写给老师的话》为题的习作训练中,一位学生的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老师,有一件事我觉得很委屈.在上星期二的语文课上,您向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其实我和洪刚的意思是一样的,洪刚得到了您的表扬,而我却受到您的批评,说我上课不愿动脑筋.因为这事,那节课我就稀里糊涂地过去了,也为这事,我几天吃不饱,睡不好觉.因为这不是我的过错!老师,您不是经常教育我们要认真听讲吗?而您能做到吗?所以,今天我借这个机会,最想给您说的话是:老师,上课时您也要认真听讲."  相似文献   

6.
马老师: 您好!翻开<教育科研论坛>,看到了您的大作<我实现了自己的读书诺言>.您的阅读量之大,让我吃惊.这很值得我学习.在这方面您是我的老师.在新的一年里,我也想用读书来充实自己,您可以给我推荐一些书目吗?  相似文献   

7.
▲ :听您讲课 ,或听您平时谈话 ,我们感觉到您的知识结构是中外兼备的。那么 ,在建国初期 ,在您刚刚开始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之时 ,您为什么会选择当时基础比较薄弱的世界史呢 ?那时 ,您要是研究中国史不是更容易出成果吗 ?尤其是世界现当代史 ,就当时的条件来说 ,从事这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有很多难处 ,您又为什么选择了这一学科呢 ?您觉得您从事世界史教学和研究的主要优势是什么 ?■ :当时我是怎么样走上世界史教学研究之路呢 ?主要有两个因素 :一个是工作的分配 ,一个是自己的兴趣。我是 1 949年分配到育英中学 (现在是 2 5中 )作政治教员 ,…  相似文献   

8.
于述胜(以下简称"于"):傅先生在<我的思想发展过程>一文的最后说:"我已年逾古稀,除带领一位研究生外,甚愿为教育科学的理论建设竭尽绵薄."文中甚至把为中国的教育科学尽力,放在"带领一位研究生"之后.这个研究生当然是您.傅先生为什么对您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9.
大众文化与语文教育——孙文宪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娜 :孙老师 ,您好 !听说您在讲课中曾经提到作给孩子们看的动画片《怪物史瑞特》、科幻片《哈利·波特》 ,以及在欣赏趣味上被某些人视为庸俗的港台娱乐片《大话西游》等。我想 ,这说明您对方兴未艾并引起普遍关注的大众文化有自己的看法。今天我受《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之托 ,对您作个专访 ,请您就大众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问题谈谈您的看法。孙 :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 ,借《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谈谈语文教育和大众文化的关系问题。娜 :现在对大众文化的看法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 :一种是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种贬值的、浅薄的、表面的和…  相似文献   

10.
悄悄地,您走进了我的生活从此,我不再在失败中徘徊您是我生活中的“说明书”您是大海中的导航灯让我不会迷失方向您是电脑中的“新建网页”给我崭新的一天静静地,体会着您的好我害怕风雨,可您说阳光总在风雨后我害怕失败,可您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渐渐地,我不再害怕什么是您给了我必胜的信心老师,您给我的教育是终身的教育谢谢您,老师老师,我想对您说@陈如冰~~  相似文献   

11.
记者问:纪大海同志,您主编的《中国教育热点难点研究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第一集已正式出版,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请您谈谈你们为什么要下大力研究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答:首先感谢您对我的采访。《教育研究》在教育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是一份公认的学术理论刊物。为些,我感到荣幸!  相似文献   

12.
正人们常说,推动摇篮的手,推动了整个世界;每一位杰出人物的身后,都有一位杰出的母亲。人们也许会问:比尔·盖茨这样一位旷世奇才,他母亲对其教育和影响是什么呢?1975年,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读二年级的时候,在母亲节的那一天,他用斜体英文在贺卡上写下了一段话。这段话即使算不上是回答上面问题的标准答案,却也可以从中看出他对母亲的眷眷之情,也可以从中看出母亲对他教育和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尔·盖茨在贺卡上写道:"我爱您!妈妈,您从来不说我比别的孩子差;您总是在我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我怀念和您在一起的所  相似文献   

