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正>稠禅师(480—560),北齐邺人,年幼时就削发成为沙弥,一心修道,是一位精通佛学、学识渊博、武技超群的得道高僧,是嵩山少林寺建立后第一位武僧,也是少林武术的创始者。因为少林寺众僧常年参禅静坐,活动较少,久而久之身体就变得逐渐虚弱消瘦、精神疲倦,重则卧床不起等,一方面在他的感应和倡导下,少林寺众僧逐渐形成了练  相似文献   

2.
一、少林武术的传说 少林武术在北魏扦始萌芽,到隋末唐初达到繁盛.在明清尚武的氛围里,少林寺以武功见长,更是名扬天下.武术活动与竞赛频繁.在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少林寺"以搏名天下".除精湛的武术技艺获得世人的喝彩与注目外,自古以来关于少林功夫的传说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3.
坐落于巩义市青龙山的慈云寺,始建于东汉明帝年间,公 元64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较之建于公元495年的少林寺, 整整早了431年。慈云寺历经沧桑,或兴或废,有着丰富的文 化底蕴和秀丽的山水风光,是一座禅机深藏的千年古刹。 慈云寺,古名大白马寺、释源、祖庭,俗称上寺(洛阳白 马寺为下寺),北寺(尚文,南寺少林尚武),古碑记载,东汉 永平七年由最早进入中原的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此设立 道场。唐贞观二十三年,佛学大师玄奘法师奉敕重修,并在此 讲经说法。宋、元时期奉敕再修,明初南宗顺又大规模复修, …  相似文献   

4.
古碑记载,慈云寺,古名慈云大白马寺、释源、祖庭,称上寺(洛阳白马寺为下寺)、北寺(尚文,南寺少林尚武),东汉永平7年由最早进入中原的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此建立寺院、设立道场,因而有“少林共祖、白马同乡”之语。唐贞观23年,佛学大师玄奘法师奉敕重修,并在此讲经说法。宋  相似文献   

5.
潘冬珂 《东南传播》2010,(1):129-131
上世纪80年代初,一部电影《少林寺》的热映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少林旋风”和“功夫热潮”,也将这座神秘古老的寺庙推到了市场化的风口浪尖。此后,在由电影《少林寺》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功夫电影以及金庸小说的推波助澜下,少林寺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个文化品牌,河南省政府也一直着力把少林寺打造成为河南文化产业的标志。2005年,由河南省委宣传部、郑州市委、河南电视台联合打造的百集电视连续剧《少林寺传奇》再次把少林寺搬上电视荧屏,这部电视剧对河南形象的树立、河南文化的推广起了标兵引领的作用。本文将用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对电视剧《少林寺传奇》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6.
日本著名高僧圆仁(794——864)所著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简称"入唐记")是他在中国活动的亲历记,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与《大唐西域记》、《马可波罗游记》并称"东方三大旅行记",后人将其译成英、法、德、日等多种文字出版,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盛誉。隋唐时期,正是佛教自印度向中、日广泛传播之际,做为日本天台宗高僧的圆仁,为请求唐朝高僧释解天台教义,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随以藤原常嗣为首的日本遣唐使团,历尽险阻  相似文献   

7.
行走中国唐朝高僧玄奘当年历经千辛万苦,最终要到的极乐西天就是瓦拉纳西如果说新德里是印度的政治、经济中心,孟买是文化中心,瓦拉纳西则是名副其实的宗教中心。瓦拉纳西是我们印度之行的最后一站。瓦拉纳西地处恒河中游,在英国人统治时,曾改名为贝拿勒斯,直到1956年印度独立以后,正式命名为瓦拉纳西。马克·吐温在他的游记中曾写道:“贝拿勒斯比历史还年迈,比传统更久远,比传说更古老,甚至比这些加起来更古老两倍。”中国唐朝高僧玄奘当年历经千辛万苦,最终要到的极乐西天指的也就是瓦拉纳西。  相似文献   

8.
释德建,法名德建,法号合一,俗名丁宏本,黑龙江省克山县人。他是少林寺曹洞第三十一代弟子,少林寺永化堂第十九代禅武医传人。清代末年,一个叫吴轱轮(法名寂勤)的僧人打出少林寺山门,成为少林寺近代史上最后一个“打出山门”的人。他把稀有的少林禅武医学术及部分秘不外传的少林嫡传武功也带出了少林寺,并从此还俗隐居于民间。几经时空转换、百年沧桑,释德建成为吴轱轮以下第四代少林禅武医学术的传人。这些看似离奇的故事又是那么平凡和真实。答应我遁入空门我教你少林功夫1982年,年仅19岁的丁宏本带着对少林武术的挚爱,不远千里来到少林。1…  相似文献   