13.
王维审 《辽宁教育》2013,(9X):84-84
<正>今天,在QQ上读到了这样一则留言:王老师,我经常读您的博客,也很喜欢您的文字。在阅读您的文章时,我会有一种暂时的轻松感。因为很多我所渴望的理想教育,在您的文章中时时会出现,这总是让我产生一种教育的激情。但是,当回到教育现实中时,  相似文献   

14.
回声     
母婴世界:每每宝贝女儿酣然入睡,我就小心翼翼地与您约会,每一页我都用心去阅读,借鉴之处用彩笔划出。我十分珍惜与您心与心的交流。我是一位从事音乐舞蹈教育的小学老师,贵刊曾多次提出先进的“音乐”理念: 《新好音乐胎教》(第8期)、《在音乐中入眠》(第5期)、“快乐奥尔夫”栏目……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贵刊能否配备VCD或CD, 因为只有在音乐的陪伴中,类似的文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衷心希望杂志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15.
# 《教育》2021,(7):22-23
《教育》:刘校长,您好,您从教36年,能谈谈您一直以来对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吗? 刘春波:从2008年担任校长开始,我就一直追问"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办怎样一所学校才可以实现真正的教育".我深知,校长的责任就是用自己的激情唤起师生生命体自主成长的意识.任职期间,我带领沿河中小构建了"树文化体系";带领牛山三小打造了方圆智慧文...  相似文献   

16.
<正>周亚骥(上海市七宝中学语文教师):刘教授您好!您是华东师范大学古文字学教授,在文字理论研究以及古文字数字化的开发方面有很深的建树。我还了解到您好像还会带语文学科类的研究生,所以说您对基础语文教育也是非常关心的。我看到您在语文教学类的期刊上面也发表了很多文章,所以我今天想跟您请教一下关于中学语文中文言文教学的一些问题。现在很多学生还是重视数理化比较多一点,对语文学科缺乏重视。  相似文献   

17.
唐彩斌:邱老师,您好!您结缘小学数学,创造尝试教学法,成果丰硕,著作等身,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熟知您的名字.您研究小学数学教学已有60多年了,这是一段怎样的人生经历? 邱学华:从1951年,我16岁那年到农村当代课教师算起,到现在已有60多年了.5年的小学教师生涯使我热爱教育、喜欢孩子.为了研究教育,解决教育上的实际问题,我决心考大学.1960年,我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当了大学教师.后来又当过中学教师、师范学校校长、教科所研究员,工作几经变动,道路坎坷,但我始终没有离开我所眷恋的小学数学.当小学教师时,我最喜欢算术,那时已经是县里小有名气的算术教师;大学毕业后,我在教育系教的就是小学算术教学法;"文革"中离开华东师大到农村当了中学数学教师,但我仍偷偷跑到小学搞"三算结合"教学实验;在师范学校当校长时,我争取办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班,培训大批骨干教师;退休后仍坚持在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园地里发挥余热.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是我一生的追求,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李 :盛宁教授 ,您好 !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开辟了一个“博导新观察”栏目 ,希望国内的大学者也来关心中学语文教学 ,很受读者欢迎。今天 ,我受编辑部委托 ,专门对您进行一次采访 ,想听听您对语文教学的高见。盛 :我没有直接从事过中学语文的教学工作 ,但由于工作的原因 ,我对当今的中学语文教育还是挺关注的 ,可以和你谈谈我的看法。李 :您主要是从事外国文学及西方文论方面的研究 ,那么您认为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录外国文学作品的意义何在 ?盛 :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录外国文学作品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国家正在倡导素质教育 ,…  相似文献   

19.
我来自一所百年名校,这里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智慧,丰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研究氛围,还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每次谈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我都会由衷地感慨:我能成长在实验二小这片沃土中,是多么幸运.一路走来,风雨兼程,我愿把自己的教学体会与收获和同行们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20.
品读《云南教育》编辑晏祥辉发表在微博上的文章,让我颇受感动、受益匪浅。家长对他的评价说到我心坎上,他是最幸福的老师,学生遇到他,学生是幸福的。家长和学生给他的短信中这样写道:晏老师,谢谢您对家长及学生的尊重,更感谢您这一年来对孩子的付出与艰辛,我和您的学生×××衷心地对您说声谢谢!晏老师:您能否不要走?我们舍不得您,我还有许多错字没有改完,我还需要您的帮助。您的学生×××……重复品读着家长和学生给晏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