9.
《北京档案》2012,(6):65
正红螺寺坐落在北京市怀柔区城北的红螺山,始建于东晋咸康四年(338年)。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西域高僧佛图澄来华传教,广建寺塔  相似文献   

10.
少林寺档案文献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此前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笔者在这里就其组成及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文化地位进行初步探讨,得出少林寺档案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一结论,并从目前的少林寺档案馆建设这一实际问题出发,提出建设以少林寺档案文献馆为核心的“少林五馆”的建议,提升少林寺的文化影响力,使少林寺档案足以傲立于世界宗教档案之林。  相似文献   

11.
纳拉亚南是一步一个脚印登上印度政治颠峰的。在印度这个有着讲究种姓等级传统的国度里,出身最底层的他能够成为10亿人口大国的总统,简直是个奇迹。1921年2月4日,纳拉亚南出生在喀拉拉邦科塔亚姆县。传统印度法律规定了四个等级的种姓,最高的是婆罗门(僧侣),其次是刹帝利(贵族和武士),第三是吠舍(平民和商人),最后是首陀罗(手艺人和劳动者)。但纳拉亚南家所属的阶层甚至比首陀罗还要低——“达利特”。本世纪初,甘地发起种姓改革运动之后,这个种姓的含义还是“受压迫的人”。如今的印度社会,种姓制度已不像过  相似文献   

12.
少林寺档案文献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此前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笔者在这里就其组成及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文化地位进行初步探讨,得出少林寺档案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一结论,并从目前的少林寺档案馆建设这一实际问题出发,提出建设以少林寺档案文献馆为核心的"少林五馆"的建议,提升少林寺的文化影响力,使少林寺档案足以傲立于世界宗教档案之林.  相似文献   

13.
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从此洛阳作为北方政治、文化中心存在了40多年.对于那些出仕的北魏文人来说,京城对他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们大量集中于此.北魏后期文人集中于洛阳,这就改变了社会动荡所造成的无暇创作的状况.尽管北魏后期文学尚未比南朝文学有更高的水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汉化改革的重要一步,北魏迁都洛阳,确实造成了一种文学相对繁荣的形势.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说的,"文学家们集中活动于某一地区,使这里成为文学的中心".  相似文献   

14.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印度"梵文的意思是月亮,中文名称是唐代高僧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的译法,在这以前称"天竺"或"身毒".  相似文献   

15.
正提起六世班禅,就会使人想起在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六世班禅率高僧随侍二千余人,从西藏扎什伦布寺出发,浩浩荡荡历时一年,长途跋涉二万里,来京觐见,祝贺乾隆皇帝七十大寿的伟大壮举。六世班禅进京,是自五世达赖喇嘛于顺治九年(1652年)晋京朝觐后百二十年来未有的盛事。对此,乾隆皇帝极为重视。为使六世班禅到达内地有宾至如归的感受,在其抵达之前,乾隆皇帝下旨在承德仿扎什伦布寺式样建造了须弥福寿庙,在北京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少林档案及档案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23年1月,少林寺申报的《少林寺宗法档案》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是继少林寺历史建筑群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少林寺藏经阁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少林功夫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少林寺获得的又一国家级文化品牌。如何把档案文献保护和利用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少林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17.
印度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1世纪即传入于阗(在我国今新疆和田一带),自西汉开始,迄于唐宋,佛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翻译事业。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已不再是单纯的儒家文化,而是儒、道、佛三家汇合而成的文化形态。“翻译”之名,与佛教经典的传入有关。现代学者钱钟书考证:“释道安《摩河钵罗若波罗密经钞序》。按论译梵为秦,有‘五失本’‘三不易’,吾国翻译术开宗明义,首推此篇;……《高僧传》二集卷二《彦琮传》  相似文献   

18.
李宇 《传媒》2012,(6):57-59
印度电视业的发展始于1959年。上世纪90年代以前,印度电视业基本上以国营电视机构为主,即杜达山电视台(Doordarshan TV,也有译作印度电视公司,简称"DD")一统天下。1990年出台的《印度广播电视公司法》(The Prasar Bharati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of IndiaAct),明确规定了私人和国外资本可以在印度投资兴建广播电视公司,  相似文献   

19.
刘道捷 《出版参考》2007,(8X):39-39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印度”梵文的意思是月亮,中文名称是唐代高僧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的译法,在这以前称“天竺”或“身毒”。[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公元398年,一位来自草原深处的鲜卑族首领拓拔圭统一北方,建立北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南方汉族政权抗衡的少数民族王朝.北魏定都平城,就是今天的大同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